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所以林鹤城在与陈不倦叙旧之后,两个人就分别继续为院试做准备了。
  本来看到林鹤城跟那个书生一起,陈不倦还担心林鹤城被算计了。好在林鹤城这个人一点也不傻,根本就没有中了那个人的诡计。
  这个时候可不是贪慕女色的时候,若是这个时候弄个漂亮女人回去了,就算忍住了不对人家做什么事情,考试的时候肯定也会受一些影响。
  更何况,林鹤城他们正是十几岁少年慕艾的年纪,与陈不倦这种心理年纪成熟的人不同,对于年轻貌美的姑娘肯定免不了动心。
  好在,林鹤城也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刻,并没有受到那个书生的蛊惑。
  八月初六,院试正式开始。
  院试与府试,县试不同。就算没有考过了,也不用从头再考。
  也正是因为如此,经年累月下来,累计了很多的童生。
  有垂垂老矣的老童生,也有年纪很小的稚子,考场外面几乎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
  院试一共分为正试,和复试。
  正试又分为两场,只要正试两场都通过了,之后就不用参加复试了。
  复试是给正试考生的第二次机会,比如两场正试其中有一场落榜了,还可以再参加复试再争取一下。
  因为之前的路上,发生了一起杀案首的案件,惹得上面的t圣上雷霆大怒。
  今年的这一次院试特别严苛,不仅在核对身份上大费苦心,入场检查也比之前严苛了很多。
  这一次和府试一样,进入考场不能带物品。一应物品都有考场提供,同样的这次的考试是收费的。要收取伙食费,笔墨,以及考卷的费用。
  之前就说科举很烧钱,光是书生平日里的纸墨笔砚的费用就十分高昂,更别提去私塾,县学,以及参加科举时的这些花费了。
  也正是因为这些花费巨大,一般人家是负担不起的,需要举全族之力培养一个人。
  同样的,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很多书生都有点心理问题。
  为了不愧对家人和族人的付出,往往在心理上承受着很大压力。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些书生因为落榜想要自杀的原因了。
  说实话读书确实有好处,读书可以让人眼界开阔,也可以让人鲤鱼跃龙门。
  但是也不一定,所有人都适合读书这条路。
  尤其是那些已经年纪很大的书生,年轻精力充沛记忆力好的时候都考不上,就没有必要继续浪费时间和金钱在科举上。因为这样不仅他自己痛苦,连带着家里,族里也要跟着受苦。
  可惜这样的道理,不是所有人都听得进去的。
  就比如进场唱保的时候,陈不倦看到后面一个小老头,听说已经差不多六十多了。
  六十多放在后世不算年纪大,但是放在古代真的算是高龄了。
  六十多岁,就算身体再好,记忆力,反应,都要迟钝很多。
  对方这个年纪还在参加院试,且看对方一身打扮也不像有钱人,说实话这样的真的没有必要考了。
  然而陈不倦也就只能想想,却没有办法左右别人的想法,毕竟别人也是有选择权的,只是可怜了对方的家人了。
  不等陈不倦继续多想什么,就到了他入场的搜身检查了。之前就说了院试比较严格,如今又发生了杀人的事情,这一次入场就更加严格了。
  在正式进入考场的门口,设了一个可以通过的棚子。每个考生进去就要脱光衣服,还要把自己的头发披散下来,简直可以说是天大的屈辱了。
  不过由于陈不倦上大学时,学校的澡堂是北方大堂子。他经常去大堂子里洗澡,对于脱光衣服这种事情,早就练就出了颗钢铁之心,也就不觉得这样子有什么了。
  而且现在的天气很热,也就不用担心会着凉了。陈不倦进去的时候很淡定,出来的时候也不急不躁的,一边慢条斯理整理着衣襟,一边跟随衙役朝着考场里面走。
  在领取自己的考号之前,一群考生还要见一见这次的主考官。在等到主考官的这一点时间,刚好是给他们整理衣冠的时间。
  陈不倦笑着整理了衣冠,隔了一段距离就看到林鹤城。林鹤城刚好也正在看着他,看到陈不倦朝着他这边看过来,还想要对着他比划什么。
  只可惜不等他抬起手来,那边主考官就带着一群人进来了。为了不给主考官一个坏的印象,也是因为院试的考场纪律十分严格,最终林鹤城也不敢在这里造次。
  这一次的主考是各省的学政大人,监考是监察御史大人。
  听完了主考官宣读考场纪律,之后考生才拿着自己的考号,去寻找自己的号舍。
  陈不倦的号舍依旧比较靠前,不过却没有像府试一样在第一排,而是排在了第二排的第一个。
  这个位置其实还挺不错的,旁边少一个人会安静很多,也省的他考试时被噪音扰乱心神。
  然后就是正试的第一场考卷,第一场主要考的是贴经,墨义,诗赋与策问。相较于府试要难很多,不过还在陈不倦的承受范围里。
  他拿到试卷先大致看了一眼,把自己觉得比较简单的题目记下,之后会先把自己觉得简单的答了。
  因为本身就是他觉得简单的题目,那么答题的时候肯定要快很多。在确定没有任何错误的情况,在答完就可以誊写到试卷上。
  而在等到试卷上的答案晾干字迹时,他刚好可以去看那些比较难的题。等到他这边差不多把题目摸清了,刚好他的试卷上的字迹也干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