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女裁缝 第121节
她并没有给自己设下任何限制。
……
第133章
转眼就是午后, 阳光被灰色云团遮蔽,眼看着天气要变,杂工便提着炭块往办公楼的几口炉子里倒。
这地方的烟囱没有通过, 壁炉也只有两口, 别的地方取暖都得靠烧铁炉子,不过这种铁炉子自带烟管, 可以从窗户通出去, 炉子上还能烧东西。
虽然条件并没有隔壁裁缝店那好,但埃洛伊斯与露易丝依旧聚精会神坐在一楼里侧的屏风后。
她们继续翻看文件,正议论着, 未来要如何翻新这两栋房舍。
桌上的茶杯空了两次,外面有动静, 片刻后, 安东尼便摘了毡帽,带着木匠他们进屋。
实地考察过一遍,木匠与工头都知道了大概情况, 给埃洛伊斯提供了一个人工材料全包的价格。
虽然价格比只包工要高,但给她省了事,况且与买地的钱比起来, 这些算是九牛一毛。
“只要够快, 没有瑕疵就好,工钱都不是问题。”
听了这话, 木匠当即表示,他立刻就去订板材和玻璃,在工坊里加工好之后, 直接拉去现场,在二楼三楼的空房间里擦木蜡。
“等楼下施工结束, 直接拿去就地装订,可以省去很多时间。”
包工头也点头,说砌墙砸墙都简单,这不用来住人的地方用木板隔断都行,就是重做窗台需要费些功夫。
连地板都不换,不算大动干戈,但两周多的时间也很紧迫,算算,百货商场甚至能在服装秀的差不多时间直接开业。
签好账单,送走露易丝他们,安东尼留下来,商量着要筹划售安排货员的章程。
埃洛伊斯坐在长桌上没动弹,照样从文件袋里抽出来打好的草稿给他看。
这些东西,早八百年她就熬夜写好了,为此头发都没少掉。
安东尼接过来,顺着纸看,岗位分配,绩效制度,岗位内容,一应俱全,只需要他去实行就好。
“有这个我就安心了,明天工厂里就能把那册子上所有商品的样板都交付出来,到时候还需要劳烦你亲自去定价。
一部分常规货,大货也已经做出来了,库存随时都可以拉去实地。”
要铺进百货商店里的东西比精品店种类更多。
例如以前安东尼没有卖过的马鞍包,猎枪袋,这种皮具,他不敢自作主张的定价。
涉及到利润空间的事情,必须由她这个老板来决定,不必一个人担责。
埃洛伊斯也知道,这些事必须她亲力亲为,像裁缝店里的事情,就必须要往下放一放,才能挤出时间了。
等到了晚上,天色漆黑,布莱尔又拎着餐食来回几趟,摆在了办公楼那用来开会的长桌子上。
安柏瓦与范妮他们四五个人忙到饭点,收拾好工具,就一前一后的走过来,再不必挤着那狭小的工作间用餐。
每个人,也都能坐上有靠背的椅子,舒坦的挥舞餐具,不必忧虑不小心打翻了东西,会弄脏布料。
灯光昏黄,十来个人围着长桌子,摆着各种颜色的汤锅,里面全是适合冬天驱寒的炖菜,桌上还有一些水果罐头,是埃洛伊斯叫托马斯去买的。
人多热闹,室内温度很高,埃洛伊斯装了一盘熏肉片和西红柿罐头炖的不知道放了什么豆子的黏糊糊的汤。
“……那两件样衣我做出来了,可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埃洛伊斯,明天帮我看看呗。”范妮单手托腮,另一只手捏着勺子柄,百无聊赖的在盘子里舀蔬菜。
埃洛伊斯给本店计划的是十件高定,她自己做一半,剩下的让安柏瓦,范妮,约瑟芬他们自己来分配。
反正时间还宽裕,一边做订单,一边琢磨秀款,范妮不倒紧张,可她总想着更好,有些举棋不定。
“帮你看倒是可以,但得先替我做点事。”埃洛伊斯低着头,专心致志的往嘴里塞食物。
”什么事?”
“本杰明夫人那套礼服,样衣我前两天就弄好了,成衣的料子也准备要下了,可就是没时间送去长岛。”
范妮丢下勺子,指着她自己,疑惑地歪头:“我?你是打算让我去?”
她不可思议地咧嘴:“少开玩笑了,我一个助手怎么能行。”
“那就两个呗,喏,安柏瓦,你跟她一起去。”埃洛伊斯打断了正在拆水果罐头的安柏瓦。
他也茫然地看过来:“我?”
“当然是你们了,难道你们就想一辈子在那小工作间里做一辈子助手吗?不见出去见见世面,露一露脸,以后怎么当的好裁缝?”
