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昭昭觉得人的性格哪是一朝一夕可以改的。不过这件事对曹小花来说也不算坏事。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可对有些人来说,得上很多次当才能吸取教训。
  有了两个竞争对手,曹小花的生意稍微受了点影响。以前每天能卖十块钱。现在差不多能卖八块。想卖多,就得去别的地方。但她忙着打扫房子,没那么多时间。
  她没时间,张慧霞却是有很多时间。马建腿上有伤,不能出去干活,就由他哄着孩子。
  她早起去卖馓子,下午回来做饭,再炸馓子。孩子睡着的时候,马建也会帮她揉面,两口子做馓子的量比曹小花一人要多。
  无论张慧霞做多少,她都会想尽办法卖完。
  半个月过去,马建腿好了,该回去上工,张慧霞细数这段时间自己挣的钱。除去每日吃喝,还剩下一百二十块钱,她眼睛都直了。
  自打她出生,活了三十二岁,第一次赚这么多钱。
  可惜这生意好是好,就是不能再做。她得照顾孩子。
  张慧霞用买来的钱,给宝宝蒸了个鸡蛋。蒸好后,再将它弄得碎碎的,舀给孩子吃。
  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就在这其乐融融时,马建从外面进来,脸色不太好看。
  张慧霞看着他,“不是上班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马建重重叹了口气,“组长说现在厂里不缺人,让我回来等消息。”
  张慧霞微微一怔,瞬间明白过来,“你被辞了?”
  马建下意识叱责她不要乱说话,“厂里效益不好,暂时不要临时工。我脚面受伤这么久,他们就让别人临时工顶替我的工作。”
  张慧霞觉得那些人肯定是故意的,可看自家男人不高兴,到底没说什么,“那你什么时候回去上班?”
  “不知道。让我等消息。”马建躺到床上,有点不愿动弹。
  张慧霞不想一直等着,“那我继续卖馓子。你照顾儿子。”
  马建点点头,张慧霞立刻去菜市场买食材。
  因为丈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工作,张慧霞比以前做得更多。曹小花一天卖八块,张慧霞一天卖二十块钱。她不只去一家菜市场,轮着来,这样大家都知道她哪天去菜市场,就会特意在那天购买。
  除此之外,她还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卖完早市,她会沿着村子挨个叫卖。
  这种方式也比厂门口卖得多。
  她每天忙着赚钱,除了金奶奶,其他人看到她,根本没时间跟她说话,她像一阵风似的急匆匆出去,又急匆匆回来。
  这天她卖完东西回来,打算回屋做饭,被金奶奶叫住。
  张慧霞急着回屋,“我还得做饭呢,金姨,有事您回头再说。”
  金奶奶没叫住。倒是曹小花拉住她,小声道,“有大事。你先别急着做饭。”
  张慧霞总觉得她表情格外严肃,稍微一想,就明白她是知道自己赚钱比较多的事了,她有点不好意思,“小花,你也知道我家的情况。我男人没了工作,我要是不赚钱,咱家就得喝西北风。但是你放心,我不会打扰你的生意。我从来没到这边的菜市场卖馓子。”
  曹小花怔住,随即明白她误会了,“我不是嫉妒你赚钱多。是别的事情。”
  张慧霞不太明白,除了这事,还有什么事特地叫她。
  张慧霞坐过来,金奶奶才告诉她,“今天下午有个男人,就是送你男人回来的那个,他又来找你男人了。两人不知道说了啥,你男人跟他出去,然后就把孩子让我看着。我以为只是帮忙照看一小会儿,可他走了一下午。我这把年纪,腿脚不好,孩子饿得哇哇哭。我只能用米汤喂他。”
  张慧霞脸色涨得通红,窘得不行,朝她们说了声“抱歉”,就急匆匆回了屋。
  昭昭从屋里出来,正打算找金奶奶,就见她们一直盯着对面,“啥情况?”
  金奶奶没解释,示意她仔细听。
  张慧霞和丈夫在吵架,但是张慧霞没吵过丈夫,因为那男人说话声音x把她完全盖住了。而后传来张慧霞的哭声,随后是孩子的哭声。
  最后是男人不耐烦的吼叫,“哭什么哭!快去做饭。”
  张慧霞抹着眼泪出来,淘米做饭洗衣服。
  转眼,张慧霞继续去卖馓子。可能是吵了架,男人没再将孩子丢给金奶奶照顾。
  但是当她回来时,却发现丈夫跟几个前同事在屋里打牌,离老远都能听到他们激动的叫喊声。
  金奶奶看她回来,叹了口气,“你走了没多久,他们就来了,一直打到现在。”
  张慧霞推门进去,就见丈夫和两个同事在聚精会神打牌,孩子坐在婴儿车里,啃着馒头。
  虽说八个月也能啃馒头,但是孩子小,得要营养。哪能只吃这个!
  张慧霞上前抱起孩子,打开盖帘,她早上是做完早饭才离开。他只要热一热就行,为什么要让他吃凉馒头?
  打开盖帘,却发现碗里的粥空空如也,碗还没刷,粥液干在碗边,让人不忍直视。
  张慧霞忍着怒气,质问丈夫,“饭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