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希望他是个又有魅力又让人恨的boss。
  第6章 五、第五房姨太太
  老徐,徐致泰,现任西北督军手下第16混成旅的参谋,是督军跟前的红人,也是她的丈夫。
  但她并不是他的正妻,正经算起来,是第五房姨太太。
  他不算一个贪色的人,填充后院,不过是中国人的一种笃信,求后。
  偏偏事与愿违,除了大太太年轻时曾有过两个早夭的孩子,后面几房姨太都无所出。
  家里老太太认定是女人不中用,但老徐不想再娶了,说要将心思放在军务和前途上。
  不料此时军中发生了一桩事。
  传闻有个姑娘被做军火生意的亲娘舅卖了抵债,原本要送到堂子里的,但被几个丘八看中,准备暗中拉到军营取乐。
  消息走漏了风声,传到老徐耳朵里,趁机借着这事狠狠整顿了军务,毙了几个花天酒地的,杀鸡儆猴。
  却没想这姑娘的老娘打听到徐家的祖宅在七宝古镇,一路坐船哭上门来,恳求徐老爷大发善心,收了她女儿。
  说她女儿被她舅这么一折腾,身子虽还干净,可名声早毁了,在家里寻死觅活。她女儿好赖也是江南书香门第出身,只是门楣没落,但到底是个知书达礼的,就算留在府上伺候老爷和夫人也无不可。
  简毓华就这样入了徐家的大门,成为伺候大太太的一个丫头。
  这是名义上的,实则待她与小姐没什么不同。
  有独屋可居,随身带着娘家丫头秋娟。平日只需做些针线活,大太太亦不大使唤,听说她识字,倒是常打发她去书房伺候老徐笔墨。
  她知太太的弦外之音,自知能脱困军营也全得老徐相救,便做好报恩打算。
  谁想老徐跟她明讲一二三:
  接你入宅是老太太和大太太看中你的人,不在乎你在军中的那些流言。
  想借你的肚皮给徐家留个后,但又怕马上给你名分倒传出是非。
  但我不会勉强你,故留你在宅中三年,期间你若愿意,便纳你入门,迎你为我的五姨太,生儿育女。
  三年到,你若还是不愿,便放你离开,我也不会碰你分毫。
  毓华很是意外,那老太太和大太太那边,如何能答应?
  这你不用管。
  老徐的坦诚倒是让她权衡良久:
  她本想过报恩,给老徐留个一男半女,之后彼此不拖不欠。
  但老徐偏跟她做了君子协定,倒是大丈夫习气,不愿占她分毫便宜。
  好,那就等三年。
  若是三年到了,自己当真离开徐家,又能做什么呢?
  娘家是靠不住的,母亲性子懦,舅舅此生不复相见是最好;
  而自己呢,不过认得几个字,手里又没钱,去社会上谋职,毫无底气。
  总不能还问徐家要盘缠吧?那未免太有愧自己从书上明的那些理了。
  她思前想后,便也跟老徐坦承:
  今后,若书房里有用到我的地方尽管使唤,勉强懂两个字,能帮你誊抄公文。
  有别的活计要做,也不必客气,只管让太太老太太吩咐。
  既然我是徐家的丫头,就该有丫头的规矩,不做事白吃饭,于心不安。
  老徐倒有些意外的欣赏,试了试她的两笔字,很是清秀,便安排她“常驻”书房了。
  先是抄抄公文,渐渐谈起时局上的事。
  有些词文她看不明白的,老徐便借她一系列书籍和期刊,比如前两年盛行的《大中华》、《中华妇女界》、《中华教育界》、《时事月报》等等。
  里面有不少学人志士针对这两年政体变更生发的探讨,老徐说多看看很长眼界。
  毓华从前在私塾念书,读的多是四书五经,于这些新书全然不通。
  不知道何为科学明珠,也不知何为国会制度,选举制度?
  但她天性聪颖,举一反三,读了几篇后,渐渐就形成了一个粗略的逻辑框架。
  攒了不通的问题,给老徐誊写公文时就会向他请教,如此进步神速。
  以至于有一次两人闲谈时,论及当今张勋复辟之事。
  她说,帝制虽然取消了,但是国民心中根深蒂固的皇帝情结却没这么容易打消。看吧,名义上是清君侧,其实做的都是皇帝梦。
  说完发现老徐直勾勾地看着她,目光中透着欣赏。
  再往后,老徐便让家里佣人每日先将报纸送到毓华房里,等她读完再带报纸来书房,让她摘要评叙。
  毓华方知这四海之大,还有东瀛朝鲜,更有欧罗巴美利坚;更讶于当今世界变更之迅速,八方列强环伺。
  为此,老徐胸怀大志,欲投笔从戎,创建新生之中国。
  那天后,老徐的身影在她眼前渐渐高大起来,声音也柔和很多。
  原本嫁给老徐,这辈子她对才子佳人的事已是绝了心。
  却没想到,自己竟与古往今来话本子上被解救的弱女子一样,对救命恩人无可遏制地动了心。
  她开始有意识地去和几房姨太太走动,面上装得公事公办,该请安请安,该说事说事,实则拐着弯打听老徐的喜好,自己好偷偷下厨,给他个惊喜。
  她的小九九自是瞒不过几位姨太,但这几位太太自打她入门来,对她并无妒意,亦无隐瞒刁难。
  她想也许是她在老太太跟前过了明路的缘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