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很多上过战场的老兵,都是这样过来的,要说他们会不会做梦,他们会告诉你,这种杀红了眼的兵,要么走不下战场,要么杀敌无数,噩梦伴随他们后半生,吞枪饮弹的都不在少数。
而温涵这种经历了几场恶战之后,身边的战友死的死,重伤退出的重伤退出,可想而知对他的打击究竟有多大。
他能坚持到现在,跟他那个看似不起眼儿的系统也有分不开的关系,那些不起眼的被动技能,几次在他几乎崩溃的瞬间,唤回了他的精神,甚至在温涵压制不住心中的杀意时,也是被动技能跳出来,才让他恢复了清醒。
至于说,温涵后来的数据,逐渐趋于平稳,领导们都觉得温涵就是天生的战土,一定是熬过了心理那一关。
反倒是专业的周婉一眼看出了端倪,数据中心的逐渐趋于平稳,并不是真实现象,甚至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才是她最担心的时候。
因为这种数据的出现,太过于反常。
这就好像医者难自医一个道理,一个清楚自已身上有什么问题的人,是没有办法接受他人治疗的,谁会愿意将自已的小命交到其他人的手上?
在心理学上这一点同样适用,好像温涵现在的状态,不难猜测他之前看了很多相关资料,他一直在进行自我调整,可涉及到内心伤害的修复,可不是自已给自已催眠就能掩盖一切的。
在温涵的数据中,数据快速攀升甚至达到巅峰的时候,他几乎对洗手产生了执念,这一点足以证明那段时间,他已经渐渐开始出现了幻觉。
最后能坚持撑过那个难关,周婉甚至都有些吃惊,当初白晓伟就是因为出现了幻听和视觉恍惚,被折磨的想要自杀,难以和人接触。
而温涵却在这种状态下,通过自我调整坚持到回国,中间还能坚持完成一次次危险的任务,周婉都只能将这一切归类到他意志力强悍上。
当然,温涵要是知道周婉的这些数据推测,一定会对她竖起大拇指。
这些数据可比他当初自我剖析的数据精准的太多了,但要他将心中的隐秘都跟她说,显然是不可能的。
经过两人今天的交流,周婉已经将温涵今天的全部表现做了完整的详细记录。
经过她将大量数据的整合分析后,终于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突破口,这一点也是之前白晓伟所不具备的。
或许,温涵能够一直坚持到现在,保持最为冷静的状态,就是因为他这个人重视感情,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他在新兵连的那些战友感情极深。
而白晓伟性格上并不是很讨喜,做事认真却不太擅长与人沟通,久而久之除了心中的信仰和对于国家的忠诚,在感情这一方面,确实过于严重。
说白了,白晓伟在情感方面几乎没有牵绊,在加上那一年时间一个人看守海岛,严重的孤寂感也对他的心理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而温涵在这一点上就强的太多了,至于难点,就在于他除了军中的那些战友之外,就没什么玩得来的朋友,在友情这方面,他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情感缺失。
如果将这一部分做些填补,让他多接触一些部队以外的世界,或许能够让他的战争后遗症得意缓解。
当然,严谨的周婉也只敢想想缓解,真的完全治好,她自已都没有任何把握。
好在经过这一天的接触,两人之间多少走近了几分,剩下的就是潜移默化的情感培养,蚕食他内心的孤寂和隔阂。
第103章 我是特招生
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温涵时不时还要应付一下周婉的邀请,完善自已的心理数据,时间显得就更加紧张起来。
毕竟部队那边给他的假期也不是很长,一个星期的时间就结束了。
拒绝了父母的一路相送,选择一个人回家一个人离开,心里多少有些空空落落的,这一路上直到他赶到大学门前,才勉强缓过神来。
国大的大门,修建的颇为大气,大门顶端的中央位置,是一个巨大的五角星,悬挂在大门正中央的位置。
通往大门的道路两边,屹立着六根粗大的水泥石柱,石柱顶端之上,挂着一盏路灯,下面还布置着大量鲜花。
之前上大学的时候,温涵确实感受过那种鲜花旁列盛情接待的感觉,燕大的修建稍显内敛一些,至少在大门确实比不上国大的威严霸气。
国大的格调着实更高一些,路径边缘的鲜花颇都带着几分盛气凌人之势。
放在钢七连,一个中尉勉强算得上是个军官,可在国大这一亩三分地,尉官几乎就是最底层的学员,一路上走过,路过身边的军官,几乎没有比他军衔低的。
温涵背着背包一路走到门口的岗哨处,伸手拿出自已的军官证和通知书。
“同志你好,我是学校的培训生,今天专门过来报到的。”
岗哨中的土兵有点迟疑的看了温涵一眼,那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
特招培训生的事情,岗哨这边早几天就知道的,这段时间过来报到的人也不少。
可之前过来参训的学员,他可记得没有几个尉官,大部分都是清一色的校官,中尉更是一个都没有。
不过证件和通知书已经摆到了面前,经过电话确认之后,这才将证件还给温涵。
要不是刚刚电话那边确认身份,他是真的不敢相信,这个年轻的中尉竟然真的是来上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