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王重阳却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仁心仁剑,不错。”
  洪七公的脸色却有些古怪,他问其他人:“你们可知,这陆子聿是什么人吗?”
  王重阳回忆起江湖上的传言,又观察了半天他的剑法,说道:“却未看出此子师承。”
  洪七公道:“你当然看不出,因为他的剑法是自创的。”
  几人都有些吃惊,因为陆子聿的年纪并不大。一个年纪不大的人能够自创剑法,不管这剑法好坏,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洪七公接着道:“我之所以问你们知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却并不是因为他的剑法。”
  冯衡好奇地问道:“他是什么不得了的人物吗?”
  洪七公笑道:“他自己还未可知,他的父亲却绝对是。”
  冯衡问道:“他的父亲是谁?”
  洪七公说出了一个谁都听过的名字——陆放翁。
  陆放翁!
  一个诗人的儿子却靠自己成了个剑客,这绝对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黄药师看向陆子聿的目光已变得不同,他读过很多陆游的诗,他的诗他都很喜欢。
  他道:“陆子聿若是愿意,我倒是可以收他为徒。”
  王重阳瞥了他一眼,说道:“你又怎知他需要师父?也许他能靠着自己成为下一个黄裳呢?”
  黄裳能从五千道藏中悟出了九阴真经,陆子聿难道就不能从万千诗歌中悟出自己的剑法,成为下一个太白诗仙?
  道法自然,王重阳并不希望黄药师去改变陆子聿的自然。
  提起黄裳,洪七公回忆起自己听过的传闻,他道:“听闻他是和小李飞刀李探花同一年的进士。”
  可人的际遇却大不相同。
  李寻欢青年坎坷,父亲兄长接连死去,自己为报救命之恩,舍下了深爱的表妹远走关外,可他却在十年后打败上官金虹成了江湖的神话。
  而黄裳,一路平步青云做到了郡守,却因悟出九阴真经而得祸,致使家人惨死。等他练好武功想要报仇,却发现世间四十年过去,他的仇人已死得差不多了,而他自己也快死了。
  想到这些,王重阳轻轻叹了一声。
  他已老了,他离死也已不远。
  台上的比试还在继续。
  陆子聿的剑里没有杀意,他也没有一定要赢的意思,正好贺小乐也没有。
  只见两个人的剑越打越没了力道,越打越像是在互相喂招。
  贺小乐甚至还忍不住指出了陆子聿一个抬手动作的空门。
  他告诉陆子聿,让他出剑的时候,手往内侧一点,陆子聿很虚心地接受了。
  台下有人不满:“你们还打不打?我都看困了。”
  冯衡接话道:“你困了就去睡觉,我就觉得这样很好。”
  那人道:“哪里来的黄毛丫头,敢跟爷爷叫板。”
  冯衡瞪着他,说道:“臭小子叫你姑奶奶什么呢?”
  那人起了火气,口中喊着“臭丫头”,手中两柄斧子举起便向冯衡冲来。
  冯衡学武时间虽然不长,但她学的对象都是世间少有的高手,是以面对这横冲直撞的大汉她并不怵。
  凌空打穴,七星剑跟上,两板斧在她面前简直毫无招架之力。
  王重阳颔首一笑,打趣道:“看来阿衡把全真教和桃花岛的武功结合得很好。”
  黄药师的眼里也有笑意,他道:“衡丫头本来就很聪明。”
  对付这样的莽汉,当然是以灵巧取胜。
  王重阳心道:“看黄药师这模样,阿衡的未来大概不必我担心了。”
  他的目光又落在了正给冯衡鼓掌的周伯通身上,他实在不知道,这个师弟要怎么办才好。
  贺小乐同陆子聿的比试终于结束了。
  陆子聿败得心服口服,他道:“不管别人怎样,我是绝对支持你参加华山论剑的。”
  贺小乐扬起笑脸,说道:“你的剑法我也很喜欢。”
  陆子聿的剑和他的一样,也是不杀人的剑。
  只此一点,就足够贺小乐和陆子聿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
  除了有人以为贺小乐不杀人就能跟他耗下去,结果被贺小乐毫不客气地“请”下擂台之外,后面的比试就没什么可以说的了。
  那位江湖人绘声绘色地给朱子柳讲着,朱子柳也很配合,时不时鼓掌喝彩。
  段智兴的眼里满是笑意,再看到贺小乐,他已多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感受。
  大理信佛,他却一直摸不到慧门,如今贺小乐的“慈悲”,却让他隐隐有了感悟。
  就在段智兴参悟的时候,人群中爆发了一阵喝彩声。
  原来是贺小乐已打败了最后一个人。
  因为欧阳锋到了,是以王重阳他们并不在,只有冯衡一直在这里等着她家哥哥的好消息。
  她看向贺小乐的眼里满是骄傲,她想:“这就是我的哥哥,不杀一人,却能叫所有人敬服的哥哥。”
  却在这时,一个人突然从远处飞身上了擂台。此人轻功之高,居然可以凌空步行。
  见到来人,段智兴和冯衡同时变了脸色。
  冯衡戒备道:“你是什么人?这擂台刚刚已经结束了。”
  来人道:“我还没有打,怎么能算结束?”
  贺小乐无奈,只能抬起剑,准备应对。
  却在这时,又有一人上得擂台,却是段智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