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袁铭回过神,就对上了赵玉成的目光。
  两人的视线一触即分,都看向了上首的院长。
  没人说话,院长也不生气。
  他继续说道:“这份册子里所记的东西,其实并不全面。你们也都知道了,你们要见的不是普通的钦差,而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庸王殿下,行差踏错都可能万劫不复。”
  他的目光在几人中转了转,话锋一转:“当然,雍王殿下不是坏人,只要你们不要说错话,做错事,他肯定不会轻易罚你们。”
  又是一顿敲打,袁铭心里的异样越发深重。
  如果雍王真如传闻中所言的温和,院长又怎么会如此大动干戈,三令五申?
  猜不透,也不愿浪费精力去猜。袁铭只当什么都不知道,混迹在其他几人中,老老实实听着院长讲话。
  院长曾经是见过大世面的,说起礼仪之言滔滔不绝,再加上亲自指导,竟然一讲就是一个半时辰。
  从院长家出来的时候,几个人都有些脚步虚浮。
  “早知如此吃力不讨好,今天镇守选人的时候我就不该出头。”
  他旁边的人赶紧捂他的嘴:“李兄忘了院长都教什么了?戒骄戒躁,小心祸从口出。”
  被称作李兄的人闻言,赶紧闭上了嘴,对其他几人笑笑:“抱歉,有点儿太累了。”
  其他人自然不会揪着这点事儿不放,都说没事。
  袁铭认得这个人,名叫李清州,家里是做小生意的,极其擅长心算和口算,这次能够脱颖而出也得益于他的算术天赋。
  院长家住在十方镇最南边,几人一直顺路,算是结伴而行。
  因为刚刚一个小插曲,分为还算和谐。
  走了一会儿,来到了镇中心最热闹的街区,也只有这里现在还亮着灯,街上能看到来往的行人。不过大多是喝醉的酒鬼,摇摇晃晃走着,嘴里乌龙着胡话,大家见了都绕着走。
  李青州突然道:“今天也够累了,小弟想去消遣一番,诸位兄弟可想一道前往?”
  他旁边的两个人都有些意动。
  李清州见状,直接转头看向袁铭和赵玉成:“袁兄和赵兄可要跟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曲儿,小酌一杯,轻易就能拂去一身疲累。”
  袁铭挑起眉。
  消遣?怕不是狎妓。
  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此为雅,但袁铭并不认同,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一丝毫不感兴趣。
  他抱歉说:“家里夫郎怕是已经等了很久了,我得早点儿回去才行。”
  李清州讶异道:“袁兄瞧着年纪不大,竟然已经成亲了。”
  青苗班的学生最小的也已及冠,不是年龄小不能娶妻,而是他们都还没有功名,都梦想着有朝一日高中能娶个大家闺秀,像袁铭这样早婚的人没有几个。
  “李兄说笑了。”袁铭不欲多说这个话题,再次告罪:“空扰了几位兄弟雅兴,就此别过。”
  赵玉成紧跟着告辞,随着袁铭走了另一个方向。
  脱身后,他们不约而同松了口。
  袁铭破天荒调侃道:“赵兄尚未娶妻,何不随李兄他们同去?”
  赵玉成苦笑:“袁铭莫要取笑我,你明知道我早就心有所属,娶佳人入怀尚遥遥无期,哪里敢去那种地方?”
  袁铭笑了笑,不再说什么。
  紧赶慢赶,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巷子里的人家都已经灭了灯,黑漆漆一片。
  袁铭加快了脚下的步子,忽然眼前一亮,一个柔软温热的身体撞入怀中。
  季清月趴在他胸前,嘴里含糊不清:“夫君,你怎么现在才回来?担心死我了。”
  袁铭紧紧抱住他,空了一晚上的心骤然被填满。
  第31章 秘密任务
  天气冷了,季清月跟着宋燕买了个小炉子,只需要几块拳头大的碳,就能烧一整天。
  白天他就带进工作间里,取暖的同时还能顺便烧些茶水,非常方便。
  进到屋里,季清月就从小炉子上拿下来一个陶罐,掀开盖子,浓郁的肉香便扑鼻而来。袁铭吞咽了下口水,打眼一看,里头煮的是排骨白萝卜汤,骨头已经炖烂了。
  闻着闻着,他的肚子不禁咕咕叫起来,抬手一摸,还真是有些饿了。
  季清月了然的看他一眼,将案板上切好的葱花下到汤里,又从锅里拿出来一个馒头。
  “我就知道夫君回来会饿,特意准备了夜宵。”袁铭洗手洗脸的时候,季清月将骨头汤和馒头一起摆在了桌子上。
  袁铭捏了捏他的脸:“夫郎真是越来越贴心了。”
  一碗肉汤下肚,彻底驱走了寒冷,四肢百骸都暖暖的,生出昏昏沉沉的睡意来。
  季清月瞧出他很困,夺了他手中的碗筷,说道:“一个碗而已,我明天顺手就洗了,夫君快去休息吧。”
  袁铭没有坚持,和季清月一起来到了卧房。躺下之后,又没有那么困了。
  他翻了个身,搂着季清月的肩膀,有一句没一句的说起在院长家里的事。
  想到庸王就是后来买走季青月制香方子的东家,袁铭特意多说了些。
  最后问道:“听说这位庸王殿下十分擅长经商,全国上下的胭脂铺子大半都是他的产业,清清可曾听岳母大人从前提起过?”
  季清月摇头:“阿爹十分不喜阿娘制香,因此事多次争吵,看出我对制香一道的兴趣之后,她怕我被我阿爹厌弃,甚少在我面前提起与香料有关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