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李大成上辈子就是个厨子,手下有准头,一刀下去,分量差不了不少。听人这么说,还特意把称凑近了,好让人看清楚。
  妇人见他还算实诚,这才放下心来,面上有些不搁,又解释道:“你也别怪我多心,我这也是吃过亏的,上次买肉就短了我的,我再返回来找他,他竟不承认,你说气不气人。”
  李大成用油纸把卤肉一一包好,递过去,“您来我这,可以放心,断不会短您分量的。半斤猪头肉二十文,二两猪肝八文,加上刚刚的烤肠,一共是三十二文。”
  妇人听他这么说,笑了笑,银子也付的痛快。
  沈桥接过,三十二枚铜钱放在掌心里沉甸甸的。他心里高兴,虽然这银子不是他赚的,可家里赚到钱,日子越过越好,他也欢喜。
  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开口的经验,沈桥已能够独自应付,除了格外难缠的客人,还是得李大成出面。
  李大成瞧着小夫郎,笑眯眯的忙前忙后,心里同样轻快。
  怕中午吃饭的人多,忙不过来,腾不出吃饭的功夫,给人饿着,李大成提前给沈桥买了午饭。
  两个油炸的糯米糕、一碗飘着油花的肉丝面,还有煎的金黄的馅饼。
  沈桥哪里吃的了这些,坐在小椅子上望着李大成。大大的眸子一眨不眨,唇角微微向下,勾勒出一对轻浅的梨涡。
  李大成怎么瞧都觉着沈桥有些撒娇的样子,唇边的笑意放大,手里卷好的饼也放下了,宠溺的开口:“吃不下了就剩下,我吃。”
  两人的饭还没吃完,集市上人就多了起来,沈桥碗里的面还有大半。李大成不让他跟着帮忙,站在他身前,阻隔了外面的视线,让他安心吃饭。
  沈桥见他一个人忙乎,端着碗大口的将那半碗面都吃干净,嘴都顾不上擦,心急的站起来帮忙。
  这里面有吃了几次的熟人,见李大成今日带了夫郎,难免笑着打趣了几句,弄的沈桥的脸一下午都是红的。
  日光斜照,集市上的喧闹才稍微平息了一些,两人也能歇歇。
  李大成今日备的肉少,卖了这一中午,剩的已经不多了,估摸着再有个把时辰,也能卖的差不多。
  看完诊若是时间还早的话,他们还能在镇上逛逛,刚刚听人说古方街那边来了杂耍的,正好过去瞧瞧!
  第086章 看诊的意外之喜
  日头慢慢西沉,不如午时温暖,淡金色的光斜斜的洒下,街边的一人一物都投下长长的倒影。
  李大成见剩的不多,索性同沈桥商量了,两人提早收摊,沈桥自是没有不依的。况且他们光中午就卖了不少,粗略算算都有五六百文了,这笔银子都够寻常人家过活一两个月的了。
  这个时辰,街上行人不多,大多是挑着扁担走街串巷的货郎,还有驾着牛车送货的,都是行色匆匆。
  因着还不到饭点,街道两旁的食肆、酒馆也是生意冷清。伙计靠着半边门板,懒懒的打着哈欠,有一搭无一搭的招呼客人。
  松合堂在清河镇的南边,从集市这边过去,还得走一会儿。那离古方街倒是不远,看完诊可以过去瞧瞧。
  昨日,李大成说今日还要去医馆,沈桥就有些疑惑,明明他的风寒都好了,怎么还要去看诊。
  医馆哪里是他们寻常农户常常去的,进了那里银子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任你有多少家底都得掏空了。
  沈桥辩了两句,奈何李大成在这件事上格外坚持,半点儿不肯妥协。
  他留意到小夫郎这一路上都闷闷不乐,知道他是心疼银子。在街边的小贩那买了支糖葫芦,递到沈桥面前。
  “尝尝甜不甜?”
  沈桥没接,抬头看着李大成,发现他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到了嘴边的话就有点儿说不出口。
  半晌,接过男人手里的糖葫芦,低声道:“能不去医馆吗?我都好了,也没再发热了。”
  李大成没想到沈桥对这件事这么执着,夫郎是个小财迷,他还真是不知道怎么办好。
  他盯着沈桥看了一会儿,抽回视线,身子往前凑了凑,压低了声音道:“上次从医馆回来,小桥不是说想要个孩子吗?不把身子调理好,怎么能有孩子呢?”
  沈桥愣了愣,连往后躲都忘了,双唇开开合合,竟是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李大成见沈桥不再反驳,目的达成了,笑着拉了拉人的手,往前走。
  沈桥默默的跟着人往前走,心里却翻腾的厉害。
  上次从医馆回来,李大成说要等多攒点银子,才能要孩子,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他觉得有道理,也信了。
  两人这些日子都同榻而眠,偶尔也有些亲密的时候。他虽不懂情事,可有时他明明感觉男人也有想更近一步的举动,却都在最关健的时候停住了。
  后来听了吴家夫郎的话,他才知道,原来男人也会有这方面的隐疾。他们成婚至今都没有圆房,沈桥不由得联想到李大成身上。
  这种话自然不好问,沈桥本来打算,他们这辈子就算都没有孩子,两个人也能和和美美的把日子过好。
  如今李大成又提起孩子,却让他糊涂了。他们都没同房,就算吃再多的药,哪里又能有孩子。
  一路上,两人各怀心事,李大成见沈桥乖乖的跟着,以为他想通了。沈桥却纠结着要不要说清楚,毕竟是白花花的银子,可不能就这样糟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