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377节

  “小老板走到哪都优秀。”
  能做护旗手,这可是极光荣的事儿。尤其是在王大妈这个年纪的人看来。
  于凌点点头,“是啊。”
  她先去舀水提到后面的洗澡间洗了起来。
  住在这里,其实真还挺方便的。
  听于朵说她还有一窟。
  就万一有需要,华侨公寓那里她还锁了一间屋,里头布置成了标间。
  那边大,目前用不到那么多房间。
  四室一厅,又不开伙。
  这就有了六间屋可以做办公室了。
  目前,英语组一个办公室,樱花组一个办公室。
  行政人员和司机在大客厅改成的大办公室。
  然后蔡成单独一个办公室(厨房改的,最小),于朵和常宁一个办公室。
  这不就空出一个房间来了。
  于凌不知道什么是标间,于朵还给她解释了一下。
  这会儿吴珍等人一边吃饭,一边听着《新闻联播》。
  忙碌了一天,这会儿终于可以松快些了。
  还是吴珍第一个放下筷子,没吃饱也放下了。
  减肥嘛!
  不然和漂亮衣裙就绝缘了,也找不到好对象。
  她一想到她妈说她像个‘扔铁饼的’就呕得慌。
  宋河笑道:“我说,你减了十多天了,瘦了么?”这肉眼完全看不出来啊。
  吴珍道:“瘦了一斤的。”
  完成了小老板给她的一个月两斤的任务。
  于凌在里头晾衣服,听到吴珍瘦了一斤忍不住笑了一下。
  “你除了每顿少吃半碗,还做了什么啊?”
  吴珍道:“我体重基数大,医生说不能贸然动多了。现在就每天骑车。”
  为此,她主动和宋河换了,换到团结湖小区那边去收废品。
  那边要远一些。
  于凌点头,“嗯,持之以恒吧,反正有志者事竟成!我出去走走——”
  她往十六号院那边走。
  住废品站不存在人生地不熟,住着还是挺自在的。
  只是偶尔需要面对一些同情的目光,又或者羡慕嫉妒的目光。
  对这些,于凌一概置之不理。
  反正她当初回家大闹,早就撕破了温良恭俭让的面皮。
  知道她不是好惹的,得闲也没人敢笑她或者招惹她。
  第265章
  途中经过已经归还关大爷的十四号院,于凌看到有人运了砖瓦、河沙这些过来。
  她问门口的街坊,“这是关大爷要修整房子吗?”
  这一片的房子全都年久失修。这回到手里了,关大爷准备修整一下?
  门口的一个房客道:“是啊,不过只修整他自己住的两间。”
  身为房东,肯定这一整个两进院都是该他修整的嘛。
  结果有人去问,关大爷直接道:“就你们交的那点房租,还不够干这事儿呢。我为人民服务啊?我又不是党员。”
  他倒是真有心修整,好好的修复一下。让这个被住成了大杂院的两进院恢复原样。
  到处给他私拉乱接的,看着都来气。
  但,前提是这些不请自来的房客统统都搬走。
  这儿真真正正成了他自己能当家做主的地方。
  嫌他一间屋涨一块钱,他还不乐意当这个房东呢。
  一个月一百多的房租,他其实没看在眼底。
  他明里、暗里给人做鉴定的收费,完全把这个房租给覆盖了。
  就如今,土夫子也爱来找他。
  这个是他摆脱不掉的。
  但她就只是做鉴定,不再参与其他的了。于朵的劝他还是听进去了。
  至于她说的,让写论文去混个官身,他暂时还没什么想法。
  旁边另一个房客道:“人家关大爷可能马上要办喜事了,修一修新房很正常。你家又不办喜事,凑活住呗。要办喜事,你也自个掏钱修整。”
  于凌道:“这事儿,有眉目了?”
  这没听于朵提呢。
  关大爷如果真准备定下来了,肯定会介绍给于朵认识的。
  毕竟名分上是她师母呢。
  而且关大爷如今这个年纪,过个一二十年万一大限到了,留下孤儿寡母的,还不是只能托给于朵。
  说不定还没一二十年呢,毕竟他之前身体不是很好。
  他到时候撒手人寰,留下的产业估计不少。
  又是两进的四合院,又是古董那些。
  师母和小师弟稍微软弱些,也不一定能保全。
  就算关大爷黑的、白的都有认识的人,但人走茶凉,他真正信得过、敢托孤的还是于朵。
  “没呢。居委会的人给介绍了一个,听说还是高中生呢。人家没看上。这年头,高中生也清高不起来了。”
  应该不是刚毕业的,估计和自己一样,是去年回城的知青吧。
  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
  既然关大爷没看上,于凌就没多打听了,往前继续走。
  路过十六号院,看到她嫂子气色不大好的从外头回来。
  “大嫂,你这是怎么了?”
  邱新梅下了公交车闷头闷脑的往家走,听到她招呼才醒过神来的样子。
  “哦,你回来了啊。我下午陪父母去探监了。”
  邱勇目前其实还在拘留所,他的案子还在排队上庭,还没有判。
  那这探监回来,心情肯定好不了。
  一家三口在监狱附近找了个私营小馆子吃的晚饭。
  她把父母送回了家,这才自己坐车回来。
  至于家里,都是吃稀饭、凉菜,不用生火。
  邱新梅道:“进去坐坐吧。”
  于凌摇摇头,“算了,我就吃了晚饭随便走走。”
  对于邱新梅有这么个糟心的娘家兄弟,于凌就算不幸灾乐祸,但也无比庆幸自家没这样的主。
  这会儿明知道嫂子心情糟糕,只是随口招呼一声,她自然不会凑上前去。
  罢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她遇上的事儿还不是最糟心的。
  周六下午,于朵以为还要练走正步呢,结果梅老师大发慈悲把他们都放了。
  于是,第三节 课下课,她就回去推上自行车往外交部大院去。
  除了书包,什么都不用带。那边都有现成的。
  带书包是因为有作业,而且她还准备去向师兄取取学习的经。
  第四节 的英语课也不用上课了,毕竟一周才一个周日。
  这一节课就都放了,心都已经飞走了还上什么课?
  所以,出校门的时候,于朵也撞上了大部队。
  不过还好,今天前后两个校门都是大开,一波一波的学生很快涌了出去。
  人群中,有推着自行车的人看着于朵的背影,“她这个回外交部大院吧?”
  奇怪,就十几分钟的车程怎么还出来租房子住呢?
  再想想于朵每天早上都是临上课还有几分钟(五分钟以内)才走到教室,他悟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