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但是此时此刻,有这么多人围着陈不倦,却是有着其他的原因在的。那就是陈不倦箭术百发百中,才会引来了这么多人的追捧。
陈不倦在刚刚来到这里时,就被一个书生叫去比投壶。对方原本是故意为难他的,因为很多读书人为了读书,牺牲掉了出去玩的时间。一些身体素质稍微差一点的,甚至连个妇人的力气都不如,这也是为什么称呼读书人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叫作“柔弱书生”的原因。
因着知道陈不倦的家世一般,那个书生就以为陈不倦能够考上解元已经不易,肯定和大多数的读书人一样没有太多的时间锻炼,就想要趁着这一次的鹿鸣宴让对方好好出个丑。
结果没想到陈不倦百发百中,一群人就忍不住询问陈不倦。陈不倦想着他百发百中的事情也不是秘密,与其藏着掖着等到别人去调查,倒不如他大大方方提前告诉大家好了。
陈不倦:“不才,小时候命运多舛,就跟着个师傅练过。因为对于射箭颇有天赋,继而从小就一直未曾落下。”
好吧,大家都是读书人,读书人嘛,说话大多数比较的含蓄,且拐弯抹角的。
陈不倦这话里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他对于射箭天赋比较高,加上小时候有师傅教导过,所以他的箭法就比较的厉害。
那个想要看陈不倦笑话的人,大概是觉得心里不服气吧,就特意请示了知府大人,然后拿来了两把弓箭,要与陈不倦好好比试一番。
对此知府大人那边没什么不悦的,在他看来读书人不能只会读书就行了,君子六艺不说是样样精通吧,至少也要有几样拿得出手的。加上大人年轻的时候也擅长骑射,所以在听到他们想要比试射箭的时候,不仅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还亲自过来了。
知府大人都过来,其他的学子当然也要凑凑热闹。就是对于这些不感兴趣的学政大人,和乡试的考官见状也十分的好奇,想要看看这位新科解元到底有几分的才能。
书卷上的才能他们早就见识过了,陈不倦的解元也是他们评出来的,对于陈不倦的学识他们没有任何质疑,反倒是对于他这个箭术天赋不错有了兴趣。
不过出于他们的身份,为了防止这些学子太过拘束,他们也没有全部都靠近观看,而是找了一个位置不错的地方,然后隔了一个湖看着对面的热闹。
至于这么远的距离看不清楚怎么办?当然是有下人会帮他们看,而且就算他们看不见过程,也是可以通过欢呼知晓结果的。
陈不倦不是第一次与人比试,他并不想要对那个书生结死仇。他也不清楚以后大家是不是同事,在不是很过分的前提下他都很大度,不会真的把对方的小算计放在心上的。
因为这样的想法,他并不想要让对方输得太难看,所以在比试的时候放了水。然后结果就是,他赢了,对方也没有输得太凄惨。
那书生似乎也意识到了,本来他的心里还很不爽。在发现陈不倦在刻意给他留面子,对待陈不倦的态度也没有那么咄咄逼人了。
就在陈不倦以为两全其美时,有一个不给面子的公子哥,偏偏在这个时候开了口。
“他又不是什么得罪不起的人,陈公子为何要给他特意留台阶?”
读书人大多数含蓄,就算是气急了骂人,也都是千回百转的。陈不倦给对方放水这件事,很多练家子都能够看得出,不过却没有人说出口来。
但是眼前的这个公子哥,却偏偏与大家反其道行之。他不仅当众点破了这一点,连带着陈不倦的面子也不给。算是一句话打了两个人的脸,顿时让在场的气氛尴尬了起来。
陈不倦见状却没有生气,更没有冒冒失失与对方硬刚。对方明显也是这一届的举子,加上对方一身衣着华贵张扬。他这样不给面子的说话方式,周围也没有人敢说一句不的,就知道他这个人的身份不简单。
愣头青,暴躁狂,是不可能在官场上久活得。陈不倦也没有足够他嚣张的家世,遇见了这样的家伙就不能硬碰硬。在古代豪门氏族面前,就算他是个举人,硬碰硬也只有死路一条。
不等陈不倦想着如何接对方的话,对方就一脸不屑与他为伍的表情,一打折扇就领着身后几人转身走了。对方是真的不想与陈不倦为伍,在他看来陈不倦就是那种伪君子,长袖善舞,两面三刀,是那种笑起来很温和英俊,实则能够生吞活人的家伙。
这样的人,现在还不成气候。但是等到以后,他成了进士,或者是考上了状元,到时候情况就不同了。他总觉得像是陈不倦这样的人,一旦得志就会搅弄的朝堂不得安宁,一看就是一个不会安分守己的人。
事实上,他还真的猜的大差不差,陈不倦的野心可不止状元,而是奔着成为当朝首辅去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林鹤城来到了陈不倦的身边,小声在他耳边给他介绍起来。“这个人是旸北侯的三子,老侯爷告老还乡后,他就跟着回到了这边。户籍也落在了这里,乡试也就在这边考的。因为是老侯爷最小的儿子,性格被养的有点跋扈。不过为人不坏,就是比较喜欢直来直去。”
陈t不倦闻言在心里默默记住,本以为只有京城才满地是皇亲国戚,没想到他们这样一个小小的府城里,还能一而再的遇见这么多的大人物。
第72章
之后的宴会陈不倦都表现的很低调,他已经在一开始的时候出过风头了,之后如果他还要继续出风头的话,就会显得他这个人行事作风太出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