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561节

  不到十岁的小姑娘,近乎无依无靠的。只能在干家务之余把所有心力都用来谋划这两件事了啊。
  于凌如今日子渐渐好过起来,而且从前缺失的亲情也在于朵这里得到了弥补。
  她如今心性平和多了。
  刚回到北京的时候,她的心性是非常偏激的。
  从被迫下乡就开始了,凭什么是她啊?明明于承还大些,又是男的。他们也是真不怕她在乡下出事啊。
  然后又相当于被父母、兄长抛弃在农村,没有了回城的机会。
  78年底假离婚,儿子也只能送人,这才回到城里。
  但回来也只是户口回来了,但其实找不到工作。连留在于家都是死乞白赖才留了下来。
  她当时除了钟言,看谁都不顺眼。
  是,她不恨于朵。于朵当初那么小,她恨不到于朵头上去。
  但她对于朵其实也没什么姐妹情。毕竟她都离开十年了。
  所以,于凌凡事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根本没有真的顾念过这个多年不见的小妹妹。
  顶多就是能利用的时候利用一把。
  她对于鹏和娜娜好,也是因为她当时住在于家。
  但回来这一年半,于朵待她却是很有姐妹情谊的。
  如今日子好过了,她能挣钱,儿子也找回来了。于凌也就不再那么偏激了。
  但对于承和邱新梅,她心头还是有些膈应的。
  倒是对于朵,通过这一年半的相处,是真的唤回了于凌心头残存的亲情。
  除了考虑自己母子的利益得失,难免也会站在于朵的角度考虑问题。
  所以这会儿邱新梅觉得吃不消,于凌真挺幸灾乐祸的。
  我16岁下乡干农活,还被人觊觎,我很吃得消啊?
  于朵十来岁就把自己当大人用了,什么活都干,她很吃得消啊?
  轮也轮到你辛苦了。
  诚诚摇摇于凌的手,“小姨——”
  他刚看到小姨在外头了,这会儿怎么又不见了?
  “你小姨忙着期末备考呢。过些天啊,等她考完了再去找她玩。嗯,刘哥来了,嫂子,我们先走了啊——”
  邱新梅接于鹏回家,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
  “你怎么就不能像你小姑姑一样,什么都不用大人操心,自己就把学习搞上去了?”
  于鹏开始还忍着。但他妈明显心气不顺拿他撒气,一路都在说。
  所以到后来他也开口了,“因为我小姑姑在我这么大的时候,爷爷、奶奶就不在了。她只能把自己当大人。”
  “你——”邱新梅被堵得一滞,“大热天的,老娘辛辛苦苦骑车来接你。你就会呕老娘是吧?
  “妈,快回去吧。比起其他要接人的家长,你中午也少跑一趟啊。”
  中午他跟着小姑姑吃的。
  至于表弟,幼儿班下午这个班是新增的。上午那个班的课程已经学到前头去了,他跟不上。
  所以,表弟是下午才来的。
  邱新梅回去看到于承在钻研三级电工的题目。这在家里多好啊,太阳晒不着,还能冲个凉舒服些。
  而且,做晚饭也是她的事儿。
  她道:“还是你这日子好过啊。”
  于承道:“不然,你来负责挣钱养家?我上午加了四个小时的班,补之前接货请的半天假。这三级电工很快就要考了,我又不是在玩。”
  “挣钱养家,我可没看到你的钱。一辆女士自行车,答应了的,没影了。”
  这个也坐黑的,那个也坐黑的。只有她苦哈哈的顶着大日头骑自行车。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你没本事!”
  于承道:“我就只提供得了这样的生活条件。这么大热的天,人家农民一样要在田里干活的。你也不是什么千金小姐,怎么就这么娇气了?咱们能跟于朵、于凌去比条件么?”
  “那咱们有必要垫着脚都要送于鹏去学英语么?那英语班的家长,不是有钱的,就是当官的。人家好多人都有小轿车,或者能包黑的。”
  于承道:“你不是也说让他去学英语,以后翻译小说挣钱么?那垫着脚就有机会够到好生活,干嘛不垫一下?你是不是又回娘家听你妈叨叨有两个铁饭碗,就可以不用努力了?岳母当然希望他们兄妹得过且过。这样以后和邱勇的儿女就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了。而且他们也可以省下一笔钱,不用贴补两个孩子的教育投资。我收入是你的四倍,而且我是技术工人。我的工作得保住!那要不,你辞职做生意去?我正好看看,你有没有岳父做生意的遗传。”
  他岳父做生意真的还挺不错的。
  邱新梅坐那儿想了半天,“不知道那个小徐在于凌这里拿衣服去卖,卖得如何?”
