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沈桥听他提起昨夜,脸上刚刚降下的热度又有了回温的趋势。他后腰有些酸,被这么一揉也缓解了好些。身上未有其它的不适,身后也清爽干净,想来是细细的清洗过。
  他低着头,小声开口:”没有怪你,也……也没有那么难受……”
  夫郎红着一张脸,着实可爱,李大成没忍住在人脸上亲了一口。
  沈桥下意识的闭眼,纤长卷翘的睫毛如一把羽扇,轻轻的划过李大成的心上。
  屋里氛围正浓,外面响起敲门声,沈桥一惊,向后退开。
  “我去看看是谁,你先歇着。”李大成揉了揉沈桥的头,才转身出了屋。
  “大成,在家吗?”赵大顺见没人开门,朝着院里喊了两声。
  “来了。”李大成应了一声,见是赵大顺,紧走了两步。赵家嫂子昨日才刚生产,家里正是忙不开的时候,这会儿过来,怕是有什么要事。
  开了门见赵大顺喜笑颜开,李大成才放下心来。
  “顺子哥,嫂子可还好?”
  “好着呢,母子平安,昨天多亏了你,你可是孩子的救命恩人。”赵大顺想起昨日的凶险,还是忍不住后怕,若是没有及时找来大夫,恐怕喜事就要变坏事了。
  “别放在心上,人命关天的事,谁碰上了也不能不管,嫂子和孩子都平安就好。”李大成拍了拍赵大顺的肩膀,又道:“我还没恭喜顺子哥,喜得贵子,往后就都是好日子了!”
  “承大成兄弟吉言了,这些喜蛋你收着,满月礼的时候,可得早点过来,咱们好好的喝一杯!”赵大顺说着,将手里的拎着的喜蛋塞到李大成手里,转身就走,生怕李大成和他推辞。
  人走了,李大成才发现地上还有一坛子酒,就在赵大顺刚刚站的位置。他无奈的摇摇头,听着巷子口传来喊声,“得空了,就来家里看看你小侄子!”
  他们这生完孩子,转天会给亲朋好友送喜蛋,生男孩送单数,女孩小哥儿则送双数。一般是送给孩子的外祖家、同族的近亲,还有生产那日跟着帮忙的妇人夫郎。
  煮熟的鸡蛋用红纸裹上,再加上一小坛用红纸封着的米酒,讲究些的人家还会请人用红纸写上喜字,贴在装喜蛋的网兜和酒坛子上。
  鸡蛋金贵,一般人家都是送上五六个,有这么个意思也就是了。相比之下赵家的礼送的重了,李大成目测得有二十多个鸡蛋,酒也是大坛子的,瞧着也不像米酒。
  他将东西都拿进灶房,每个喜蛋都裹了红纸,一一拆开,一共是二十七个鸡蛋。
  这喜蛋都是煮熟的,这么多一时半会也吃不完,他索性做成茶叶蛋。也用不上好茶,茶末就够了,再加上昨日买的香料,正好卤上一锅,这阵儿天凉,也能放的住。
  沈桥嗓子有些不舒服,早饭他就煮了粥。清粥味道寡淡,怕沈桥吃着没味,又切了些秋菜和肉沫,快出锅的时候,放上盐和香油调味。
  光吃粥不饱,他又摊了几张蛋饼,香香软软的,再配上两个茶叶蛋,早饭就好了。
  这顿饭又是在炕上吃的,沈桥本来已经起来了,李大成怕他强撑,硬是把饭放在了炕桌上。
  他先给小狼崽弄好了饭,放在地上,才洗了手,将刚刚赵大顺来的事说了。沈桥听说赵家嫂子母子平安,也替他们高兴。
  李大成给沈桥包了一个茶叶蛋,刚刚卤好的鸡蛋还没怎么进味,但带着茶叶的清香,吃起来也比白水煮鸡蛋好吃。
  两人商量着,赵家的喜礼送的丰厚,他们也不能白收人家的礼,给孩子买件小东西,等满月时送过去,也不算失礼。
  正好今日要去镇上拿订好的牛肉,沈桥便让他买上几尺细软的棉布,给孩子做身衣裳。
  李大成应下了,他有些放心不下沈桥,本想着下午再过去拿肉。沈桥推脱说要吃镇上的肉包子,偏说下午就没有了。
  他看穿夫郎的小心思也不戳破,想着脚程快些,中午应当能赶回来。嘱咐人中午不用做饭,只管歇着,这才拿了两个竹筐,出了门。
  第101章 也许早就动了心
  李大成放心不下沈桥,想着中午之前赶回来,便没有走大路,而是穿了另一条小路。
  小路清幽,也不见行人,偶尔身旁的林子里传出几声鸟鸣,打破了寂静。远远望去山峦起伏,薄雾缭绕,瞧着倒是清幽雅致,只是可惜了他并无欣赏景致的闲情。
  一路上蜿蜒曲折,枯草横生,好在他也是山里长大的,底子还在,这一路赶下来,也只是出了一层薄汗。
  日光透过云层,倾洒在石板路上,路面上的印着几道清晰的车辙印子,行人却并不多。
  自从入冬以后,除了卖炭火的铺子,其他的商铺生意都不如往日。现在时候还早,好些铺子里都冷冷清清,只有伙计一副困倦的样子,站在门前招揽客人。
  李大成往南福街走,想着先去买布,回来再去拿订好的牛肉。南福街的几家布庄价格都还算公道,上次给沈桥买衣裳扯布的福记布庄就不错。
  店里很清净,伙记正百无聊赖的拿着掸子,有一下无一下的掸着高架上的灰。见店里进了人,才精神些,放下掸子迎了上来。
  “不知客官看些什么,我们店里布匹成衣都是有的。您若是裁了布想做衣裳,店里也有师傅,无需您再往外头跑。”
  “不用那么麻烦,我就扯一块布,给刚出生的奶娃娃做身衣裳。”李大成将身后的竹筐卸下来,放在门口,同伙计说了要买的布料。想道沈桥的嘱咐,又补了一句:“料子要柔软些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