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匆匆几天过去,又到了休沐的时间,这次顺带着放年假,共有半个月时间不用上学。
袁铭早就和季清月说过今晚要在外头吃,下课后就带着季清月来到了镇上最大的酒楼。
这还是他们两个第一次一起来。
最近酒楼里生意特别好,菜上得很慢,等待的时间里,两人就凑在一起小声说话,大多数时候都是季清月在说。
他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正是新刊发的十日易读。
季清月说起金哥就有些滔滔不绝,说完他的书又开始说他的人。
“听说金哥身高八尺,壮而不胖,面容极为英俊,早已看破了情情爱爱,一心只扑在写话本上。”
听到前半句,袁铭还有些紧张,到后面,嘴角一抽。
“有人见过金哥?”
季清月迟疑着点点头:“我有个朋友是在青山书店隔壁开成衣店的,她说金哥供稿给书店,就肯定会常去店里,每月固定去三四次的最可疑。”
袁铭:“!”
“那她发现什么了吗?”
季清月摇摇头,一些丧气:“云娘,就是成衣店老板,她说这个月频繁去书店的都是学堂的学生,剩下的就都是大户人家的下人,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金哥。”
袁铭骤然松了口气:“金哥能写出这么好的书,肯定阅历丰富,年纪不会太小,而且家境也不差,说不定就是让小厮代为转交。”
季清月拧起眉。
“这么说也有道理……”
袁铭问道:“既然云娘都不知道哪个是金哥,为什么会那么传?”
“金哥是我们共同的偶像!”季清月仰起脸:“就算长得不好看,在我们心里的形象也是完美的。能写出那些文字的人肯定超然物外,绝对不会心系于某一个人。”
袁铭:“……”
他捂着脸,对季清月说道:“菜上来了,先吃饭吧。”
季清月应了一声,将这本书小心翼翼放在旁边的凳子上,然后拿起筷子。
旁边的袁铭夹着菜送到了他嘴边:“回锅肉炒的刚刚好,你尝尝。”
季清月张开嘴。
袁铭持续给他投喂,一直到吃完这顿饭,总算没有再提起金哥。
喝的茶水有些多,离开酒楼之前,袁铭去了一趟茅房。
蹲在井边洗手的时候,一个锦衣华服的公子哥正好从后面的客房出来,身后带着两个书童。
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折扇给他扇风,另一人谄媚的跟在身边。
“公子,我已经查清楚了,方圆学堂里有可能拿第一的就两个,一个叫袁铭另一个叫赵玉成。”
骤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袁铭的眸光一厉,侧了侧身,让自己躲在了阴影里。
华衣公子和书童们都没看见他,还在自顾自说着话。
“袁铭就是个乡下小子,不足为惧,赵玉成是镇衙幕友的儿子,听说镇守有意将女儿嫁给他。”
华服公子笑了笑:“可不能小看乡下小子,这两个人都不能大意。”
“公子,您确定要这么做吗?”举着扇子的书童脸上布满了惊慌:“老爷让您回来只是熟悉一个考场,要是被他知道提前联系别的学生还试图……他肯定会生气的?”
华服公子骤然停了下来,一甩手将他手里的扇子打飞,愤怒道:“老爷老爷,整天念叨着老爷,你到底是我的书童还是老爷的眼线?”
书童被吓傻了,连忙跪倒在地,不住磕头。
“公子!我只是担心您,绝对没有别的意思,更不是老爷的眼线,求公子明查!”
华服公子的脸扭曲着,五官都皱在了一起,显得十分可怖。
“本公子警告你最后一次,要是再让我听到这些话,我就给我滚!”
说完,一脚将书童踢翻在地,扬长而去。
书童捂着腹部在地上打滚,疼得起都起不来,眼泪唰唰直流。
袁铭在旁边看着,眉头紧皱。
书童呻吟了好一会儿,艰难站起来,捡起扇子,一瘸一拐的追了上去。
直到他走进酒楼大厅,袁铭才从阴影里走出来,脸上的表情晦暗不明。
第64章 救人
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季清月已经等得有些着急了。
看到袁铭,他噌的一下站起来,跑了两小步抓住了袁铭的袖子,有些后怕的捂住了胸口。
“夫君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我以为你出什么事了呢?”
袁铭牵着他往回走,嘴角微微勾起:“看到几只小老鼠商量着偷米吃,我觉得有趣就多瞧了一会儿。”
季清月呆了呆:“老鼠?酒楼后院竟然有老鼠!我以前怎么没看到过?”
“看见那种脏东西可不是什么好事。”袁铭岔开话题:“吃饱了吗?我们去市场买些东西带回村里去。”
“吃饱了,那就走吧。”
结了账,从酒楼大厅里走过的时候,正好从刚才那三个人的桌子旁经过,眼神完全没有落到他们身上,他们也没注意到袁铭。
两人去了菜市场,买了许多肉,有生的有熟的,足有十几斤,他们三个人能吃十多天。除此之外,袁铭又去甜品铺子买了些糕点、糖果,马上就要过年了,摆在盘子里更有年味。
在袁铭的记忆里,那些和曹氏两个人度过的春节都是索然无味的,他们没有亲戚,能走动的朋友也没几个,袁铭耐得住寂寞倒是不羡慕别人家热闹,但是今年有小夫郎在,而且不缺钱,没道理继续清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