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梁小玉低声咒骂,“杨建明和张丽丽都不是好东西。可苦了那个刚出生的孩子,不过这孩子也幸运,杨叔舍不得孩子。”
  韩小蕊想到她跟杨建明离婚的时候,杨志刚也给予了很多金钱物质的照顾。
  “杨叔是好人!”韩小蕊感慨说道,“希望好人有好报。”
  梁小玉点头附和,“是啊,现在翠翠在医院照顾张秀芳,还要照看孩子,也辛苦。好在建国哥在家,能接送敏敏。”
  大约行驶一个多小时之后,对讲机里传来杨志刚的声音,“小蕊,前面可以下网了。”
  韩小蕊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又看了看仪器,回答:“杨叔,咱们别在这里捞,这里离海边太近,留给小渔船渔捞。你跟着我的船,我带你去捕捞好鱼。”
  听到这话,杨志刚一愣,旋即笑笑,“你说得对,咱们海船能跑得远,近海的鱼,留给小渔船。”
  沉闷的心情,因为韩小蕊的话,突然变得明朗。
  积善人家,总有余庆。
  不管谁作恶,谁做事不地道,但他不能不地道。
  他也没必要为卑鄙无耻没有责任心的儿子生气,也没必要因为张家人把孩子当筹码生气。
  “刚哥,下网吗?”有个船工问。
  杨志刚摆手,“不下,咱们去更远的地方捕捞,跟着前面那艘船。”
  同村的杨志远看着韩小蕊的那艘船,眼露羡慕,“刚哥,你也相信小韩的运气好?”
  杨志刚点头笑道:“信,一个小渔船的收获,并不比大船少,要不然怎么能买得起海船?”
  杨志远点头附和,“那咱们这次就跟着小韩,我可听说村里的小渔船,跟着小韩,赚得比以前多。”
  金山湾的人,都相信小蕊有好运气。
  陈伊水也过来询问是否下网,但被韩小蕊拒绝了。
  直到四个多小时之后,距离海岸线大约一百海里之外,韩小蕊才允许下网。
  杨志刚那边得到消息,也纷纷下网,朝着西南方向航行。
  午饭,刘华梅蒸米饭,做了一个荤菜红烧狮子头,炒青菜,再加上一个虾米紫菜蛋花汤。
  刘华梅的手艺真不错,请厨师来船上,太对了。
  韩小蕊一个人吃了两个狮子头,半碗青菜,两碗汤。
  船工们非常高兴能在船上吃得好,毕竟吃得好,才有力气干活。
  陈伊水很有经验,但之前母亲说了,到了船上听韩小蕊的。
  陈伊水知道韩小蕊运气不错,但她没有亲眼见过。
  如果韩小蕊的运气不管用,她再说。
  船工们很兴奋,韩小蕊安排她们休息,她们也睡不着。
  虽然她们没说,但都期待第一网,能捞上来好东西!
  梁小玉也激动,不时往海里看,双手合并祈祷,“妈祖娘娘保佑,让我们第一网爆网,捞到好鱼值钱的鱼。”
  三个小时之后,韩小蕊笑着说:“拉网!”
  船工快速操作机器,慢慢拉网。
  很快陈伊水从绳子的绷直速度和力度,有了大概推测,眼露诧异,“这一网不少啊!”
  “不管捞到什么,第一网里的鱼,晚饭咱们挑最贵的吃。”
  大家满心期待,听到韩小蕊的话,都笑了。
  跟个会吃的船东,她们算是有口福了。
  随着渔网不断被拉上来,大家都目瞪口呆,网囊鼓鼓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而且还是金光。
  不管什么鱼,只要是海里的,只要是黄色的,几乎就没有便宜的。
  陈伊水根据经验,大声惊呼,“妈祖娘娘保佑,居然是大黄鱼!慢点,再慢点,可别摔坏了这些大宝贝!”
  渔网的网眼大,小鱼基本上都能逃出去,留下来的都是大鱼。
  听到陈伊水的声音,所有人都发出惊呼,“咱们这是碰到大黄鱼群了。”
  这捞的不是鱼,是钱,是金子啊!
  原本大家担心大船捞不到鱼,她们这份工作做不长,但现在看到满网的黄花鱼,足有两三吨,都是大鱼,这一网,就值好几万。
  她们干活不仅有工资,还有提成的,捞得越多,她们也能分得越多。
  不过大黄鱼在白天刚刚捕捞上来是黄色的,但数分钟之后就会褪色,成为银白色稍微带点黄。
  第134章 船东太大方
  虽然陈伊水遗憾不是夜里抓到的大黄鱼,但也是好兆头。
  陈伊水这时候对韩小蕊佩服得五体投地,“船东,第一网你来解!”
  “对,船东来。”梁小玉等人附和,推着韩小蕊上前。
  韩小蕊这时候走出来解网,大黄鱼噼里啪啦从网里掉到甲板上,这是世上最好的声音。
  大黄鱼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栖息于水深 60米以内的软泥或泥沙底质海域,喜集群。
  食性广,主要以虾、蟹等甲壳动物和小鱼为食。春季繁殖,通常在河口、内湾、岛屿附近产卵。
  陈伊水见大家光顾着高兴,大声说:“愣着干什么?赶紧分拣啊!”
  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对对对,赶紧分拣。”
  太高兴了,把重要的事情忘记了。
  韩小蕊掏出相机,“等一下,来来,大家站好,拍照片。”
  大家围在“大黄鱼山”边上,看向镜头。
  梁小玉也学会用相机拍照,给韩小蕊拍了。
  <a href="https:///zuozhe/p6f.html" title="七星草"target="_blank">七星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