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等到他确定周玉芫没有出事,此时正好好的被人保护着,他连忙提醒了周玉芫的人。
“不要都杀死了,我还需要他们获得更多消息呢。”
站在周玉芫身旁的女侍卫闻言,立刻笑着对陈不倦恭敬说道:“陈大人放心,人不会全部杀死的。”
听完对方的话,陈不倦就看向了周玉芫。刚好周玉芫也在看着他,两个人的视线接触的一瞬间,不知道为什么两人都笑了起来。
陈不倦说道:“你怎么会在这里?这一次又是出来玩的?”
周玉芫闻言,有点心虚的移开了视线,有点不干脆的嗯了一声。
陈不倦敏感,还聪明,立刻猜到对方现在过来应该有其他的原因。
不过现在情况不适合叙旧,他就没有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询问她。
第89章
周玉芫这一次出来,是为了找陈不倦的。自从与陈不倦分开,她独自考虑了很久。
她想着,如果她这一生必须嫁人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就比如陈不倦,若是能够嫁给他,似乎也不是一件多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刚好这个时候,她母亲一直逼着她。她就想着不如过来问问陈不倦的意思,若是他愿意,她就立刻回去求舅舅赐婚。
结果没有想到,她千里迢迢赶到刑州,就发现陈不倦被人拐卖了。
咳咳,就算后来她知道了,这是陈不倦计划里的一环。
不过想到,陈不倦一个大男人,还是文武双全的一州知府,他差一点被人给拐卖了,她还是觉得十分的好笑。
周玉芫没有立刻与陈不倦聊她的婚事,而是等到陈不倦把拐卖的事情处理完。
陈不倦被“救”后,第一个处置的就是阐扬县的县令,紧接着就把那个乡绅给抓了起来。
先不管对方有没有参与,既然以前的案宗里面有他,那就证明跟他肯定有点关系。
然后不查不知道,一查真的吓一跳。
不管是阐扬县的县令还是那个乡绅,他们手里头都沾染了不少的人命。
再继续往上查,还涉及到了一些达官贵族在里面。
陈不倦是相信人性本恶论的。
他觉得人是通过后天的教育,与社会道德束缚才善良的。
他觉得特别富裕与特别穷的人会更邪恶,只有那些生活还过得去忙着为生活奔波的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能力去作恶。
特别穷苦的人,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想着死之前多拉几个人。
在穿越之前,陈不倦就看过这样一个新闻。一个男子因为赌钱欠了一屁的赌债,临死之前奸杀了一个漂亮大学生。
因为日子过不下去,对于生活没有希望了,这样的人心里容易滋生罪恶,也要比普通人更加容易犯罪。
特别富裕的人,因为日子过得太好,他们不t需要为生活奔波,就有时间金钱与精力为恶。
就比如那些乡绅与达官贵族,因为有钱有权还有时间与精力,就想着买卖人口满足个人私欲。
他们知道他们有权有势,可以仗着自己的权势来兜底,胆子就要比普通人更加的胆大。
说来,最惨的还是普通人。
普通人,日子过得还行,为了家庭与生活各处奔波。
他们老实本分,结果却成了这两拨人眼里的羔羊,成了世人眼里最好欺负的人。
……
再往上,陈不倦一个小知府不好继续查,但是却可以惩治他境内的那些人。
不管是阐扬县的县令,还是涉及这件事的其他人,都在一个月之内抓了起来。
那个乡绅罪大恶极,残害普通的良民,手上人命众多。
仅仅只是杀了,不足以平复民愤,陈不倦就采用了酷刑,把人挂在菜市口示众。
都说乱世需重刑,刑州如今世道比较乱,为了刑州普通老百姓的安危,陈不倦就采用了重刑来解决。
再加上,买卖同罪,卖的死,买的死。
买的人不敢买了,自然卖的人就会少了,被拐的人也会大大减少。
至于担心一些好色之徒,会在起了色心时残杀别人。
那这个时候,酷刑的好处就能够体现他的优势了。
不是担心好色之徒杀人吗?
只要是□□,残杀弱小者,都挂在菜市口处以极刑,自然就没有人敢乱来了。
他残害弱小,陈不倦就用更残忍的方式公开反复折磨他。
看到他凄惨的下场,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自然会老实。
陈不倦处理这些人的手段十分狠辣,加上他触及到了一些权贵的利益。
大家估计是害怕,以后他们也会落到这样的地步。所以在知道刑州的情况后,就有不少人上书弹劾陈不倦。
皇帝对待陈不倦的态度,就是表面上责备他用刑过重,实际上却没有任何的处罚。
皇帝对于那些被拐卖的人没有太大感觉,在他看来这个国家的人口很多很多,被拐卖的人只是极少数的一批,并不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根本。
他会纵容陈不倦的行为,主要是陈不倦只针对刑州境内。再加上,陈不倦说这样做,有助于提高百姓幸福度。
他说:“一个安稳,和平,富足的生活环境,可以给百姓带来幸福度。百姓就会安分,就会愿意生孩子。不仅能够提高国家人口,同时还能快速让国家富强起来。”
别看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就觉得古代的男人都能三妻四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