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刚才还热闹的人群转眼散了个干净,得了消息的几人也惦记心头压着的大事纷纷告辞要走,却见书生在旁掏出袖中的留言条子,抓着火折子吹燃一把给点了。
  众人不解,饶是已经抬脚要走的谢差头见状都不由顿下脚步。
  “书生你这是?”
  待到手里条子彻底化为灰烬,书生才冷冷一笑。
  “诸位听听这皇宫流言……什么丢失龙椅,哼!更是坐实了无忧小友的提醒,既然如此,我等就更不能暴露冒险提醒我等的无忧小友。”
  众人不由附和点头,“对对对,是这么个道理!看眼下模样,此番京都必乱,这还是大家不知内情的缘故,若是上头追责,没得让人孩子冒险给咱们报信还得受牵连的道理。”
  旋即卦友也忙借了书生的火折子,把自己手里的条子也给烧了个干净。
  众人纷纷告辞,却又发现书生不急,众人不禁再问。
  “哎哎你小子,这都大祸临头了,你怎么不回家去想法子安顿,还摆什么摊啊你。”
  谁知这书生却洒然一笑:“小生与诸位友人不同,小生上无父母,下无妻儿,孤家寡人一个,无甚好担心,最坏不过胡狄兵临城下,城破人亡而已,小生何惧?却恨帝王抛弃,朝廷无能,虽他们不作为,可生而为人者,熟读圣贤书,小生如何能弃身后万千黎明于不顾?小生既身无长物,也愿效仿无忧小友,乘着这股子闹鬼东风来个将计就计。”
  “小子你疯了?你想干嘛?”
  “如何将计就计?”
  “什么叫效仿无忧小友?你是打算……”
  面对友人们的关切询问,书生肃穆的点点头。
  “对,我于乾有手有笔,帝王朝廷不说的真相,我来说!无忧先生没做完的事情,我来做!既孤家寡人,乾又有何惧?乾不能看着身后千万黎民至死都被蒙在鼓里,他们有权利知道真相,更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死。”
  这一声铿锵有力,是那么的激荡人心。
  饶是只想管自家门前雪的这几位,都不由被激起了血性。
  总有一些时候,总有一些人会逆流而上,就比如谢差头,比如卦友,比如李伯……最后连卖筐的摊友也不住拍着自己的胸膛,“兄弟,打算怎么做,算某一个。”
  于是一群人收拾家当,纷纷去往书生家,一有个算一个,右手怕暴露没事,他们还有左手;
  不会拿笔写字也没事,他们还有手,还有棍子,照着描摹总是会的吧。
  就这样几人合力,硬是花了一个白日的功夫,连带的几家老小全家行动,暂时停下了收拾行囊想折子出城跑路的计划,全扑在这写条子的大业中,谢差头小幺等他们一队手脚灵活的兄弟,更是趁着夜色,在满城的抛洒这写满让全城惊愕的条子雨。
  待到次日,皇宫清查,发现越多宫室失窃却毫无头绪,把沈将军与京兆府尹都吸引在宫中不的出的时候,整个京都东南西北,内城外城,街里街外,全都是写满胡狄破关,帝南逃,京都危矣的条子,一时间人心惶惶,京都内乱,风起云涌始……
  这却是踏着夜幕赶到老窝山庄子的罪魁祸首李瑶光始料不及的。
  第六十九章 亲闻噩耗做抉择
  天空又洋洋洒洒的飘起了雪花,入夜后,李瑶光才踩着薄雪进了老窝山的地界。
  因着下雪天冷,乡下又没什么娱乐活动,大家伙歇的就早,寂静无声的山庄倒是给李瑶光的行动提供了便利。
  骑着小毛驴顶风冒雪的抵达家人所住的小院前,此时院内静悄悄一片,屋里也无烛火通明。
  李瑶光根本就没打算在老窝山久留,毕竟若是胡狄杀来,这偏僻的老窝山就再不算偏僻,离着京都如此近,胡狄终是会发现,还是早走早好,最好是连夜出发。
  只想尽快通知了家人就上路的李瑶光就没收着动作,闹出的动静,立刻就引起了屋里惊醒的程塑关注。
  近来挂心外甥女情况还没睡的程塑,起先以为自己是幻听,随即支棱着耳朵细细一听,见真是自家院外有动静,程塑不由皱起眉头。
  这黑灯瞎火是谁人上门?莫不是小偷?或者是某些打他家里主意的糟污货?
  庄子里那庄头可不是个好货,有好几次自己都看到,那狗东西上门时打量自家娘子的目光都发绿,他那婆娘也不是个好东西,长的跟猪一样的胖,一双眼睛看人都是向下斜着的,去哪都咕噜噜转,哪一回来家里不顺点东西走都不算完。
  要不是碍于外甥女走时家里请的那做活婆子日日都在,要不是自己再废也还是主子,侯府那边近来也没消息传来,这狗东西怕不是要动手!
  今晚这是?莫不是那狗东西忍不住色心要动手啦?
  一想到此,程塑心里就气血翻涌。
  老虎不发威,当他真是病猫?
  看了眼身畔熟睡的妻儿,睡在炕沿的程塑小心的爬起身,轻手轻脚的快速裹上衣物,艰难的挪到外甥女给他打的轮椅上,反身摸出藏在枕头下的柴刀放腿上,尽可能的轻声滚动轮椅出了里屋,就埋伏在门后。
  黑暗里潜伏的程塑手握柴刀,小心的透过门缝看外头的动静,结果就见一熟悉的瘦小身影,一把从自家那并不算高的篱笆院墙外翻了进来。
  嘶!这是光姐儿?
  程塑大惊,把手里紧握着的柴刀往身后一放,赶紧拉开门就喊,“光姐儿,这大半夜的你怎么回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