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坏人终究是没有人愿意做,现在也只能是温涵来做这个恶人最为合适。
  “姜队,我说句难听的话,希望你能别介意,一中队的情况我这两天也看了,训练的非常努力,但我也查看了最近两年的大队训练损失情况,非战损人员一中队占了百分之四十八,至于原因我想大家都心里有数,所以我这一次抽调的,都是年纪三十五以上的老兵。”
  不说还好,这一说起要带走三十五岁以上的老兵,几个中队长顿时愣住了。
  老兵那都是部队的宝贝,这些老兵不管是经验,还是作战思维那都不是一般新兵能比的。
  说句难听点的话,同样是上战场,老兵活下来的几率远比新兵要大。
  那一身经验都是战火之中洗礼出来的,新兵哪里比得了?
  “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三十五岁的年级,说大不大,可身体的体能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又是咱们这些当兵的,身上多少会带着一些老伤,这个情况下强行锻炼,会引起很严重的旧伤反复,那些因伤退役的……”
  三支中队当中,袁朗的三中队算是最为“年轻”的一支队伍,这种问题还没有在他身上发生,可在另外两只老牌中队之中,问题就明显的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温涵要从一二两个中队大量的抽调人手,反倒是三中队几乎一个都不要。
  “我之前了解过狼牙的招收条件,说实话,对于他们的招收标准,我曾经有些疑惑,几乎都是自愿报名,从军官到土官,甚至就连列兵都能接收,相反我们老a的门槛就高了不少,清一色的尉官,高起点也就意味着高战斗力,更高的发展空间,但我们都忽略了一个年龄的问题。”
  说道这种实际性的问题,众人的心中也不由得开始反思。
  虽然温涵刚刚踏足老a,但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他的话说到了一个最为关键的点上。
  同时这也是所有人最没有办法面对的问题,战友离别时的痛,是他们这些老兵最难承受的。
  温涵看着众人都不在说话了,也只能自已走上前说道:“在场的各位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亲身经历过战场,必然也知道战场上的残酷,我很怕战友脱下军装离开的那一幕,但我最怕的还是战友被担架从战场上抬下来的那一刻,谁都不想看到这一刻,所以我们就必须要提前做出一些调整,一次来应对这一点,下一步也就是我们的招新,人员招收的量要尽量的大一些,优中选优总比矮子里拔大个不是。”
  说实话,温涵之前就很好奇这一点,老a的招新并不是每年都有,其中的周期性就很奇怪,甚至一连几年都不招人。
  相比狼牙的几乎每年一次,训练的人员数量也十分庞大,有了庞大的基数,在从这些土兵当中优中选优。
  大量的新人补充,让他们永远都有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在这一点上,温涵是最为忧心的。
  偏偏老a这边好像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状态,一时间也没有想过要更改之前的传统。
  众人一时间默不作声,好半天都不说一句话。
  要将大量的人员转到二线,这将是挑战老a传统,除了铁路谁敢开这个口?
  第133章 可乐
  提出了老a内部体能跟不上的老兵转二线,同时准备扩招的这件事,一来是准备将老a的第四支中队组建起来,二来也是为了补充一二两个中队的整体战斗力。
  当然第三点还有一个私心,就是为了准备a大队直属的第一支特别突击队。
  除了一些外面挖过来的特别人才,一支突击队当中,也需要一些可培养型人才。
  这种情况,就少不了需要大范围的招收人才,进行一些集中培训。
  可这种想法,似乎跟老a的传统有些相互冲突,几位中队长倒是不介意,可这件事终究需要有个人来提出来。
  最后几人突然一致的转头看向了旁边一直装透明人的袁朗……
  “看我干什么,这件事跟我……我说了也不算,还得找大队长研究一下,找个人去跟大队长提一下这件事情!”
  袁朗一看大家都看着自已,顿时不干了,急忙想要撇清关系。
  可想撇清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赵红英的陆航中队倒是用不上太大的补充,再说了她的陆航中队补充人员也要相对有针对性一些。
  大范围的筛选,对于她来说帮助不大。
  所以这件事她也不打算参与,可袁朗能躲过去吗?
  他今后的中队人员也会有增减,未来能不能扩充起来,也得看新的选拔模式。
  温涵就更加没有必要了,眼下他手下就连人都没有,显然找大队长磨嘴皮子这种事情,最合适的还是袁朗。
  “这样吧,赵队在这件事上,基本上不参与,今后能分到新人补充的,大部分还在你们三个中队,我这边要的人也不多,已成足够了,剩下的没家三成,袁中队来提出的话,优先选人的机会给你,你看这样可以不?”
  听上去好像很公平的分配方式,但袁朗看着温涵现在一脸坏笑的模样,总觉得这件事有点不稳妥。
  其他两个中队长还在沉思,显然短时间也拿不定一个主意。
  袁朗干脆也不打算表态了,这种事情最好还是再想想。
  反正该说的话今天也算是敞开聊过了,温涵也没打算今天就能得到答案,各自回去好好想想,什么时候想好了再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