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李大成搂着人的手臂紧了紧,下颌搭在小夫郎肩上蹭了蹭,在人红透的耳后辗转亲了亲,换来怀里人的轻颤,“小桥,怎么不说话,嗯?”
“我……我……”沈桥脑袋已经糊作一团,支吾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急的声音里都带上了些泣音。
李大成勾着沈桥的腰,将人转了过来,低头瞧着小夫郎湿漉漉的眸子,轻轻的亲了一下,才有些不舍的松开手。
还未等他开口,就见小夫郎如受惊的小兔子一般,飞快的逃回里屋。李大成失笑,到底没有跟进屋里。
折腾了一个早上,这会儿时候已然不早了,他将板车收拾好,见小夫郎还没出来,便朝着屋里喊了一声,“小桥,我出门了,一会儿把门关好,要是有不熟识的人过来,一律不用理会。”
屋里没有回应,李大成以为小夫郎还羞着呢,笑了笑,手刚碰到院门,就听的身后传来一道软软的声音:“路上小心,早点回来。”
“早点回来”这四个字本来很平常,不知怎么的此时说出来,却有些害羞,像是期待着什么似的。脸上刚刚褪下的热度,又有了回温的趋势。
“好。”李大成笑着应下,见小夫郎扒着门框,只露出一张红彤彤的小脸,脸上的笑意更深,“有小桥等,我一定早点回来。”
这话说的沈桥眼睛都不知道往哪看,脚下后退了两步,忍住没有躲回屋去。
就要出门,李大成舍不得再逗人,声音平缓道:“把门关好,下午回来给你买好吃的。”
一直到听见院里上了门闩的声音,李大成才离开,路过周家的时候,朝里面招呼了一声。
周恒正好坐在院里编竹筐,冬日田里没什么活儿,编些竹筐,拿到镇上去卖,卖了银子好得能给家里买些吃的,改善一下伙食。
他手巧,编的的竹筐比旁人的精致许多,大大小小都有。镇上人们家境殷实的多,好些个妇人夫郎图个精巧,也愿意多花上一两文钱,买个好看的。
早上李庆刚过来寻事,李大成有些不放心,又不能耽误吕掌柜的事,便想托周恒给留意着点,若是李庆真的又过来,也好有个照应。
李大心思细腻,沾了沈桥的事,更是万分上心。
常言道十赌九输,多少人都盼着能翻本,沉沦其中,以至于无法自拔。到最后被利益和贪婪驱使,成瘾至深。为了点儿银子,连妻儿都能典卖,更何论旁人。
李清就是李庆的命根子,他怕李庆愁不到银子,狗急跳墙,真的做出些极端的事。
周恒一口答应下来,他们两家离的近,有什么动静在院里都听得见。他家里和顺,没那些个污糟事。
都是一个村的,李家的行事他自然知道,要不是顾及李大成的面子,他真想骂上几句,这一家子真是无耻至极!
李大成面上平缓,李庆没在他这讨了好,一大笔赌债够他们焦头烂额的。况且还有李清呢,虽不至于真把人怎么样,吓唬一下还是可以的,至于吓唬人的法子,那可多了。
见周恒一脸的愤怒,李大成拍了拍他的肩膀,“晚上别做饭了,下午我早回来,炒几个菜,咱一起喝一杯。”
周恒答应的痛快,若是李大成给他别的谢礼,他定然不会要。都是邻居,可不就得相互帮衬,谁家都备不住有个事儿。
奈何李大成做饭太好吃了,他吃过两次都忘不了那个滋味。回来特意买了肉,让媳妇多放油炒了,怎么都不是那个味。平日里他就好吃,实在是拒绝不了。
只是他答应的太快,面上还有点不好意思。李大成笑笑,只说晚上一家人早早过来,也没再多耽误。有周恒在,他也能放心些,若是真的有什么事,好歹不至于让小桥一个人应对。
路上的雪半化未化,泥泞的很,这也就是冬天,土冻的结实,虽溅了一身泥点子,好歹还能走。要是夏天,恐怕车轮陷进泥里,都不好拔出来。
李大成不觉想起吕掌柜的提议,若是在镇上卤肉,便省了来回路上的折腾。并不是他吃不得这份苦,只怕真敢上极端天气,耽误了事。
在镇上买个房子,他脑子里突然蹦出这个念头。若是能在镇上有个房子,不仅能省了路上折腾的功夫,还能有更多的时间陪沈桥,更能躲开李家那一家子。
镇上的房子怎么也得二三十两,只可惜他手头的银子不够,明天等路面再干些,就把小吃车也拉来。送完卤肉,再出一下午摊,总能多些进项。
日头高悬,比前几日暖和上不少,沉寂了几日的街道恢复了热闹。
宋朝和坐在桌案后,听着小厮的回禀,面上神色不明。
他派去打探的人回来,说那个人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子。自小失了亲娘,被继母搓磨了十几年,近来才分家出来。靠着在集市上摆摊为生,前些时候得了青竹阁吕掌柜的赏识,日日往青竹阁送卤肉。旁的再无其他,甚至连清河镇都没有出过,更别提府城。
宋朝和挥手让人下去,他一夜没睡,疲惫的向后靠了靠,紧闭着双眼,让人瞧不出情绪。
小厮见自家公子越来越憔悴,有心想劝上一句,可公子的心病不是他能解的,话到嘴边还是咽下去了。
农家子吗?宋朝和有些不信,可既然与府城没有关系,威胁不到他,他也懒得理会。他的病症越来越重,也不知这副身子还能撑上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