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去吧,朕等你的消息。”元景年侧身看向跪在地上的沈文渊,挥了挥手,沉声道。
见沈侍郎从御书房出来,刘亓一边派人将其送出宫,一边用余光观察其神色,见其一脸凝重,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看来此时,皇上心情恐怕不会太好,这时候进去莫不是要撞到皇上枪口上,但是想起方才来人,刘亓苦笑一声,稳了稳神色,还是接过宫人递过来的茶水,轻手轻脚地进去将皇上的茶换了。
“磨磨蹭蹭地做什么?”元景年还在沉思安北大都护之事后续应当如何处置,便看见刘亓进来换了茶之后站在原地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回皇上,方才太后宫中的齐嬷嬷过来了,说是太后娘娘想请您到慈宁宫一同用膳。”刘亓瞟了瞟皇上的神色,果然见其紧锁眉头,一副不大高兴的样子,不由得心中微叹。
“知道了,派人去告诉太后,朕晚些时候过去。”元景年略带几分不耐烦地道。
“是,奴才这就去。”说完,刘亓松了口气,退了出去。
午时过一刻,元景年带着刘亓到了慈宁宫。见到皇上前来,齐嬷嬷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奴婢见过皇上,太后娘娘正在等您过来一同用膳呢,听说您过来,特意吩咐御膳房做了好几道您爱吃的菜。”
“劳烦母后久等了。”元景年颔首,应和了一句,便大步走进殿内。
“儿臣见过母后,一时忙忘了时辰,有劳母后久等了。”见到太后,元景年行礼后解释了两句。
“你我母子二人,何需如此多礼?哀家有些时日没见到皇上了,便想着今日和你一同说说话。”太后笑容和煦,招呼皇上坐下。
“儿臣不孝,这些时日着实朝事繁忙,待过段时日,儿臣有空必定常来探望母后。”元景年在太后面前落座,恭敬道。
“皇上国事为重,倒是不必顾念着哀家,但还是要顾惜着自己身子才是。齐嬷嬷,吩咐宫人上菜,莫让皇上等久了。”太后细细打量一番皇上,脸上带着几分疼惜。
“是,太后娘娘。”齐嬷嬷连忙应道,转身吩咐宫人将御膳房提前拿过来的菜摆上桌案。
“如今日子冷,这羊肉汤最是滋补,皇上不妨用一些驱驱寒气。”太后亲手添了一碗汤递给元景年,含笑道。
“多谢母后。”元景年接过碗,尝了两口便放在了一旁,随意吃了些简单的菜式,便放下了碗。
见皇上放了碗,看了一眼没怎么动过的羊肉汤,太后眼中微沉,但很快便掩饰了过去,放下自己的碗筷吩咐宫人将午膳撤了下去。
二人又随意说了些话,元景年着实有些懒得应付太后,没过多时便开口道,“母后,儿臣还有些折子要看,母后若是无事,儿臣便改日再来给母后请安。”
闻言,太后一顿,脸上的笑意微敛,给身边的齐嬷嬷使了个眼色。齐嬷嬷会意,让殿内的宫人退了下去。
见此,元景年抬眼看向太后。
“既然皇上事忙,哀家便不多留皇上了。此次邀皇上用膳之外,哀家确实有些事情想询问皇上一二。”太后迎上皇上的视线,开口道。
“母后有事,不妨直言。”元景年端起面前的茶水喝了一口,面色不变。
“哀家听说前两日皇后宣布了后宫嫔妃大封一事。宫中有皇后,哀家向来不愿插手皇上后宫之事,不过,哀家是过来人,有些事不免还是要提点一二。”太后意味深长地开口。
“儿臣登基第一年,年节大封是旧例,不知母后所说是有何不妥?”元景年直言道。
“大封一事本无不妥,但哀家听说,此番淑妃和昭婕妤可是越级晋封。淑妃伺候皇上已久,此番晋封虽说是高了些,但也合情合理。但这昭婕妤,入宫不久便晋为才人,还有了封号,如今不满一年,还未有子嗣,便一越成为三品婕妤,皇上就算再是心喜她,也不应该这般失了分寸,落人话柄。”太后面色恳切,言辞之间略带几分不满。
元景年垂眸,掩饰中眼底的不悦,慢条斯理道,“母后说的是,不过儿臣也并非是非不分之人,昭婕妤入宫以来温婉娴和,善解人意,的确让朕觉得有几分舒心。但此次晋位,也是念在心性纯良,先前有以身救林贵人腹中皇嗣和后宫嫔妃之功。母后向来教导儿臣赏罚分明,儿臣若是只顾大体,漠视有功之人,岂非更是令人心寒。母后和魏国公恐怕也不希望儿臣忽略了功臣才是。”
闻言,太后一时无言,面色有些不善道,“皇上如今倒是能说会道,和以往大不相同了。罢了,皇上自己心中有主意便好,哀家也不愿做个恶人,徒惹皇上厌烦。”
“母后何出此言?儿臣自是知晓母后都是为着儿臣考虑,儿臣时刻牢记于心。”元景年平心静气道。
“皇上知晓哀家苦心便好。对了,你表弟如今也到了出仕的年纪了,他自幼聪慧,皇上看看如今朝中有何要职,早日让其入朝为皇上分忧岂非美事?”太后缓和了神色,出言道。
“此事儿臣考量良久。只是如今春试在即,儿臣在前朝已出言鼓励官员子嗣通过春试入朝为官,此时给魏国公次子安排差事不难,但恐怕朝臣会参朕任人唯亲,表弟恐怕入朝后也会受了排挤。不如再等上一段时日,表弟同今年参与春试的举子们一同参考,凭借表弟的聪慧,入朝为官岂非更名正言顺。”元景年面色诚恳,婉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