  于凌有十来家下线经销商了。
  这个她做不了,但摆个卖衣服的摊子说不定能行。
  于凌那里不是有一种方式是垫一半的货款么。听说进货价会提高、赚得会少些,但肯定比她一个月50来块强吧。
  于承看她认真的在想这茬,“那你的工作怎么办?短期内可以让人代班,长期肯定不行。那人家不如把你开了,收一个临时工。”
  说着扯了扯嘴角,“你不要忘了,当初为了这个工作,你们母女还
  算计了我一场。去年我们还凑了500补偿于凌。”
  邱新梅道:“我给你下药了?还是于鹏是我自己一个人搞出来的?我没什么对不起于凌的,对不起她的人是你。”
  他俩说着、说着声音就大了起来,大杂院的人都支起耳朵听怎么回事。
  于鹏本来在写作业,过来敲敲他们的门,提醒他们注意一下。
  这种陈谷子烂芝麻的事还翻出来说声吗?
  如今大杂院的人都知道他是未婚先孕的了。这很让人看不起啊!
  就连小伙伴玩耍都会拿出来说事儿。
  第404章
  每回有人提起这茬,说于鹏是他爸妈还没结婚就搞出来的,是私孩子。
  他妈还因此抢了大姑姑的工作。然后他们家把小姑姑当保姆用,却连高中都不让小姑姑去读。
  他小姑姑可是有能力考上京大的啊。
  这种时候,于鹏舌头都会短三寸,跟人吵嘴都没有底气。
  这些事都是当初大姑姑从插队的地方回京,然后经她的嘴说出来的。
  大杂院的众人都觉得是真的。
  而且,于承一家虽然和于凌、于朵比,日子比较拮据。
  但和大杂院的众人比,他们家的收入算高的了。
  而且高的部分主要就是靠着半夜三更给于朵、于凌收货挣的。
  大家伙其实也暗搓搓的不服。
  于朵、于凌已经到了大家伙够不到的地步。小草不会嫉妒大树!
  但小草会嫉妒同为草根的人。
  于承和邱新梅听到敲门声,想起大杂院的院墙不那么隔音,终于不再自曝其短。
  这样的居住环境他们也不太满意。但他们有办法么?
  于承道:“你如果丢了机械厂的工作,这30平的两居室我们就留不住了。那就只能是把于鹏睡的小房间腾出来给人,让他去睡娜娜如今住的、隔出来的那间。然后娜娜和我们一起睡。哦,不只,厨房和客厅还得和工友家共用。”
  顿了顿,“另外,于凌那里已经没有第一次进货可以压一半货款的好事。她不缺下线了!你觉得她能给你这个特殊对待?再说了,如今一个铁饭碗,就算是卖出800、1000,好像都不算太多。你就拿着这800、1000去做本钱?”
  说到保不住这30平房子,邱新梅也沉默了。
  于凌买房了,于朵也买房了。于朵广州的房子听说挺贵,但没看到、甚至都还没修出来。
  可旁边那个小四合院可是走过、路过都能看到啊。
  那可是单门独户!
  住在那样的地方,吵架都能吵得痛快一点。
  于承道:“卖衣服需要的本钱比较多。咱家没什么积蓄,进货都进不到多的。你真想试试,不如先请个长假,然后去卖鸡蛋。卖鸡蛋不用太多本钱。于凌不就是从卖鸡蛋起步的么。你就在咱爸那里分100个鸡蛋,然后拎着到厂区宿舍兜售,一篮子卖完了就再去。”
  邱新梅道:“卖鸡蛋,你怎么就把我爸给盯上了啊?他卖鸡蛋一个月也就赚个三百来块,跟你哪个妹妹都没得比。”
  于承道:“我不甘心啊!活儿是你我的也就罢了。上一次你妈生病,半夜两点多把我们喊过去送她上医院。以后他们年纪大了,这种事只会越来越多。还有平时种种,我每个星期水都得去挑一缸。还有搬搬扛扛、修修补补这些都是我。可凭什么他们的钱全攒着给邱勇买房子啊?他是耍流氓、骗女同志坐牢去了。不知道还以为他是当兵、保家卫国去了,是有功之人呢。”
  他的父母什么都留给他了,他还没机会报答。子欲养而亲不待!
  岳父、岳母又没养过他,却要他尽儿子的孝道。
  尽孝道也行。可不能光让他干活,一点好处都没有。
  那钱不说分他一半,在他养儿女正缺钱的当口支持一下,他给岳家干着活儿也要心甘情愿一些啊。
  说到这一点,邱新梅也很有些不平。
  但是,“我爸妈现在就靠存钱才有安全感。咱们如果咬着牙要供于鹏和娜娜读好学校、学英语,就不能跟你两个妹妹借一点么?”
  于承在她面前念叨的就是活儿归他们,钱全留给邱勇。
  她妈在他面前念叨的则是于承的两个妹妹拔根汗毛都比他们的腰粗。
  于鹏道:“于朵还欠着常宁二三十万的债呢。人家是当哥的,我也是当哥的,我说不出口!而且于朵的性子,当初送了她去读高中,那万事好商量。可咱们不是没让她去么?”
  邱新梅道:“她那会儿也就在机械厂子弟校还行。可没像如今这么厉害,京大都能考得上。”
  于承继续道:“至于于凌,虽然诚诚找回来了,但她插队那十年是受了不少苦的。咱们那几年一回都没给她寄过东西,这些她都记着呢。”
  前些天于朵问他,是不是父母走后,真的一次都没有给于凌寄过东西?
  于承才恍然想起真的有这茬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