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在开口之前,他做了很多的心里建设,不曾想,安平侯和夫人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看来是自己想多了,孩子出去走走很正常嘛。白玉暗自道。
  于是有些高兴的白玉忽略了,安平候拿起茶杯时略抖的手,温兰惠说话时尾音的沙哑,以及二人那微红的眼眶。
  对于自己孩子,二人自小便是百般疼爱,想着郑秋壬和松竹院长说的那番话。
  安平侯和夫人,心中便是一阵纠纠的疼。
  郑秋壬他们二人分析道,白玉自幼压抑性格,遮掩锋芒,亲身体验人情冷暖。
  到如今,一举成名,然而,成名之后,周围之人纷拥而上,不似从前模样,各种恭敬、讨好、崇拜……千人千面。
  寻常之人,尚且受不住,何况白玉这个对于人性极为敏感之人。
  为今之计,只有将易白玉送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呆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不要有人认识他,恢复到他成名之前的样子,才可让他顺心如意。
  听了这么一番话,总是二人几多不舍,为了白玉,终究也得狠下心来。
  原本安平侯和夫人内心还有小侥幸,也许自家孩子只是太开心,太高兴了,过了这阵就会好的。
  就想着拖上一拖,再留孩子几天。
  如今听到白玉这番话,心中最后一点侥幸也没了,玉儿自己都呆不下去了,为人父母还能再拦下去吗?
  对于自家爹娘心中脑补的戏码,白玉一概不知。
  此时的他低头飞快地吃着饭,想着早点回房间,与系统商量以后的计划。
  一整个白天,白玉都呆在房间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全心全意的与系统商量着往后的计划,是关系到任务的完成程度,不可不慎重啊!
  安平侯府上下,则忙着收拾着白玉外出要带的东西。
  黄昏时分已过,屋中已然半黑,白玉起身,将灯盏之中的蜡烛点燃,温柔的烛光很快驱散了黑暗。
  就在白云想接着落座的时候,身后的屋门被敲响。
  白玉疑惑的过去开门,自己明明吩咐了小厮,他们不要来打扰。
  “娘,您怎么来了?”白玉不解道。
  “为娘做了份甜圆汤,给你送过来。”温兰惠将手中的托盘放到桌子上,笑着向一旁站着的白玉道。
  轻轻地咬了一口,汁水在口中爆开,甜度适宜,皮薄馅厚。
  白玉开心的吃着,脸上不小心蹭了一点馅料。
  温兰惠看见,急忙从袖子中抽出手绢,准备替白玉擦掉,然而还未拿出来,白玉就自己用帕子抹掉了。
  失落的将抽出一半的手绢,重新塞回袖子中。
  此时,白玉俯身,准备拿起碗来喝一口汤,许是最近吃的好,有些长肉,颈肩的扣子被撑破了,低头有些尴尬的揪了揪扣绳。
  温兰惠转头向站在门外的丫鬟道:“莺儿,快去将我房中的针线盒拿来。”
  “娘,不用……”白玉拒绝的话还未说出口,就被温兰惠打断。
  温兰惠开口道:“无碍,为娘好久没缝了,玉儿不要嫌弃为娘。”
  “娘,不会的。”白玉道。
  跳跃着的烛光下,映照着两个身影,白玉静静的吃着甜圆汤,温兰惠坐在一边,认真的缝着绳扣。
  一时之间气氛温馨而又和睦。
  “嘶——”一声轻声痛呼,打破了平静,原是温兰惠不小心被针扎伤了手。
  看着白玉焦急询问的眼神,温兰惠将出血手指放到嘴中,向白玉摇摇头,示意自己无事。
  见鲜血停止流出后,便又低头重新的缝起绳扣来。
  许是为了转移白玉的注意力,温兰惠开口道:“为娘以前也是读过诗书的,记得以前看过的书里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去走走也好,但在外面不比家里,一切都要格外注意,像……”
  耳边的温暖的话语不断传来,白玉出神的望着这个场景,早已无心吃饭,他脑海中忽然想起一首诗。
  那是他在位面维持部中一位老师老师教导过的一首诗,曾经的他对这首诗不屑一顾,还跟同伴嘲笑过写这首诗的,这个诗人太过矫情。
  然而此时此刻,他忽然懂得了诗人当初的感情,有些话语不曾开口过,但早已胜过千言万语,有些爱不曾表达,但它永远不会消失。
  白玉伸出双手,乖巧的让温兰惠将外衣套上,垂下眼眸,看着温兰惠认真系着他绳扣的身影。
  那首诗是什么来着?
  好像是这么写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注1】
  望着温兰惠远去的身影,白玉抬头看向空中高悬的孤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
  【作者有话说】
  注释1:《游子吟》作者:孟郊
  第18章 我是纨绔世子
  ◎不是大文豪◎
  「爹,娘:
  吾现于鹤山中,此地崇山峻岭,鱼鸭肥美……综上所述,现一切安好,望爹娘多保重。
  易白玉」
  “完了吗?”温兰惠坐在一边道。
  “就这些。”安平侯将书信递给夫人看。
  自白玉离京已过四年,这四年来,除了每月一封不曾断过的书信外,二老就再也没有任何白玉的消息。
  再长的信纸也有读完的时候,但是思念却一刻也不曾断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