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想起去听雪堂找韩玉娇的时候,开始韩玉娇还以为她父亲来了,显出很慌张的神色,一听他来询问丢香囊之事,还要打听当日身边丫鬟
  与映秋有无接触过,脑子转的倒是快,当下就反应过来,他们也疑心此前冤枉了她。
  韩玉娇神色得意又恢复了斗志,顿时耀武扬威起来,直说昨日夜里若是听她的,立时去抓人,就不会让人溜走了。
  洛为雍脸色极其难看,憋着一口气。
  从前他还觉得不过是一个被娇养的小娘子,漪兰管束太过了,对其行径不以为意,哪怕是逢上昨夜的事,他也觉得会否是凶手有意挑拨,要将事情闹大,当务之急是找出幕后挑唆之人。
  只有当自己亲身体会过,才能对漪兰感同身受。他愤愤地想,韩刺史与韩郎君皆是识大体之人,怎地韩娘子会如此的刁蛮无礼,嚣张跋扈。
  最后他终是忍不住冷声说:昨日宁娘子的屋里是韩娘子亲去见过的,屋里本就没人,难不成是我们帮着宁娘子将人藏起来了?
  韩玉娇张口便要反驳,幸而计淑与姜盈盈及时拦下,因怕再生事端,也顾不得韩玉娇会生气,计淑拖着人便往内室去,留下姜盈盈应答。
  具体的经过与当日在褚玉苑里所述相差无几,当日为了平息此事,她们认下香囊是自己丢失的。回内苑途中也疑心会否真是如此,便沿着在碧花楼外所行踪迹又走了一遍,途中遇到的人也一一问过,都说没见到过香囊。
  韩玉娇很是生气,丢了香囊不说,还平白挨了一顿骂,两人无奈只能哄着她,可姜盈盈也忍不住觉得这件事蹊跷,无缘无故的,香囊怎会不见呢?
  遂趁着韩玉娇歇下后,叫来了韩玉娇的丫鬟。
  起初那丫鬟的说辞与之前无异,但姜盈盈格外留意问她从厨房出来与碰见映秋之后,香囊是否还在。
  那丫鬟说,也是忧虑过的,所以从膳房出来前,特意查验过香囊重新放回袖子里。出来后与映秋碰上,虽脚下不稳被映秋扶了一把,但映秋怀里抱着琵琶,她也拧着沉重的食盒,怕有泼洒又担心韩玉娇等急了,只是隔着衣袖摸了一下,确定香囊还在便放下心往碧花楼来,只等到韩玉娇向她问起香囊,她摸袖子发现袖子里空无一物。
  洛为雍道:“姜娘子的意思是,这桩事或许真与映秋有关,毕竟与那丫鬟接触过的只有她,但一来那丫鬟查验过,当时香囊还在,二来她也知晓映秋只是不喜言谈,品行却不差,除却日常衣饰得体,与琵琶上所非财资颇多,素来是不喜这些钗环装饰,银白之物的,且公主给她的赏赐颇丰,实在想不出映秋偷一个香囊做什么,此事便未曾广而告之。
  “但依我看,这正与钦使所想一致,她用了旁门左道的法子,偷拿了那丫鬟身上的香囊,用以遮掩身上的味道。”
  只是这样想来,当日也好,昨夜也罢,韩玉娇虽是信口雌黄地胡说一通,但也误打误撞的叫她猜对了,反倒是他们此前不留心,且不说要继续处置韩玉娇的话,若韩玉娇和计淑所言确实可信,昨夜那个黑衣人也是真实存在?最终又去了哪里?
  虞循沉默了一会儿,将方才春儿所言并自己的猜测尽数告知,又有卢毅查验到的那个脚印佐证,供众人分析。
  漪兰抢先开口:“若是如此,应是那个主谋给予她方便,让她潜进了内苑,而她最终消失在怡景殿……”
  不言而喻,漪兰仍在坚定不移地怀疑冯昭。
  她目光灼灼地盯着虞循,誓要他给出一个结论来,然虞循只是沉默着。
  从花苑出来后,他便觉得这桩案子里还有诸多细节没有理清,他们自己人又有不少掺和在里面,扰得整个局面极其混乱。总是在前一刻发现了线索,锁定凶手,等找到下一个线索,前面的推论又会有被推翻的可能。
  虞循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道:“主谋留下来的线索不多,目前仍然只能先从映秋着手。”于是问漪兰昨日说的映秋入府案卷可有送来。
  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漪兰眼底闪过一丝不满,似是觉得本已有数次机会将此事归咎于冯昭身上,都被他回护敷衍过去。
  但她还是隐忍住,平和的开口:“今日一早派人去取了,估摸还得一些时候,不过映秋进公主府,是得了公主首肯,她二人对此事也是知晓的。”遂命绿珠上前来回话。
  绿珠说:“映秋是永成十四年,也就是四年前入公主府。当时的她已小有名声,去过各地盛名的乐坊,也被诸多达官显贵邀请去府上演奏,不过她痴迷琵琶技艺,往何处去也都是视天下闻名的艺师或是古籍乐谱所在而定。
  “驸马……出生书香世家,于“礼仪琴艺射”样样精通,藏有的古籍经典就不少,在京城时又曾传出补全了早年闻名于世却已遗失残缺的古曲,映秋得知,十分倾慕。当年她为了能访师学艺,收集曲谱,从乐坊到乡绅富豪之家,再辗转于达官显贵的府邸,不要金银财帛,也不要名声头衔,只向诸位官人要一封举荐信,能入公主府就好。
  “公主当年不喜映秋,因她言行不恭,行径颇为出格,对驸马意图不轨……”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