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一切因为靠近心脏,因为这颗心,便都有了可能。
许久后,唐臻抬起头,眼眸如水般的潋滟波动——
“我可以在你这里洗澡睡觉吗?”
池于钦的心一大早就被她的热情簇拥。
低头吻了吻怀里姑娘的发顶——
“去吧,等我回来。”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去年过年池于钦就没回家, 今年过年柳怡专门给她打了电话,要她怎么也得腾出时间回来一趟,知道她工作忙, 话也没有说那么绝对, 只是说哪怕是不在家里住,至少也要在家里吃顿团圆饭。
池于钦答应了。
于是在年三十的晚上,池于钦开车回到郊区乡下的老房子。
一下了车就看见亲戚家的孩子在院子里蹦蹦跳跳的玩闹, 小孩子声音尖细洪亮,一同咋呼起来,那声音简直要把耳膜都震穿。
池于钦不喜欢热闹,也不喜欢小孩,寡淡着一张脸,神情严肃,小孩子们自然也不敢去招惹她, 她把后备箱的礼物拎出来, 冲几个稍微大点的孩子招手, 让他们自己去挑,然后就进了屋子。
门一推开,新年的气氛迎面扑来。
客厅被池柳两家亲戚坐满,热火朝天的聊着,听见门响, 抬头看去, 便又笑道——
“大医生回来了。”
“回来了。”
池于钦礼貌点点头,扭身朝靠窗边穿深灰色毛衣的人看去——
“爸。”
池钟源看了眼池于钦, 父女俩眉眼十分相似, 身上的气质也颇为相同,都是话少情感不轻易外露的人。
在池于钦的印象里池钟源几乎很少笑, 也很少会对自己说些鼓励的话,大部分时候都是不苟言笑的威严形象,他从来不会主动去告诉池于钦那里做的好那里做的不好,而是用实际行动指给她看。
就像池于钦出柜的事情,柳怡妥协后,池于钦回到家,池钟源单独将她叫出来,那是父女俩第一次促膝长谈。
池钟源把药箱拿出来,一样一样指给她看,告诉她——
这些都是你妈妈在你离家的这段日子吃的药,她一夜一夜睡不着,想起你就流泪。
作为父亲,生你培养你,是为人父的责任与义务,并不是为了掌控你。
你虽然是我的孩子,但你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更有自己的生活。
可作为丈夫,我也有要负担的责任,我不能看着我的妻子这么难过。
同样你作为子女也对父母有责任,所以你妈妈的情况,我必须要告诉你。
不是怪你,只是告知你。
懂了吗?
那时候池于钦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柳怡一个生性开朗健谈的人,会跟池钟源这样一个性子寡淡,平常连话都说不到几句的人,能相亲相爱的过了大半辈子。
池于钦头一次觉得自己或许对父母并不了解,只是依据眼睛看到的东西,而去做出判断。
打那之后,池于钦有刻意的去规避自己性格里的缺陷,或许是她太聪明了,又或许是骨子里个性太强,即便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也还是很难做到感同身受,尤其在某些情绪冒上来的时候,她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就像过年这样的合家欢,池于钦却总是在一片欢声笑语的和谐氛围里,生出些悲伤的情绪。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阖家团圆。
“你妈妈在厨房,给你包饺子呢。”池钟源说道。
“好,我去看看。”
说罢,池于钦便向厨房走去,路过卧室门口的时候,她停住脚——卧室的窗台上摆着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了一束向日葵。
柳怡洗过手,从厨房出来,就看见池于钦目光微怔的模样,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也看见了那束向日葵,问道——
“不喜欢?那我给你拿出来。”
“我没有不喜欢,摆着吧。”
随即,便走到门前,将卧室的门关上,又和柳怡进了厨房。
两老人为了这顿年夜饭,一星期前就开始着手准备,各种年货采买,亲力亲为置办了一大桌。
池于钦挽起袖管,拉了张板凳坐下,修长清白的手指娴熟灵巧,左手拿着擀面杖,右手摁着切好的小面团,配着左右旋撵,一张不大不小厚薄均匀的饺子皮就擀好了。
“要我说何必这么麻烦,去酒店里订一桌不行吗?”
池于钦将包好的饺子放在盖帘上。
“那怎么行,过年过年,不趁这个时候聚在一起维系下感情,都去酒店吃成什么样子。”柳怡等水开,把饺子下锅,又补了句:“再说现在家里也就我跟你爸是最大的一辈,我们怎么能不管?”
“麻烦。”
话音刚落,厨房门口跑进来个小女孩,扒着门板好奇的往里瞧,先是看了看柳怡,然后又看了看池于钦,一溜烟的又给跑了。
“你瞧瞧,给人家孩子吓得,你就不能笑笑啊?”
“她胆子小,跟我有什么关系。”
柳怡没话说,她退休前是产科医生,大半辈子都跟孩子打交道,干这份工作要是没点爱心,坚持不下来,柳怡喜欢小孩。
“你小姑家的,可爱吧。”
“您喜欢孩子?”池于钦见她妈迟迟收不回眼,问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