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405节

  当晚,于朵就住在废品站。她开学一个月,这才第二次回来呢。
  知道要回来,便去友谊商店买了奶粉。预备第二天给侄儿、侄女拿回去。
  樱花国的人说‘每天一杯奶,强壮一代人’。
  听说二战后的这一代樱花国人,成年后平均身高提升了11厘米。
  于家的遗传,个子倒是都挺高。但牛奶喝了还有其他好处呢。
  早上起来,于朵先查账。
  今天是九月的最后一天,九月的帐可以查了。
  后半天的数据,吴珍再添进去就是。
  增加了一个走街串巷收废品的岗位,这个月的利润应该能到1300块。
  嗯,又开始囤铜了。
  之前卖了300块的作为备用金,这个月又收了些,就还是2500块的囤货量。
  账上还有一千出头的现金。
  不管是想买小四轮还是想安电话线都差得远。
  其实这个利润不错了,一年15000以上。一年都不用就能成万元户。
  但不管电器行还是旅行社,利润都比这高多了。
  电器行九月初的成本增加到两万,一周10%左右的利润。
  一个月差不多八千,有一半是于朵的。
  算下来,九月于朵差不多净入两万。
  一下子就缓过来了。
  如今这样正常发展下去,只要原主回来了肯卖小四合院,她应该是能攒够钱的。
  那不是还没听说给x奇同志平反的事么。
  相关部门有没有展开调查,老百姓肯定不知道。
  于朵也不敢跟干爹打听。
  这样的国家大事,回头问她为什么要打听,她难道说因为废品站的屋主是受那位连累的,她想借此判断人家几时才可能回京?
  八月份为了电器行追加投资的事,她被弄得都快上穷水尽了。
  这会儿终于松口气,账户上又富裕起来。
  真的是手头有钱,心头才能做到不慌。
  八月份她很害怕出现什么突发状况的。
  那样,她自己收入受影响,还得照常给工人发工资。
  她如今三处加起来,都雇了有二十多个工人了。
  一旦出状况,发出去的基本工资都得是四位数。
  以后,千万不能再做出把账上资金都抽干了的事。
  这一次也实在是因为电器行不要票据的家电太受欢迎了。
  第284章
  于朵查完废品站的帐,又去囤铜的房间看了看,
  就把奶粉给侄儿、侄女送过去。
  她对大哥、嫂子道:“我有一朋友,家里是外交部的,自己是北二外的大学生。她要开英语补习班,听说分年龄段的。你们要不要把于鹏和娜娜送去?”
  于承挑眉,“娜娜送去,会不会太小了点啊?”
  还在读幼儿园呢。
  就是于鹏他觉得也不算大,才八岁。
  于朵不是十六岁了才开始学英语么。而且立即就学以致用了。
  如今学校都没有英语课。
  “学语言就是越小越好。你看婴儿,没有人专门教他,但他就在语言环境下自己不出两年就学会了。如今没英语课,是因为没有师资力量。这种事比别人早一步才能有优势。”
  于承想了想,“是这个理。那么,收费是怎样的呢?”
  “市价,一节课二十人的小班教学得两块起吧。她的培训班在京大西门,就租的我干哥的四合院第一进。回头国庆之后的周末就要开班了。如果你们决定要送孩子去,我就去和她说一声,留两个名额。”
  那个四合院常宁没有费事找‘样式雷’那样的行家里手修旧如旧。
  就请人打扫、加固。
  所以如今已经搬进去住着了。这样完全不需要晾晒之类的。
  狄见欢这半个月也风风火火的在做准备工作。
  她把林蕊挖走了!
  说到底,林蕊还是图狄见欢将来在分配工作的时候能帮衬一下。她想留在北京工作。
  林蕊没打算毕业了继续跟着于朵干旅行社。
  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老金贵了。
  她在家说话,比于朵在常家说话肯定要管用一些。
  而且,狄见欢是挖她去管理培训班,兼着给学生上课。
  待遇开得不比旅行社能给的少。
  再说了,林蕊当初本来就是狄见欢介绍过来的。
  所以,于朵也没好拦着。
  而且这样一来,狄见欢一是已经有了可用之人,二是有些不好意思,筹备工作就没找于朵问了。
  好在,如今英语组也有三个导游了。不算是挖她的台柱子。
  毕竟旅行社给的工资不低,大学生还是愿意来做兼职的。
  于承一愣,这给人送钱去还得托关系啊?
  于朵道:“英语的重要性已经在显现了。你不会还看不出来吧?反正能看出来的人不少,她们不愁生源。”
  她的旅行社为什么赚钱,不就是因为国外游客对双语导游的需求大,国内这方面人才又少么?
  如今他们的服务越来越专业,一次一次的也做出口碑来了。
  甚至都不用在机场用力揽客,人家看到招牌就过来了。
  这事儿甚至不怕人冒充。
  因为社会上的双语导游人才实在是有限,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能做这事儿的外交部工作人员和外语系大学生要么是忙不过来,要么就是开个或者参与培训班轻轻松松能挣到钱。
  人家没必要操真多心。
  不过于朵还是让蔡成去注册了商标,暂时还没有下来。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于承问道:“一周几节课?”
  于朵道:“
  周一到周六各一课时。也有专门的周日的班,那就是一天六课时。”
  于承心头盘算,周一到周六哪有时间接送啊?
  那就只能上专门的周日班。
  两个孩子一周24块,一个月要96块呢。邱新梅一个人的收入都不够!
  啧,要不是帮两个妹妹接货,他还真是供不起。
  邱新梅一听要这么多钱,忙道:“让于鹏去学了回来教娜娜不就好了。”
  邱新梅当然知道学英语好啊。
  今年一月份于朵回来说高老师做翻译千字三元呢。(当时于朵故意打了个对折告诉他们的)
  一个月翻译了十二万字,这就是360。
  听说后来集结成书出版,一版再版,最后这十二万字的翻译稿费都破千了。
  她当时打的主意就是于朵去跟着高老师学英语,以后可以教于鹏和娜娜。
  但如今的于朵哪还有这个时间?
  她的涉外旅行社比翻译稿子应该赚钱多了。
  这更说明了英语的价值极高。
  再说了,小妹上次就说过,以后高考里英语总分比例会越来越高。
  就为了孩子将来学得轻松点,能比别的同学强,也该提前送去学。
  别的人家有这个想法,却未必能知道哪里有好的培训班。
  所以,送孩子去英语她没有意见。
  但觉得没必要两个孩子都花这么高的学费。
  96块,有些工龄低的双职工,一个月都挣不到这么多。
  她和于承的正工资如今加起来也就是120。
  于朵道:“学英语,还要学发音。一个教一个,很容易带沟里去。”
  不过她也没有多说,“你们考虑一下吧。我现在要去电器行做盘点,这两天都在这边。尽早决定,晚了人家可能就招够学生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