第64章

  “嘶……”
  “嗯。”
  梁愿醒越听越痛心,赶紧喝了口奶茶压压惊。
  段青深用小勺子把自己奶茶上凝结的一片奶皮舀起来,连着勺子递过去:“来尝尝这个。”
  “嗯?”梁愿醒一愣。
  不得不说段青深很会掌握分寸,没有直接一勺子喂去他嘴边。梁愿醒拿过勺子,看了看奶皮,吃掉。咸香的,对他来讲很新奇的味道和口感,所以表情有些呆滞,像费列门反应,大脑正在感知分析这个味道。
  段青深笑着端起奶茶喝起来,心想怎么这么可爱。
  “好神奇的味道。”梁愿醒疑惑,“为什么我的奶茶上边没有?”
  “因为我坐这儿是风口,奶茶上面一层凉得快。”
  “哦~”
  吃完早餐就继续出发,马不停蹄奔向布尔津。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导航预计耗时13小时,
  两个人换着开,一人开半程,顺利的话,今晚十点之前能到达目的地。
  上车前抛硬币决定谁开前半程,梁愿醒猜中了,坐到驾驶位上。第一件事是把歌单设置好,第二件事是导航,第三步才调整座椅和方向盘高度。段青深打开空调,准备好咖啡和水,放在杯架上,帮他把数据线拽出来,给他手机充着电。
  两个人的出行已经非常默契,梁愿醒看看后视镜,然后打方向盘出发。
  大约是因为哈密前两天刚下过雨,空气干净,能见度高,所以在准备转到枣香路上时,他们看见了天山。
  天山山脉顶上盖着雪,干净空气中,清早的光线下,光影壁垒分明,说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雕塑作品都不为过。
  直行红灯、左转红灯,共计90秒。梁愿醒有点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他像哑了说不出话般拍拍段青深的腿,问:“快、快拍下来,就拿手机拍。”
  他学聪明了,这种情况画面最重要,手机最快。
  然而他没发现,当他震惊于雪山说不出话时,段青深已经很默契地,相当快速地给尼康装上了135mm的定焦,然后开机,稳稳端起来,回答:“开机了,不用手机。”
  梁愿醒讶然看向他,真的开机了。段青深手稳,而且现在在等红灯,车是静止的,即便没有三脚架,梁愿醒相信他能拍出不错的效果。
  于是他开始指挥了:“你把侧边那个烟囱,和这边这个红绿灯拍进来,三分线构图,等那个右转的车走开……对,就现在。”
  他靠的很近,因为要跟段青深的视角尽量一样。段青深呼吸间能闻到他早上洗澡后头发上残留的洗发水香味,他们买的是同一支洗发水,果木香的。
  “走了。”段青深提醒他。
  “哦。”梁愿醒跟着绿灯左转。
  “尼康怎么样?”梁愿醒问。
  “色彩特别好,不拍人像的时候……”段青深把相机往回翻了一张,翻到了在服务区停车时他拍的自己,评价道,“你把我拍得像法制节目里需要打码才能播出来的那种保护证人。”
  “靠。”梁愿醒笑了下,“那是我的问题吗?我拍了你那么多张帅的你怎么不说。”
  “真是太感谢了。”
  梁愿醒不轻不重地“嘁”了声,瞥他一眼,继续开车。今天梁愿醒状态很好,在外浪迹天涯的风光摄影师最喜欢的就是有活干。江意什么要求都没有,就是要在11月从他们这儿收到一套组图,12张。
  自然,江意应该还是有一个后备计划,可能她手里的素材里勉强能挑出一些照片,但她这么着急忙慌地一大早打电话找过来,就可以理解为她还是更倾向从他们这儿收照片。
  所以梁愿醒开车开得很开心,说:“对了,你有什么想法吗?我记得组图照片是那种……比较统一的那种感觉对吧?”
  “对。”段青深坐直了些,说,“一般是同一个大的方向,比如最近哈苏、荷赛和国家地理比较喜欢有叙事感的,尼康还是更喜欢风光,然后一些西方的摄影大赛会比较倾向人文,环境保护、人与动物之类。”
  “啊我想起来个事。”梁愿醒笑起来。
  段青深转过头来看着他。
  梁愿醒说:“是不是有一年,尼康的冠军是用哈苏拍的,然后哈苏的冠军是佳能拍的?”
  “对,差不多。”段青深听了跟着笑,“还有索尼呢,索尼有一年,获奖照片是iphone x拍的。”
  “啊我记得我记得。”梁愿醒跟他越聊越嗨,“那时候不是就有人在网上发贴嘛,说预算不足一万,买什么相机,底下回:买iphone x。”
  二人乐呵呵地侃了好一阵儿,然后梁愿醒陡然询问:“那我们选什么主题?”
  “……”段青深沉默。
  片刻后,段青深坦言:“不知道,我还没拍过系列主题的照片。”
  “……”梁愿醒沉默。
  片刻后,途经g575高速公路的强制停车区,梁愿醒把车开进去,停车熄火,说:“我们俩可真行啊。”
  “……是啊。”段青深镇定下来,舔舔嘴唇,“路上想想吧。”
  “嗯。”梁愿醒很乐观,“一千公里呢,到时候就知道了。”
  第31章
  段青深确实没有拍过系列主题照片, 他那会儿参加比赛的都是单张。拍12张风光并不难,难的是挑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这种基于摄影之上的创作还是挺伤脑筋的,但很快, 另一件更加伤脑筋的事情出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