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这离间计离得不只是李傕郭汜二人?似乎还有董卓旧部?郭嘉看了一眼萧佚,见这人垂着眼帘正在思考自己的计划,他索性没在出声打扰对方的思绪。
  不过郭嘉想起了一件事情,他若是出现在长安,是不是意味着远在东郡的文若他们是眼睁睁地目睹自己消失?
  ……希望他们没被吓到。
  在东郡不知道该怎么和曹操解释他的谋士消失了两个的荀彧,与正在强卜萧佚郭嘉目前所在的于吉一同苦笑。
  照顾萧平马钧还有一个因为熟悉的人不在整天哭闹的郭奕的戏志才和不时出去伪装萧佚或者是郭嘉的荀攸,他们二人开始由衷地佩服起这两人——尤其是萧佚。
  他是怎么在照顾闹腾的小孩子后还有精力去城中游逛的?!
  暂且不提东郡忙得人仰马翻的几个人,萧佚那日看完情报后将自己的计策尽数告知刘协,他不忘记告诉刘协要提前与王允说好,别寒了臣子的心。
  “古有越王卧薪尝胆,而今若能拯救大汉社稷,我王允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王允听了刘协所言深深地拜伏在地,苍老的眼中闪烁着悔恨的泪花,自知自己的行为又为刚刚摆脱恶狼的朝廷带来毒蛇的王允闭上眼睛。
  解下发冠披头散发的王允沉声,“臣不知是何人为您出策,但臣知晓这颗脑袋远比贬值更让人出气。臣感激陛下怜悯欲保这条贱命,但为了江山为了汉室,请陛下赐臣一死!”
  “录尚书事何至于此?”刘协同样感到怆然,满眼泪水地搀扶起王允,“还请听朕与先生所言,忍一时之气,以图未来大事!”
  刘协确实心性不错,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隐于幕后的萧佚观察着在殿中上演君臣情深的二人,小小年纪就能和老狐狸有来有回地试探,董卓倒是做了一件好事。
  郭嘉透过纱幔看见王允眼泪下的算计,他摇摇头对刘协的做法不太赞同,“还是太稚嫩了,陛下还未看清王子师的真正性情。”
  现在大敌当前王允可以忍受皇帝身边有其他宠臣,若敌人败退,王允暗藏的矛头必将对准皇帝身后可能妨碍自己仕途之人。
  王允这人可共同应敌,却不能同享富贵。
  “先走吧,等明日使者回报再说。”萧佚抓住郭嘉的衣袖,扯着人往殿内走去。
  因为萧佚在一开始隐瞒住了郭嘉的存在,这几日刘协送来的衣服都只有一套,萧佚自己有准备备用的衣服在仓库,所以这些衣服都被让给了郭嘉换洗。
  这几日都是歇息在来时的宫殿中的郭嘉几度看向萧佚和方台上孝明帝的牌位,他实在没忍住自己内心的纠结与好奇,将这几日是自己困惑的问题问了出来,“……那个传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什么三度焚香请萧佚辅佐的传闻郭嘉是一点也不相信,就他了解的萧佚性子,三次焚香是绝不会让这个人回心转意的!除非有什么意外发生,像是抚养萧平、救孙坚之类不在萧佚计划范围内的,不然萧佚一定会固执到底。
  “这个,”萧佚闭上嘴巴神情迟疑不知道该说什么,犹豫不决的他又是咬住下嘴唇又是舔了舔干涩的嘴角,好半晌才向郭嘉娓娓道来当初的原因,“明帝即位前我因故沉睡了一段时日,等我醒来发生朝代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在世间游走还有一个责任就是记载历史,记录每个朝代所发生的真实事件,即使我有备用方案能够记载那段时期的历史,也还需要凡世人类自己的记载一一比对。”
  郭嘉明白了萧佚的意思,“所以你是在翻阅宫中史官的记录时被明帝抓到的?”
  萧廷尉的记载中是曾任史官,后被孝明帝慧眼识珠从史官中发掘出来任职他部,一步步走到了廷尉的官职上。难怪对外是任史官被皇帝发发觉,对内是焚香祭祀三次出来的能人。
  “那为何会有你的牌位在宫中受供奉?”郭嘉指着桌上的一前一后放置的牌位,他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汉室中人愿意去供奉一个先帝的官员,“而且记载中‘萧廷尉’比孝明帝逝世的时间要晚,后面的孝章帝又如何应允增添萧廷尉的牌位?”
  这个……
  萧佚也不太清楚,不过大抵原因与皇帝愿意死后允许受到恩宠的公卿入自己陵寝差不多?许是为了彰显对萧廷尉的恩宠。
  “不知道。”萧佚眼含无奈,神情柔和地注视着郭嘉,“后面你不是也知道我又昏睡过去,直到不久前才醒来。”
  这倒也是。
  还要再说些什么的郭嘉被门外响起的敲门声打断,郭嘉合上嘴巴不发出声音在萧佚身边站定。
  那人象征性地敲了几声大门,很快就推开大门走了进来,那人踱步来到萧佚面前,“贼子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对先生的安排很满意,不久将率亲兵来到宫外,还请先生与小子一同前往。”
  来人正是少年皇帝刘协。
  刘协穿着天子服饰,冠冕上垂下的冕旒半遮半掩挡住了刘协的神情,透过白玉珠子之间的缝隙隐约能见他紧张的神色。
  看起来刘协对接下来面对李傕郭汜十分害怕。
  “陛下忘了我们之前约定好的事情了吗?”萧佚并不心软,他提起之前与刘协约好的协约,“我帮陛下度过难关,而陛下不得向他人提及我的存在。”
  身为皇帝必然是要临危不惧的,尤其刘协面对的不是什么河清海晏的太平之世,眼下各州郡混乱不堪,若刘协镇不住李傕郭汜二人又如何面对袁术袁绍之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