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不过却也有人很快猜出了她的身份。
  毕竟谢行玉被一农家女所救,而后他将着女子带回上京之事早便广为流传。
  其实初时,也隐约有人因着此事认为谢行玉与阿嫣甚为般配。
  农家女在将军落难时救了他,又被他带回家中,无论怎么看都会让人觉得这两人不算清白。
  只是谢行玉当初为了求圣人赐下与江奉容的婚事在明宣宫跪了三个日夜只是早已传闻得到处都是。
  人人皆道谢行玉对江奉容极为深情。
  这次九死一生地从秦川城回来,回到上京的第一桩事,依旧是与江奉容定下婚期。
  这边足以说明谢行玉并未变了心思。
  毕竟依着他的性子,倘若他当真改变心意,转而对那农家女动了心,怕是不会应下这婚期了。
  后来谢夫人为了感谢这农家女的救命之恩,就将她认作了义女,如此上京之中便也不再有人再怀疑谢行玉的心思了。
  不过这阿嫣从一个农家女变作将军府的义女,如此遭遇,自然也依旧为大家所津津乐道。
  此时便有人猜出她身份后与身边人谈论起来,“这位小姐我记得是唤做阿嫣的,如今可不算是农家女了,她被谢夫人认作义女,便是这谢府的小姐了。”
  身侧人显然也是听说过此事的,于是将那阿嫣上下打量了一番,道:“原来这便是那个救了谢将军的阿嫣啊,便是生得这副模样,瞧着也是寻常,我之前听说了不少她的事,这是头一回见着本人。”
  方才开口的那位小姐神色颇为不屑道:“虽说如今她算作是谢府的义女了,可骨子里却还是个农家女,自然是无法与咱们相较的。”
  “只是这运气实在太好了些,竟能救了谢将军,当真是祖上积德了。”
  那些个世家公子小姐大约也是瞧出谢嘉莹对这阿嫣并不如何待见,所以此时谈论阿嫣不仅语气不好,连声音也不曾刻意压低。
  显然是不怕阿嫣听见的。
  江奉容亦是听见了这些公子小姐们所言,她忍不住皱了皱眉。
  不得不说,今日这般情景,与她而言实在不算陌生。
  只是从前的她便如同此时的阿嫣一般,站立与人群中,孤立无援地遭受着众人非议。
  不同的是,她从前遇上的那些人会说话更难听些。
  宫中的粗使婆子,只一开口便满是脏污,自然是这些世家公子小姐比不上的。
  不过即便如此,江奉容瞧见阿嫣脸色苍白,头低得仿佛要埋进脖子里的模样,心里也并不好受。
  她正想再开口问谢嘉莹到底是想做些什么,却见户部侍郎的女儿林遥韵已是走到阿嫣跟前。
  而后直接拿着茶水撞到了阿嫣身上。
  阿嫣还不曾回过神来,那身月白色的衣裙就已经被浅褐色的茶汁淋湿了一片。
  此事,显然是林遥韵的过错。
  但阿嫣还不曾说什么,林遥韵便先向她发作了,“你走路难道没有长眼睛么,瞧不见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这儿?”
  阿嫣虽心知这并非自己过错,但却也不曾解释什么,只连声向林遥韵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她虽已经来了上京有些时日了,说话间那浓重的乡音已经好了许多,只是只要久居上京的人一听,却还是能很分明地听出古怪来。
  于是那林遥韵原本还满面怒容,听得她说话的声音之后却是止不住笑了起来,“你……你方才说什么,再说一遍哈哈哈。”
  阿嫣听出林遥韵笑声里的嘲讽,原本有些苍白的脸憋得通红,但还是依着林遥韵的意思,小声说了句“对不起”。
  很明显能听出来,此时的阿嫣已经尽可能地将那三个字字正腔圆的念出来。
  只是腔调却依旧很是奇怪。
  除却林遥韵之外,还有好些个世家小姐的目光被吸引了过来。
  原本他们就已经在悄悄谈论着与阿嫣相关的事,林遥韵这边动静又不小,自然很容易便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当听到阿嫣说话的口音之后,边上那些个世家公子小姐都禁不住笑了。
  那种直白的恶意更是让阿嫣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去。
  但林遥韵原本就是故意要让她难堪的,又怎会这般轻易地放过了她,于是更是故作好奇道:“对了,我听说阿嫣姑娘初来上京时,竟是全然不懂规矩礼仪的,若是遇上了人要行礼,也不管眼前人到底是何种身份,便跪拜于地向人行礼。”
  “我倒是从不曾见过这般人,不知阿嫣姑娘能否让我开开眼,向我行上一礼啊?”
  前面是嘲笑人,此时却有了折辱人的意思。
  虽说从前阿嫣确实是如同林遥韵所言,遇上了人要行礼便只会跪下磕头,但那时的她确实是不懂这些规矩礼仪。
  如今她来到上京这些时日,即便不曾刻意学习,耳濡目染间亦是已经知晓自己从前的举动有多么可笑。
  林遥韵却依旧让她下跪,这可不就是羞辱她了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