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耳边响起一阵轻笑。
  袁铭回头,就看到季清月正捂着嘴偷笑。
  察觉到袁铭的目光,季清月连忙站直了,义正辞严道:“夫君是书生,文弱点也是应该的。”
  袁铭挑了挑眉,不跟他争辩。
  这场雨一下就停不下来了,袁铭和季清月顺势好好睡了一天,然而到了第二天早上,雨还是没停。
  下了雨就出不了门,袁铭和季清月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小林子也不用去上课,李大爷把他的小书案搬到了堂屋门口,下雨天光线不好,在屋里就看不清楚。
  村里的夫子是一名多年落榜的秀才,要的束脩不多,落星村条件不差,大多数人家都能付得起,所以小孩子们都能跟着读两年书。
  小林子已经读了一年了,今年是第二年。
  他写字的时候非常认真,小小一个人在书案上坐得极为端正,季清月忍不住凑到他跟前,发现书案上放着一本故事书,顺手拿了过来。
  这本书很陈旧,纸张比较厚,还有些发黄,若是放在书店里,季清月恐怕永远都不可能看一眼。
  故事很简单,就是小孩子读书、玩耍和家人相处的小事。
  季清月看着看着有些入迷,可惜书太薄了,很快就翻到了最后一页。
  小林子不知何时抬起了头,季清月发现他正在看着自己。
  这几天小林子一直都怯怯地,这还是第一次如此直接的看他,季清月的眼神越发柔和,说道:“这书写得还挺有趣,文笔稚嫩,用语简单,要是大人读有些无味,但对刚启蒙的小孩子来说却刚刚好。”
  听他这么说,小林子的目光灼灼:“真的吗?”
  第78章 有喜了
  季清月不疑有他,再次点了点头,然后他就看到了这些日子里小林子的第一个笑容。
  就和他本人一样,他笑起来也是浅浅的,情绪并不太外露,嘴角微微扬起一个弧度,眼眸微亮,里头承载着星星点点的笑意。
  季清月心里一动,对他说道:“小孩子就要多笑笑,整天板着脸,就跟个小老头一样。”
  小林子面露羞窘之色,但是这一次他并没有像之前一样飞快低下头移开目光,反而把腰挺得更直了。
  他深吸一口气,过了一会儿,仿佛终于下定了决心。
  “这本书还没有名字。”他顿了顿,定定地看着季清月:“是我写的。”
  季清月一愣,将书合上看了一眼,又看向小林子。
  沉默片刻,他说道:“难怪我觉得这里面的字写得有些稚嫩,竟然是你写的?”
  小林子害羞的点点头:“这本是我抄的,写得很慢,已经是我能写出来的最好看的字了。”
  “很不错。”季清月若有所思地说道。
  此时袁铭正在厨房里做饭。
  这两天他们都没有自己开火,今天下雨不方便出门,就有时间下厨了,他准备做火锅吃,叫上李大爷和小林子一起。
  底料已经炒好了,陶罐里的骨汤咕嘟咕嘟冒着泡。
  袁铭将早上刚买回来的羊肉切成薄片放在盘子里,蔬菜用的是院子里的,李大爷刚摘回来,拿去井边清洗了。
  都准备好了,袁铭拍拍手,正准备出去叫季清月和小林子来厨房,一转头,就看到季清月探头进来。
  “清清?”袁铭有些疑惑:“你怎么来了?”
  季清月走进厨房,左右看了看,然后说道:“我记得夫君与青山书店的赵掌柜有些交情。”
  袁铭心里咯噔一下,金哥已经许久没有发新的文章,最近他都没从季清月口中听到那个名字,几乎将他抛到了脑后。
  不过他虽然有些心虚,面上依旧冷静。
  “以前在青山书店做过抄书的活计,如今是李靖也在里头,和赵掌柜算不上亲近,不过那间书店是庸王的产业,掌柜对我确实很客气。”
  季清月闻言点点头。
  “刚才在堂屋,我看到了一本书,是用小孩的视角写得小故事,很生动引人入胜。你猜是谁写的?”
  袁铭心里一动:“小林子?”
  季清月连连点头:“我真的没想到他有那样的天赋,才读了一年书,要是生在富贵人家好生培养,日后定能在科举中出彩。”
  “我想帮他但不能为他的人生负责,所以我想让赵掌柜发现他这块金子。”
  袁铭这下明白了,季清月提起赵掌柜并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小林子,随即松了口气。
  “好,只要小林子愿意,等我们离开的时候带上他写的东西,我拿去给赵掌柜看看。”
  季清月扑进他怀中:“夫君真好!”
  很快李大爷带着清洗干净的蔬菜进来,开始吃羊肉锅子。
  这种香味独特的羊肉锅子是袁铭上辈子去军营视察的时候学来的,那是一个极北之地,气候常年湿冷,为了吃口热乎的,就必须让锅子一直煮着,多年的经验积攒下来,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美食。
  过年的时候袁铭就在家里煮过锅子,只吃了一次季清月就爱上了那个味道。
  落星村气候湿热,当地人的口味也比较重,所以这次袁铭做得是辣锅。
  几人围坐在厨房里的火炉旁,鼻尖全是麻麻辣辣的香味,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袁铭给他们盛好糙米饭,说道:“今天的饭有点辣,要是吃不习惯就多吃点米饭,不要逞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