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这些年,是皇家对不住齐氏。既然这是齐国公的遗愿,朕应了,半年后,朕会向天下公布皇后薨逝的消息。”元景年朝地上女子看了一眼,亲手将她扶起身,“这些年,辛苦你了。”
“多谢皇上。”皇后脸上浮现一抹释然的笑,仿佛脱下来了什么重负,她的眼神中褪去了几分沉重,添了几分宁静。
“大皇子如何安置,你可有了主意?”
“皇上,臣妾有意将大皇子托付给毓充仪,不知皇上意下如何?”皇后思索了一番,开口道。
“毓充仪?”元景年皱了皱眉,想起那个徒有一张脸的女人,脸上显出了几分不乐意。
见皇上神色,皇后倒也没觉得奇怪,毓充仪的性子正是皇上不喜的,但她还是开口解释道,“毓充仪虽说性子有些不忌,但也没什么坏心,这半年常来臣妾这里与大皇子玩乐,难得大皇子也很是亲近她。”
闻言,元景年松了松眉眼,但还是有些许犹疑,“此事朕会考虑。”
“是,那臣妾便先行告退了。”皇后没再多说,朝皇上行了一礼,带着玉瑾出了御书房。
见皇后出去,元景年从锦盒中取出了皇后呈上来的物件,是一个玉石令牌。
“皇上,这是齐焱令?”待看清了这令牌模样,刘亓一时惊道,“不是说,这齐焱令在秦江一役中随明威将军丢失了么。”
元景年点了点头,眸色沉了几分。
齐氏执掌兵权多年,近百年更是出了不少名将,圣祖为嘉奖齐氏功勋,特赐了齐焱令,可在危难之时代替虎符调兵遣将,在齐氏旧部中更有传言说见齐焱令重于军令之说。有齐焱令在,怪不得先皇对齐氏始终心存防备与猜疑。
当年秦江之役后,齐国公禀明先皇齐焱令已失,先皇和他们几位皇子还曾暗中寻过,毕竟有此令在手,便能名正言顺地号令那些齐氏旧部了。只可惜一直未曾知晓踪迹,没想到竟一直在齐国公手中。
此番皇后得齐国公示意将齐焱令奉上,于他而言自是一件幸事。
只是他却未曾想到,皇后想要的竟然是......
永宁六年五月,皇后齐氏因病薨逝,昭贵妃沈氏奉命执掌六宫事宜。
昭阳宫。
“主子,听说近来有朝臣同皇上提及了立后一事。”文岚一边给主子斟茶,一边轻声道,“前两日太后还从慈宁宫递了消息给皇上,据说,有意推举南阳候之女为后。”
南阳候是从太祖时期世袭的爵位,如今的老夫人按照辈分还能称得上是先皇的姑母。这些年虽说嫡系子弟未曾入仕,但其旁系子弟也称得上的人才辈出,在六部中有些人脉,故而此番推选南阳候之女的消息倒也并非无的放矢。
沈骊珠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神色淡然,“皇后之位,皇上心中自有定夺,传旨下去,宫中若有妄言者,严惩不贷。”
“是,主子。”文岚恭敬应道,心里也不怎么担心。虽说南阳候府血脉纯正,家世显赫,但如今大人已居尚书之位,二公子去年科举一举高中状元,如今也已经在刑部任职,论起来,也不差什么。
再说这几年六宫形同虚设,皇上连着罢了两届选秀,除了在御书房,乾清宫便是在主子的昭阳宫,对主子的心意再是明晰不过了,这皇后之位虽还未下旨,但怎会给与旁人?二皇子如今也已经快五岁了,聪慧过人,颇得皇上喜爱,还时常被抱去御书房亲自教导,这些都是被其他人看在眼里的。
“嗯。这两日天气渐热,记得让文瑶送些酸梅汤去弘文馆,莫教珩儿和大皇子中了暑热。”将茶盏放下,沈骊珠想起这几日心里总觉得有些燥热,开口同文岚嘱咐道。
“是,主子。婢子这就去同文瑶说。”文岚应了,转身便准备出去寻文瑶,却见她已经走了进来。
“主子,刘公公说皇上今日还有些折子没批完,晚上再过来陪娘娘和小皇子用膳。”文瑶笑着说道。
“好,着人去安排吧。”沈骊珠点了点头,正巧她觉得有些困,用完午膳她还可以睡些时候。
夜色已深,昭阳宫里灯影绰约,一番云雨过后,元景年拥着女子亲了亲她略带疲色的眸子,眼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柔情和怜爱。
沈骊珠忍住困意,抬眸看向皇上,眼神里带着些讨饶和娇色,“皇上,臣妾困了。”
元景年嘴角勾起,捏了捏她的脸颊,“睡吧,朕不扰你了。”
沈骊珠暗自舒了一口气,这才放心地靠在男人肩头闭上了眼,在即将失去意识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一声呢喃。
“卿卿,做朕的皇后吧。”
第116章 .醒后
翌日, 沈骊珠从睡梦中缓缓醒来,拥着被子坐起身怔在了原处。
她依稀记得昨夜入睡前,耳边迷迷糊糊传来的话语, 那是梦吗?还是皇上当真说了这句话?
她安静地想了许久,却依旧无法确定,方才轻轻吐出一口气,朝外唤了一声。
很快,便有脚步声传来。
“主子, 您终于醒了,现下已经巳时了。婢子伺候您梳洗后用膳吧。”文岚听见内室传来声响,带着两个婢子走了进来, 站在床边轻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