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曹氏不知他们今日到家,却什么都准备好了,想来是早早就都备着了。
  季清月心中感激,将自己给曹氏的礼物拿了出来。那是一件狐皮大衣,季凌云送来的那堆东西里最好的一样。
  “这件衣服能挡风,非常保暖,阿娘一人住在这里,我和夫君难以看顾,这件衣服留着您聊表孝心。”
  曹氏摸着大衣柔软的面料,眼眶微红,没有推辞。
  一家人其乐融融吃完饭,便去睡觉了,舟车劳顿,时间也不早了。
  回到了最熟悉的地方,即使阔别已久,依然让人安眠,一夜好梦。
  过了元宵,春节就算是彻底过去了,不过袁铭家里才热闹起来。
  一大早两个孩子就醒了,还不会说话,但是哭声和无意义的咿咿呀呀声不停,跟院子里的鸟雀叫声此起彼伏,季清月和袁铭同时睁开眼,默默叹了口气,正要起床,就听到了外面曹氏在小声安抚两个孩子。
  于是,两个终于可以撒开手的父母又睡了过去。
  曹氏对带娃这件事很是热情,几天下来袁铭和季清月简直是感动得想流泪。
  二十这天,一家人赶着马车回村。
  大过年的,他们要去给袁铭名义上的父亲上坟。
  他们走得早,上完坟回到村里的屋子的时候,隔壁杨家的大门刚被打开。
  出门的是杨涛,看到他们一家人,杨涛顿时喜上眉梢,回头喊道:“阿娘,袁兄弟他们回来了!”
  曹氏一人在十方镇,常得杨二哥一家照顾,袁铭很是感激,这次回来特意带了不少礼物,顺势就先去了隔壁。
  李清娥给他们倒了糖水,笑着说道:“袁铭考上了状元,如今已经是京城的大官了,也就你敢叫他袁兄弟。”
  杨涛摸了摸后脑晒,憨笑道:“娘不也直呼其名。”
  李清娥在他肩上拍了一巴掌。
  袁铭道:“李婶和李大哥对我娘多有照顾,天大的恩情我感激不尽,一切就跟从前一样才好,显得亲近,不然以后我都不好意思麻烦你们了。”
  “好好好!”李清娥喜上眉梢:“我就知道袁铭是个好的,我没有看错人。”
  不一会儿,杨大力扛着锄头从外面回来了,跟他们又是一阵寒暄。
  午饭自然是在杨家吃的,袁铭带了粮米油盐,在这里吃一顿毫无负担,就是两个小孩没什么吃的。
  杨大礼夫妻两个早就盼着抱孙子了,可惜两个儿子都不争气,眼睛都快急红了。
  如今看到雪宝雪球两个白白胖胖的福娃,当真是喜爱到了心坎上,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都捧出来。
  一听娃娃们没饭吃,这还得了。
  “村口赵家的母牛刚下了崽子,我去他家里换些奶回来。”杨大礼说着作势就要出门。
  袁铭赶紧拦住他:“不用,我带了奶粉,煮些热水冲泡一下就能喝。”
  “奶粉?”李清娥好奇道:“奶水奶水,不都是水水?我还第一次听说奶粉。”
  季清月道:“京城里有些西域商人,我就是从他们手里买的,以前也没见过。”
  袁铭拿出来一小袋白生生的粉末,放在碗里,倒上热水,甜甜的奶香味登时倾泻而出。
  “真奇了!”杨涛说道。
  曹氏熟练的抱着雪宝给他喂奶,闻言说道:“可不是嘛!西域人的新鲜玩意儿,好是好但是贵啊!这么一小袋就得三十文,能买两斤肉了。”
  李清娥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贵!也就你们舍得给孩子吃。”
  “没办法,带着两个小的赶路,总不能让他们饿着,就算是金子也得给他们吃。”曹氏笑着说。
  吃饭前,杨涛就把饭菜都盛出来了一些,说是留给媳妇姚秋水的。
  再说姚秋水也是个有本事的,当年在袁铭的帮助下当上了村里的代表,一开始便有许多人不服气,闹了不少大大小小的事,但是全被她处理好了。
  去年秋天泥石流冲断了村里的路,把江水都截成了两半,官府派人援建期间,姚秋水帮上了不少忙,不仅让办事的吏员高看一眼,甚至在镇守跟前露了脸,自此之后,村里就没人不服她了。
  眼下春耕时节,官府退出经济作物种植试验田,姚秋水每日都要回村,天黑之前才能回来。
  也幸亏杨涛是个实心眼,不仅不在意她抛头露面、掩盖自己的威风,还心甘情愿待在家里替她洗衣做饭。
  两人成亲已有半年,感情越发深厚。
  说起自己的媳妇,杨涛这个闷葫芦突然就开了窍,一桩事接着一桩事,半个时辰都不带停。
  李清娥洗完碗回来,见状笑了一下。
  正说着姚秋水帮助村里一对孤儿寡母免受娘家打秋风的故事,大门口响起一阵动静,一道爽朗的女声响起。
  “杨涛你又在编排我什么,叫袁大哥和月哥儿看笑话了。”
  杨涛立马站起来:“我没有!诶?娘子今日怎么回得这么早?”
  姚秋水穿着精干的短打,长发束起,眉宇间多了几分从前没有的英气。
  季清月惊讶道:“秋水你变了好多,比从前好多了!”
  姚秋水闻言笑了起来:“都是你们两个的功劳,要不是你们,我还不知道如今会变成什么样。”
  下午他们哪里都没去,四个小辈坐在一起谈论互相的所见所闻,三个老人带着孩子笑声不断,难得舒适清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