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静思面色不改,沉默地将地上的帕子捡起来放在怀中,悄无声息地跟在了宁婕妤身后,殿内又恢复了往日的沉寂。
“昭才人,微臣已经给这个宫女看过了,此女伤势颇重,虽说这两日似有用过一些止血的伤药,但是毕竟没有及时得到医治,如今虽说是保住了性命,但是恐怕日后行走会有些不易。”李御医从文琪房中出来后,便向侯在门口的沈骊珠禀报道。
听到御医的话,沈骊珠轻叹了口气,温声道,“多谢李御医,能留下一命便是大幸了。这个宫女对我十分重要,还需辛苦李御医尽力为其诊治。不过,”沈骊珠压低了声音,“后续用的药材还麻烦麻烦李御医对外便称是为我治理脚伤的。”
闻言,李御医顿了顿,看向沈骊珠没有作声。
“瞧我,我竟忘了还有一物,上回忘记交给李御医了,文琪。”沈骊珠似是没有发现李御医的沉默,抚了抚额角,转头看向一边站着的文琪。
文琪听到主子唤她,转身进了居所,出来时手上拿了十数张看上去有些陈旧的黄纸,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沈骊珠拿过这些纸张,将其递给李御医,见李御医一副犹疑的样子,笑道,“李御医,这也并非什么珍贵之物。只是我这侍女入宫前家中是从医的,祖上也留下了几贴药方子,我想着,这东西也只有交由李御医才能发挥其更大的用处,不知李御医是否愿意一阅。”
李御医闻言将目光死死锁在昭才人手中,伸手接过这些纸张,看了最上面一张上的字,脸上逐渐浮现出激动之色。将药方子仔细揣进自己怀里之后,李御医曲身拱手道,“多谢昭才人割爱。昭才人放心,微臣自会将事情办妥。”
“如此便谢过李御医了,文琪,帮我送李御医出去吧。”沈骊珠柔声道。
待进屋看过沁芳,嘱托好生文琪照料之后,沈骊珠这才回了寝宫。
“主子,您这计也太妙了,婢子当着宁婕妤的面便将沁芳带出来了,她一句话都没说呢。此番能留下沁芳的性命,想必方御女也能放心一些了。”一进内室,文瑶便兴奋地朝沈骊珠说道。
沈骊珠脸上却并无放松的神色,“此番虽说是将沁芳带出来了,但是宁婕妤必会对此生疑,方御女之后的日子恐怕更不好过。还是需要尽快让方御女从拾翠殿搬出来才算妥当。我让吩咐你的纸墨准备好了吗?”
“回主子,婢子一早便备在书房了。”文瑶收敛了嘴角的笑容,认真回道。
第042章 笛声
八月十五, 中秋佳节如期而至。夜幕低垂,一轮明月高悬于天际之上,将清辉洒满了整个皇宫。
不同于往日夜间的幽深宁静, 御花园内此时灯火通明, 树上都被挂起了红色的宫灯,与月色交相辉映, 映照着湖面波光粼粼。宫人们在指派下在清澜湖边的空地上放了桌案、蒲团, 将美酒佳肴摆在其间。不远处乐声悠扬, 丝竹管弦之音传来,令人心旷神怡。
席上,皇上、太后与皇后置于中心位置,其余妃嫔则按着位份高低分列左右。
“此次中秋家宴倒是别具一格安置在御花园中, 既能共享佳肴, 又能与明月相伴, 别有一番意趣, 皇后此番安排很是得宜。”太后含笑看向一侧端坐着的皇后。
“皇后费心了。”元景年微微颔首, 眉间舒展, 赞许道。
皇后闻言, 往下首的贤妃看了一眼, 开口道,“此番还多亏了贤妃妹妹不辞辛苦, 悉心准备, 这般巧思也是贤妃妹妹特意安排的。”
几人将目光投向一旁的贤妃, “许久未见静元了, 似是又长高了不少。快过来让皇祖母看看。”太后看了看坐在贤妃身边的静元, 面带慈爱。
静元瞧了一眼坐在身边的贤妃,得了母妃的示意, 站起身往前走了两步,恭敬向太后和皇后行礼,“静元拜见父皇,拜见皇祖母。”
贤妃站起身,温婉笑道,“静元前些日子病了一场,恐过了病气给太后,臣妾这才没让她去慈宁宫给您请安,这不静元这两天刚好些,就在臣妾耳边念叨着要去给您请安呢。”
“静元如今身体调养的如何,御医可还尽心?”元景年招呼静元过去,抬手摸了摸静元的发髻,侧首向贤妃问道。
贤妃眼中的笑意更真切了些,柔声道,“回皇上,虽说如今静元身子还有些单薄,但一直有劳御医精心照料着,已经好了许多了,这些日子还每日随着教书先生在书房习字呢。”
“哦?那改日父皇去看看咱们大公主的大作,喜好读书写字是好事,但也顾念着身子,别累着咱们静元了。”元景年将手从静元公主的头上拿开,温声道。
“静元喜欢习字,一点儿都不累。”静元一双水灵的眸子眨了眨,软绵绵地道。
“哈哈,看来静元往后倒是要成为书法大家了。”元景年应声道,随即想到什么又笑着开口,“若说书法,朝中太傅的书法可谓是无人能及,可惜太傅如今年事已高,不再收徒。不过昭才人作为太傅的关门弟子也深得太傅真传,习得一手好字,静元若是喜欢,不妨去寻她取取经。”
听到此话,贤妃面色不变,柔声笑道,“如此倒好了,改日臣妾便带静元去找昭才人求几副字帖去,就怕又要劳烦昭才人费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