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赵时昨迟疑,挣扎了一会儿,她板着脸道:“可以。”
谢绝衣忍不住笑了起来,往她身上靠。
赵时昨顺势就揽住了她的腰身,抱着她坐回了椅子上。
李德海就是在这时候进来的, 脚步匆匆, 笑得脸上褶子都快堆一起了,他连行礼都没顾得上,人还在门口, 声音先传了过来:“殿下,宋神医传消息回来了!”
听着这一句话,谢绝衣反应比赵时昨还要大,从她怀里站起了身, 追问了一句:“当真?”
“千真万确!才进了城,正在往宫里赶。”
宋恪这个点回京城,自然是被拦在了城外,他不得不出示了当初嘉帝给他的手令, 手令一出,守城门的人也就知道了他的身份, 一边派了人护送他往皇宫来,一边又叫了人快马加鞭进宫报信。
报信的人才在嘉帝那边说完,李德海就赶着来赵时昨这边了,眼角眉梢都是喜色。
赵时昨倒是没有那么激动,她起身,轻轻拍了拍谢绝衣的后背,朝她道:“你早些休息,本宫今夜或许不会过来。”
她走到门口了,又回头朝谢绝衣道:“别等,知道吗?”
等谢绝衣点头答应了,她这才离开。
赵时昨到御书房时,宋恪正好也被领着进来,他一脸风尘仆仆的模样,脸上却带着笑,冲赵时昨拱了拱手就将身后背着的背篓给放下了,紧接着开始从里面往外掏东西。
掏出一堆零零碎碎的东西,嘉帝坐不住,早就起身走了过来,探头一看,一些木雕、珠串、头花……
“你这都是些什么?药呢?”嘉帝追问。
宋恪一边继续掏一边道:“都是草民给喜鹊儿带的小玩意儿,殿下的药么……”
他终于停下动作,抬头看向赵时昨:“找到了。”
嘉帝狠狠松了口气,手却还紧紧攥着:“何时能用?朕要另外准备些什么?”
“不必准备别的。”宋恪跪下,“若实在想准备些什么,那就准备一口棺材吧。”
嘉帝瞳孔一缩,没有发怒,只声音紧绷着:“你什么意思?”
赵时昨坐在椅子上,垂眸看着宋恪,心中没因为他的话起什么波澜,似乎他们正说着的事情与她无关。
直到嘉帝失态,摔了满桌的折子,又砸了砚台,墨汁溅了宋恪一身,她才出声:“不必备,若本宫真熬不过去,一把火烧了就是。”
“十七!”嘉帝双目通红看着她。
赵时昨站起身,看着宋恪:“你那药先留着,待本宫要喝的时候再问你。”
宋恪应着:“殿下也可再仔细考虑考虑,但草民还是那句话,要真想赌一把,还是得趁殿下现在状况还好,趁早用更好。”
“本宫心里有数。”
宋恪不再多说,把地上的东西怎么掏出来的又怎么给塞回去,背着背篓往外走的时候朝赵时昨问:“草民那小徒弟现下在何处?劳烦殿下派个人给草民带个路。”
嘉帝直接指了李德海。
等李德海领着宋恪一走,殿内就只剩赵时昨和嘉帝二人,嘉帝看着她,灯下她那张脸白的可怕,偏偏唇瓣殷红,仿佛透着血气,其实盯着看得久了就能看出藏在这一片艳色底下的病态。
她是病着的,却又与寻常的病人不同。
有时候嘉帝也想生出点侥幸之心,或许她的身体没有那么糟糕,可这点侥幸之心往往很快就会被掐灭。
他见过十七的挣扎和痛苦,比任何人都清楚她是怎么活下来的。
他满心期待宋恪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也害怕过宋恪带回来的不是好消息。
现下,他甚至不知道该说宋恪带回来的消息到底是好是坏,药是找到了,可赵时昨吃了药能不能活,会不会好,还得靠她自己熬。
熬过来了,她便也有了寻常人的年年岁岁,熬不过来……
“十七。”嘉帝压了压几乎翻涌到喉咙口的情绪,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你不是已经开始恢复味觉了吗?这就说明宋恪之前留下的药也是有效用的,只不过效用慢了一些,但是没关系,咱们慢慢来,好好养着,外头那些人也暂时不叫他们回来,让他们继续搜罗着,肯定能找到比宋恪更厉害的人……”
“皇兄。”赵时昨打断他,抬眼看过去,眼神更加平静,“宋恪方才说的那些话你也听见了,他原先留下的药方已经没什么用了。”
那药本就只是为了让她恢复味觉,除此之外并没有别的效用,她再喝也没有什么意义。
嘉帝握拳,眉眼间的温和散尽,他像一只被逼到绝境的猛兽,想爆发,却又深知自己必须得冷静下来。
他不能比十七先崩溃。
“上回病发,她在外头守了一整夜。”赵时昨突然道,“我后来才知道她指甲都抠折了,自己却一点没发觉,都说十指连心,钻心之痛都能无视,那时候她在想什么?”
她笑了笑,嘉帝知道她说的是谁,在心里给出了答案。
还能想什么,想的无非是殿内赵时昨的安危。
那一夜又何止是谢绝衣守了一夜。
“皇兄和母后也是一夜未睡吧。”赵时昨轻叹了口气,“每回我病发,何止是我一个人在熬。”
“我熬过来了,你们便熬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