埃洛伊斯这话,说的让人无法反驳。
“反正工作不紧迫,抽出半天时间而已,送个样衣,又没多大的事。”
安柏瓦反应过来,连声答应。
曾经在别的裁缝店里,像这种关键的客人,裁缝通常都会亲自去伺候。
倒不是因为客人就认准这裁缝鞍前马后,而是裁缝会害怕,助手搭上了客人,未来要出走抢生意。
原来霍德华裁缝店最乱糟糟的时候,雷蒙德也不敢让老助手去接触客户,只让埃洛伊斯和安柏瓦这种没根基的助手去服务。
不过后面的事情,他没料到而已。
像埃洛伊斯这么大方,愿意让下面人露脸,肯给机会的裁缝师,整个纽约也找不出几位。
不过安柏瓦也知道,像埃洛伊斯,从始至终都没打算只做个裁缝,她已经是公司的老板。
要培养他们这些助手成为有名的裁缝,还是为了未来能给公司创造效益。
只不过,他和范妮都心甘情愿的继续给她卖命。
有老员工在前面打着样,旁边约瑟芬和瑞妮,黛西三个人亲眼看着,就知道老板未来也能给她们前途。
安排完这事,埃洛伊斯又问巴顿,要大量招募员工,准备的如何了。
巴顿闻言,放下已经蘸了肉汤的面包,条理清晰的说道:
“已经登了报纸,会计,我和安东尼的助手,裁缝店的学徒和杂工,收到的回信太多,我打算筛选一遍之后再叫人来面试。”
说完,他们又继续吃喝,身边人也对此习以为常,一顿饭下来,明天要干的活儿也都安排的差不多了。
看着前面埃洛伊斯与巴顿一边用餐一边谈工作,哪样也不耽搁,桌尾的托马斯和老会计桑德不由感到敬佩。
这地方的工作节奏可真快,相比之下莱逊都显得没那么黑心老板了。
但不过,今天托马斯看见过他们公开透明的工资表,只能说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老会计桑德也默不作声,大老板比安东尼要大方点,给涨了几块工钱,又马上要请新会计,他就有帮手了。
真没想到,人到中年,还能碰到这种好事情,虽然对账目的要求比以前高,但他努努力也能做到。
尽管所有人都盼着明天能有个好天气,好方便出行办事,可纽约不会那么仁慈。
即使没下雪,可工厂拥挤的地区从清早就阴沉沉的,刮着白毛风,隔着老远就能看见,地上的积雪被掀的很远。
这里的街道稍微开阔一点,埃洛伊斯坐在温暖舒适的马车里,透过车窗,可以看见外面沿街有许多灰扑扑的女工在行走。
她们很多都是钟点兼职,从凌晨开始到现在,已经工作了五六个个小时,现在又要回家,准备去打第二份工。
一路上,埃洛伊斯向杂工打听今年冬天的物价,果然听到布莱尔说从上个月开始,面粉和牛奶的价格比往年要略低。
显然,这是通货紧缩的预示,再过个十几年,磨坊和农场主们就会因为产量过剩而被迫降价,价格太低,负担不起运输储存成本和人工费,就会大量裁员。
甚至是往海里倾倒牛奶,来减少损失。
现在,许多工厂已经不再使用全天制劳动,而是分时间段雇佣钟点工,好降低工费。
愈发恶劣的环境,就像逆向漂流在一条滚滚向前涌的河水上,不往前走,就会被往后推,根本躺不平。
安东尼负责的工厂,已经从原来的半间厂房,扩大到了上下两层,下面一层用来堆材料囤货,主要制作都在上面。
总共的员工七八十人,大多数已经锻炼成了熟练工。
分为七八组,哪组人负责做哪道工序,通常情况下,一个品,四五百件货有两三天也就做好了。
还有一小组人专门分出来跟打版师一起做样品,要每当有新的设计图,首先就要经过他们的手。
现在打好样板的货物数量足足有上百件,全都陈列在打版室的角落柜子上,挂着编号。
伴随着这种环境带来的沉浸感,他们一点一点跟着他们把物品分类。
先确定好每个成本价位,再保留除开人工原材料后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在编号后批注零售价。
她在这种时候,总会下意识的严肃起来,手里拿着皮具,检查一遍,又询问皮料进货的产地和价格浮动。
工厂经理被问的猝不及防,战战兢兢回答:“这批次的牛皮产自托斯卡纳,贸易商那里的进价是9.46美元一张,贸易商说,每年冬天托斯卡纳牛皮的价格都在九美元左右,夏天会贵一些,均价是十二美元。”
埃洛伊斯检查了进货单,确保里面没有幺蛾子,才转身,与旁边的同样醒着神的安东尼说:
“这张牛皮要是不浪费,至少能做三只马鞍袋,算上人工辅料,五金配件,硬纸盒包装,每只的成本是六美元,售价十美元左右,我们就有的赚。”
安东尼点头,“到时候我培训柜员,一定让她们记住这东西的原料来自托斯卡纳。”
像这样的皮面和款式,在皮具店里至少得十几美元才能买到,只不过他们工厂流水线加工,虽然规范了生产,压缩了成本,但却没有著名皮匠手工带来的附加价值。
必须要货有所值,才会有人买单。
她又看了晨袍的那一系列产品,生产好的一整套,定制了礼盒,刚好能装得下整个系列,售价已经定好,拆开单卖的价格也有,不过整套比较优惠。
处理完这边的事情,埃洛伊斯与安东尼又一人顶着一只安全帽来了工地。
里面正在砸掉她不用的那些隔断,十几个劳工同时开始干活,速度很快,他们用铁斗将碎石膏板和砖块往外运,露易丝也在,亲自盯着工人砸窗户。
安东尼来了,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他负责,今天埃洛伊斯与露易丝,还有一趟私人行程。
她们先返回旅店接了忙活半天的特莉,又折返回到上城区。
埃洛伊斯看中的那块地皮,靠近中央公园。
这里与工厂区赫然两个世界,干净整洁,没有乌烟往外冒,街两侧的店铺一家比一家装饰的要精致。
随意就可以看见许多穿颜色裙子,梳了发型的妇女,推着婴儿车,带着仆人或者独自在街道上逛,大包小包的,开始预备新年要用的东西。
埃洛伊斯看中的那块地皮,二十年前就是一家磨坊,但它倒闭了许多年,断壁残垣关闭在围墙中。
直到十年前,又成为某个富商的遗产,富商死后,他的子女又经过多年的遗产争夺,近两年才确定主权。
先卖给了地产商,地产商要回笼资金,又将这里挂牌出售。
负责销售这块地的经理纳尔逊前两天收到信,今天一早就带着手下职员来这里等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