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就算遇见一个不错的父母官,商籍依旧会有很多的限制。比如商人有钱却不能穿绫罗绸缎,出门在外容易受到别人的欺凌,就连每日三餐都有一些特殊规定。
  陈不倦所在的这个世界,虽然商人的地位没有低到不能考科举,但是由于是古代商人还是挺上不得台面的。
  陈家的这位叔公会讨厌陈脩杨,就是因为陈脩杨偷偷做生意的事。
  如今在知道对方可能不是他们陈家的种后,就越发觉得陈脩杨这个孩子不顺眼了。
  陈不倦一直坐在陈家大伯陈岳青身边,见到陈脩杨急匆匆赶来抬了抬眼皮,两个人隔得老远互相对视了一眼。
  本来陈脩杨并没有太在意陈不倦,在他眼里陈不倦就是一个小孩子,让他觉得麻烦的是陈不倦的身份。
  可是当他不经意的,与陈不倦视线对视上。他突然发现是他想得太简单了,一个能够靠着自己找回家的人,怎么可能会是个普通孩子?
  他匆匆的与陈不倦对视一眼,就想要在人群里寻找陈家老三。他可不想因为陈不倦回来了,就乖乖的放弃陈家离开这里。
  他的人脉,他的生意,这些还要全部依仗陈家。
  一旦他从陈家离开了,他之前所积累的一切就白费了。
  他可不想再从头来过,更没有那么多时间再来一次。
  ……
  因为还没有找人去调查,所以陈家并没有急着让陈不倦认祖归宗。
  对此陈不倦并不觉得失望,这一次要比小说里面好多了。小说里原身是从后门进来的,之后就被关进了一个偏院里。
  要不是后来老太太心疼他,强硬的把他从小院里接出来,估计陈家的族老们都还不知道,陈家还有个孩子当私生子关着。
  如今陈不倦是闹腾着回来的,一路上有不少人都知道了他,一回家就跟族里长辈见了面,就算他不能立刻就认祖归宗,距离他所期盼的也不会太远了。
  陈不倦来到陈家的第一晚,是在老太太的院子歇下的。晚上的时候陈脩杨想要来见一见他,说什么知道他们小时候掉包的事心里愧疚。
  陈不倦却没有理会他,他这一路上舟车劳顿的,完全没有心情去应付对方。
  不过他可以不见陈脩杨,却不能不见亲生父亲和亲生母亲。
  如同小说里面一样,这对夫妻在知道他大字不识一个,从小到大只会干农活什么都不会后,第一反应不是心疼自己的孩子可怜,而是觉得陈不倦这个样子丢人。
  虽然他们夫妻两个努力掩盖住了眼底的嫌弃,但是生性就敏感的陈不倦还是立刻就感觉到了。
  他表面上恭恭敬敬的看着这对父母,心里却忍不住开始为了自己的未来盘算。
  看来这对便宜爹娘还是靠不住啊,他想要安安稳稳的长大成人,还是要依仗在乎他的祖母才行。
  可是祖母现在已经六十多了,在现代六十估计算不得有多大,但是放在古代这年纪真的不小了。
  如果可以,他希望祖母能够延年益寿,最好能够一直健健康康下去。
  不仅仅是因为他要依仗她,还有就是对方是唯一在乎原身的亲人,原身估计也是希望她能够健康长寿的。
  第11章
  次日一大早,老太太就把老三夫妻两个叫了过来。
  昨天他们跟族老商量了好久,按道理陈脩杨算是鸠占鹊巢。如今陈不倦这个亲生儿子回来了,陈脩杨应该回到他该回的地方才对。
  但是调换孩子的事情是大人做的,陈脩杨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加上陈家养育了他十二年的时间,十二年就算是只狗也有感情了,不是一句说要送回去就能送回去的。
  更何况,那家人私自调换两个孩子,后来更是把陈不倦给卖了。陈家这边派人过去调查后,肯定是要报官把他们抓起来的。
  到时候那边没有了大人,就只剩下几个小孩子。陈脩杨一个人过去人生地不熟的,还要肩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陈家这边是怎么也狠不下心的。
  就算是不喜欢陈脩杨的老太太,也没有办法对一个亲眼看着长大的孩子这样绝情,就更别提亲自抚养他长大的陈家老三夫妻了。
  所以昨天一群人商量了好半天,还是族里最有威望的一个叔公做了决定。
  “那就把陈脩杨这孩子也留下,虽然咱们陈家不算多么富贵的人家,但是想多养活一个孩子还是容易的。”
  不过就算答应了,把陈脩杨这孩子留下来,却不打算把他们两个放一起养。
  虽然说做出调换孩子的是大人,两个孩子在这件事情上都不知情。
  但是陈脩杨是受益者,陈不倦是受害者。两个孩子之间的差距太大,放在一起养早晚会出事。
  为了防止两个孩子在一起被别人对比,也是为了能够让他们心里轻松一点,陈家的人就打算把他们分开养。
  至于两个孩子要如何养,要分别放在哪里养?
  就是今天一大早上,老太太把老三夫妻叫来的原因。
  本来以老太太的意思,是想要把陈脩杨送到庄子上去,让老三夫妻和陈不倦培养下感情。
  但是也不知道昨天晚上,陈脩杨跟这对夫妻说了什么。两人听说老太太想要把陈脩杨送走时,两个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坚t决反对。
  陈家老三陈誉山连忙摇头道:“不行,不行。脩儿年纪还这么小,把他送到庄子上我不放心。如今不倦回来的事情闹得这么大,几乎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了。若是就这样把脩儿给送走了,万一有不长眼的人欺负了他,到时候脩儿心里该有多难过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