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一箭射出去,有人射得准,也有人射得就是不准。
多练就是了。
何况赵先生说宏亮不笨,就是比别人稍晚了点儿。
“等哥回来,带你和娘一起去县里玩儿怎么样?”
“真的?!”江宏亮一说完,马上又按下激动成了酷小孩儿,“县里又没有什么好玩的。”
“有,怎么没有,娘好久没出门了,陪她去逛逛,咱们下馆子吃点儿好的,再买条牛筋绳,先给你做个弹弓。”
“嗯。”江宏亮咬咬唇,也没压住开心,他有点儿怕被看见,努力绷着脸:“我去上课了!”
“去吧!好好学!别怕不会别怕问。”
“嗯!”江宏亮噔噔噔往山上跑了。
沈青越盯着那兄弟俩,不知为什么,看见他们相处,他会莫名想到他爸。
不过他已经记不清楚他爸看他时,有没有过像江宏明看弟弟时那样的眼神了。
有,他可能也不记得了。
印象里他爸看见他,至少成年后的他,总是疲惫的。
不过一扭头,就对上了另外一种目光。
看得他差点就忍不住想要问点什么。只是一想到姜竹才十七岁,他又骤然歇了心思。
算了。
至少等过完年吧。
等过完冬天。
如果他能顺利过完冬天的话……
姜竹:“大概四五天我们就回来了。”
沈青越朝他笑笑:“嗯。这回人多,不然就借住在村子里,找个宽敞的地方住,别太委屈了。”
“哦。”姜竹挠挠鼻尖,又敲了下笑他的家业的脑门,现在半村子人都知道他进山要带枕头了,“你们也……家业别忘了提醒沈先生吃药。”
“嗯!”在姜家业看来那根本就不是药。
炖的梨啊,花的,喝起来甜甜的香香的,跟镇上卖的饮子都差不多,就沈先生非说是药。
姜家业记得他小叔的嘱咐,每天还得给沈先生做顿萝卜。
这沈先生就有点惨了。
他不喜欢吃萝卜,很同情沈先生要天天吃萝卜,从现在就开始,冬天得吃多少萝卜?
不过上次那样炖在一堆菜里乱炖着吃还不错!
说着说着,沈青越看到了人气十分高的江修文。往人群里又扫了一眼,看到正和人不知扯什么的孙毅成。
他鬼使神差地叮嘱道:“不然你让江秀才看着点儿孙大夫?”
“?”
沈青越:“我怕他那嘴得罪了人都不知道,再挨打了。”
秀才肯定能说会道,还能考虑大局,沈青越觉得自己机智极了:“给他找个兜底救场的吧。”
姜竹:“……”
第91章 秋社(二更)
几天后, 一行人从山里出来,对沈青越的先见之明十分感激。
这孙大夫是真能惹事啊。
和人家村里的土郎中聊着聊着药性, 就骂人家庸医,说人家那么配药是杀人,给老头气的,七八十岁的人了差点儿没气厥过去。
那老头在他们村里年纪、辈分都数一数二的大,本来就不大的小村子人人都喊他爷爷、伯伯、太爷爷,孙大夫还一点儿不会看气氛, 人家村里人表情都那么不友善了他还说,眼看没法收场了,多亏江修文机灵,站到老头那边以是药三分毒, 要是用药就算下毒杀人,那孙大夫也是在杀人辩倒了孙毅成。
这方面孙大夫倒是好说话, 都没反驳一下就同意了江修文的说法。
但是还是觉得人家老头用药不对, 叽里呱啦一番医理药理, 都快把老头说哭了。
又是江修文打圆场, 说老大夫之所以用药不如孙大夫稳妥, 那是因为山里药材匮乏, 他可用的种类太少。
只靠山里产的这些药能治病活人证明老大夫并不是医术差, 只是为条件所困而已。
老头感动坏了, 他辛辛苦苦学医, 自己采药给大伙儿治病, 都没收过药钱, 难不成还是能是为了害人?
江修文他们安抚了老大夫一番,姜竹顺势提起了集市的事,问老大夫需要什么药, 他会想办法帮他们找,集市那天能找来的都带来。
孙毅成还想在人家村子里多住两天交流医术,被他们赶紧给带出来了。
遗憾的孙大夫只好计划过几天到镇上和他们镇的大夫交流,然后再到附近其他镇子去,最后再去县里。
不过他们也听得出来,这位年轻的孙大夫应该是医术比山村里的老大夫水平更高,要不然也不至于把人家给说哭了。
趁着他还在村里教姜竹、江宏明学药理,村里谁有个头疼脑热不舒服,又不想花钱去镇上、县里看大夫的,就来找他问问。
孙毅成对看病很热情,只要给他看,穷人他不收诊金。
虽然他说话像个假郎中,但是看病是挺有效果。
而且只要他们说没钱,他就会嘟嘟囔囔地开便宜点儿的药。
没几天,隔壁村的人都跑来看病了。
他本来是嫌爬山累才借住在江宏明家的,结果越住越久,都快把人家家搞成医馆了。
不过江宏明、江宏亮兄弟俩还挺高兴的。
从前他娘不爱出门,经常一个人唉声叹气地发呆发愁。
现在好了,不用她出门,天天有一群人往他们家跑。
来了人,她想不应付都不行。
尤其是村里沾亲带故的,人家来看病,也会顺便瞧瞧她,拉她说说话,聊聊天,聊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