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村里气候又比城里冷些,俞知光冻得鼻尖泛红,帽兜罩得严严实实,鹅蛋脸只有巴掌大,更像个瓷娃娃。
  薛慎换了个方向,走在挡风那侧。
  “下次再遇上这种事情,不要自己解决。”
  “可我想管的。”
  “曹叔说那日周春娘也来府门闹事,你不在意?”
  俞知光也察觉他这大个子很能挡风,几乎是蹭着他的肩膀走,双手拽拢了斗篷,“要是那个姓胡大汉遭难,我才不管他。春娘是没办法了,她为了攒钱,进城去牙行做活还差点吃亏。我爹常说自助者得天助,我不想等天助,我想现在就帮帮春娘,又不想直接用银钱了事。”
  薛慎转头,看几乎依偎在他身侧的小娘子。
  俞家精心教养出来的闺秀,做事有一套法则,讲法理也重人情,舍得花时间花心思去迂回周旋,只为一个足够光明正大,堪称平衡公断的解法。
  要是周春娘求的不是俞知光,而是他,他会怎么做?
  薛慎不知道,但肯定,没有俞知光这个好耐心。
  两人走过卵石遍地的河岸,来到桃溪村接壤庄子的那片橘子林,泥地更结实平坦了。再走半时辰,就到庄子。
  薛慎在她身前蹲下:“背你回去。”
  俞知光没有推拒,结结实实揽上了他的肩膀,“你是不是嫌我走得太慢了?”
  “不是。”
  说不上来为什么,觉得想背,也应该背。
  薛慎将她腿弯握得更近,大步跑进了橘子林里,视野掠过翠绿枝头缀满的硕大金果,耳边是她小小声乱叫。
  “啊啊啊呜,好快,还能再快一些吗?”
  第17章
  刘东海从桃溪村回来,着家仆备酒肉菜,屋里再摆上小泥炉,独自喝得有点飘飘然。
  契约定了,周春娘不想来也得来,来了怎么留人,他自有办法,想到那把甜滋滋的好嗓子,他就心痒。
  酒意伴随困意上涌。
  刘东海眯眼,喊家仆“二桂,给我打盆洗脚水来。”
  屋门开了,二桂身影凭空高大了许多,一下子挡住了灯架上烛火的光,看不清面容。
  “水呢?怎么不打……”刘东海话音蓦地一顿,后颈突如其来地酸痛,眼前陷入黑暗。
  翌日醒来,是被冻醒的。
  人直愣愣在地面躺了一晚,坐起就打了个响亮喷嚏。
  旁边酒桌上,契约大咧咧摊开,压在烛台下,右上角拿一把锋利的小刀钉住。家里从前也没见过这把刀啊?
  刘东海疑惑了一阵,愈发腰酸背痛。
  “二桂滚进来!怎么伺候的!小心爷爷发卖了你。”
  二桂过了好一会才推门,神色古怪,“老爷,周春娘她在府门外求见,还有……”
  刘东海一喜,这么快就送上门,“快,让她进来。”
  “还有……”二桂估算一番,“大概十来人,桃溪村的男男女女,还有徐县丞和县衙的师爷。”
  刘东海一愣,徐县丞……他来干嘛,这人收了他好处帮忙施压戴家和周春娘,难道还不知足,想要更多好处?
  头昏脑涨赶到家门,果真看见一大群人。
  徐县丞左边是师爷,右边是契书中人陈二爷。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难得大家都有心想把田地契约的事情解决,陈二爷出面请我与金师爷来见证。今日周春娘来徐家做帮工,今日过后十亩田的事就结清了。”
  “她要做的可不止今日。”刘东海听得不太对劲,“她要给我帮工快一整年,契约上写得清清楚楚的。”
  戴老三站得笔直,用了最大克制没上前揍他。
  周春娘将契约拍到他面前,“睁大你的眼看清楚。”
  刘东海接过,契约还是昨日的契约,但有细微改动,两处略添小字,竟把周春娘按契约做帮工十月又二十日这件事,偷换成了在十月二十日来做帮工的意思。
  每日工费二十文钱之前,又添了大几十两,这么算下一日的帮工费即可抵十亩田。契约最下方有他自愿的签名和手印表示“履约完毕后,再无纠纷,再不纠缠”。
  刘东海气不打一处来:“你骗鬼呢!昨日的契约不是这样的,这份是假的!二桂,把我的契约拿来!”
  二桂拿来,青天白日下一比对,两份契约一模一样。
  刘东海意识到自己中招了,他在田地契上做的手脚,周春娘原原本本用在了自己身上。
  可他的假墨水是半年前打牌九,一个被查封的西藩商行掌柜输给他的,说好是瞒着官府藏下来的最后一瓶。
  周春娘就算了,刘东海破口大骂:“好你个陈二,你做中人,就是联合戴家来蒙骗我,你敢指天发誓,你昨日写的契约没改动过?”
  陈二爷笑眯眯同他玩文字游戏:“我亲笔所写契书,在黄麻纸上一字未改,一字未变。”他只是用了俞知光给他的纸,再就是书写时候,按着她指头的位置落笔。
  刘东海把两份契约攥在手心里,恨不得一把撕碎了。
  徐县丞提醒:“戴家今晨已将契书备案,由师爷誊抄记录在册了。”这也是刘东海之前状告戴家欺诈的做法。
  徐县丞拿人手短,向来是对他笑脸相迎。
  这次不知抽的什么风,居然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刘东海气极反笑,看到戴老三那条僵直的腿:“行,契书上写今日,那就一日,但我只要周春娘一人进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