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等回了景仁宫才知道赵时昨没回来。
“殿下还没回来,我都等困了。”小安掩嘴打了个哈欠,眼角沁出了眼泪水,她怀里还抱着给赵时昨准备的生辰礼,就等着见到人了好送出去。
结果今天一整天一直到现在她都没见着赵时昨,等的她都困了。
喜鹊儿也在旁边一起等的。
谢绝衣有些好笑,捏了捏她的脸,道:“困了就去睡觉,明天你可还得去国子监,这生辰礼我先收着,等殿下回来了就替你转交给她。”
“不好。”小安听见明天得去国子监表情就是一垮,听到后面她又摇头,虽然困得眼泪水都出来了,但她还是坚持要当面将生辰礼交给赵时昨。
谢绝衣也不再劝她:“那你继续等着吧,殿下应该也快回来了。”
赵时昨离席后就去了仁寿宫,她刚到门口,嬷嬷就跑着迎了出来,见着她的时候,表情又惊又喜:“殿下来了,可吃过了?今晚宴会热不热闹?殿下可开心?”
赵时昨脚步没停,没回她,只问了句:“母后呢?”
“太后娘娘……娘娘在佛堂。”嬷嬷支支吾吾,快步跟在赵时昨的身后。
赵时昨并不意外,进去后找了把椅子就坐下了,道:“把本宫就等等吧。”
她这一等就等了近半炷香的时间,太后一直在佛堂没出来,倒是嘉帝离席后来了这边,身后跟着的李德海还提着一个食盒。
“怎么跑母后这里来了?朕还差点找去了景仁宫。”嘉帝说着话的时候,已经有宫人进来,往赵时昨面前搬了一张桌子,李德海把食盒放上去就退下了。
嬷嬷也退了出去,殿内就只有赵时昨跟嘉帝。
她坐着,背靠着椅背,嘉帝动手打开了带来的食盒,从里面端出来了一碗面。
“吃吧,今年的长寿面,又是一年没下厨,尝尝,看朕手艺差没差。”嘉帝将筷子递到她手边,笑看着她。
赵时昨都有些想不起来是从哪一年的生辰开始吃上这一碗长寿面的了,说出去大抵也没有人会信,她吃的这一碗面还是赵时嘉给她做的。
嘉帝只会做这一碗长寿面,汤底和面条,再加一个鸡蛋。
第一次做的时候,蛋是煎糊了的,他也不会熬汤底,味道还有些寡淡,第二年,他知道用一个鸡蛋就能煮出很鲜的汤底了,第三年、第四年……如今他会熬高汤了。
可赵时昨已经失去味觉太久太久。
赵时昨没提自己根本尝不出好坏的事情,她接过筷子,没急着吃,夹着面一翻,从面底下又翻出了一个煎蛋。
嘉帝笑起来:“就找出来了?还想等你自己吃到后面再发现这颗蛋。”
赵时昨夹着那颗蛋翻着面看了看,突然道:“母后煎蛋的手艺不如皇兄。”
嘉帝脸上笑一顿,一瞬的惊愕过后无奈笑了起来。
他叹了口气,在赵时昨对面坐下,问她:“怎么知道的?”
“我来时,嬷嬷才从小厨房里出来吧。”赵时昨低头咬了一口蛋,是热乎的,她本不喜,这会儿却眉头都没皱一下,一口一口吃着。
身后母后身边的嬷嬷根本就不用去厨房那种地方,平日都是陪着在佛堂,沾染的气味就不同。
且这个时间点了,去小厨房能干什么?
嘉帝扶额轻笑,没再多说什么,只看着她吃面,见她吃得快,他还劝:“吃这么快做什么?慢点吃。”
“早些吃完早些回去了。”赵时昨鼓着腮帮子,含糊道。
嘉帝:“回哪里?你自己寝殿还是景仁宫?”
“自然是景仁宫。”
“你就那么喜欢那个谢绝衣?”嘉帝道,“前两日传来消息,淮西有一位富商得了一块近两米的寒玉,我本想着让人尽快押送回京,最好能赶在你生辰时给你做生辰礼,给你坐床如何?还能敲一块下来给你做枕头。”
顿了一下,他又想起了年少时的那件事情,冷哼了一声:“比那什么玉佩可强多了,至少能叫你睡得舒服。”
赵时昨已经吃完了最后一块面,实在是烫得心口火烧似的难受,她想着还得回景仁宫,若是回一趟寝殿怕是要很晚了,于是放下了筷子,没再去喝面汤。
嘉帝给她递上一杯茶。
赵时昨接过来,净了口,神情还有些奇怪:“这么久了,皇兄还记恨着这事儿呢?”
“自然记得,如何能忘?”越说越气,嘉帝抬手都要拍桌子了,手举起来了又忍下了,落下去时握成拳,满脸不快,“当年父皇明知我是替你求的那块玉,他分明都已经应了,结果又因为皇姑母一句想要反了口。”
那会儿他已经要跟着当时的总管太监去取玉了,长公主就也进了宫,张嘴便是要那块寒玉,直言要做成玉佩给赵景玉带。
赵时嘉都没出御书房的门,就听见先帝应允了长公主,将那块玉又给了她。
“若是就这样,我也最多恨父皇冷心,不至于迁怒她赵景玉,可她倒好,明知你难受,得了这玉,还要到你面前炫耀,见你难受,她便高兴,好似你多挨上一刀,她挨的刀就没那么疼了似的!她处处与你比,处处要压你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