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先生嗓音清澈,吟咏诗文犹如歌唱,他说一句,孩子们便跟着念,抑扬顿挫,摇头晃脑。
  人生天地之间,性情各不相同。既有人一本正经,板着青涩小脸认真诵读,当然也有人左顾右盼,试图在这无聊的教学之中找点乐子。
  千雪浪才走到窗边,就与一个小娃娃对上了目光。
  那孩子看着他目瞪口呆,不禁张嘴“哇”了一声,先生正拿着书卷从旁经过,听见这朗诵声之中不合时宜的一声“哇”字,便用书轻敲这孩子的脑袋。
  “哇什么?”先生道,“才是春时,就迫不及待想进池塘学青蛙了?”
  孩子们忍不住欢笑起来。
  “才不是。”那孩子噘嘴,伸出一根胖乎乎的手指指向窗户,“先生你看窗边!”
  启蒙枯燥乏味,日日诵读,孩子们早已经不耐,难得有些乐子,都迫不及待来凑,跟随同学所指看过眼去。
  “哇!”
  一时间学堂之中,惊起哇声一片。
  孩童们虽未到倾慕少艾的年华,但人天性好色,生来就知美丑,见着枯燥无趣的课间时分,外头竟走来一位从未见过的大美人,皆不由惊叹出声,一时间看呆了。
  “都叫唤什么?”先生颇为无奈,见喝不住众童,只好转过身来。
  倒是熟人,这先生正是崔慎思。
  今日千雪浪未戴帷帽,霜发素衣而行,站在婆娑绿柳之下也无半分融入春意的柔和,宛如一捧新雪,飘飘荡荡,自云霄落于树下,望之皎然。
  若非崔慎思还有一丝先生的包袱,几乎也要效仿学生们做一只塘中师蛙。
  崔慎思咳嗽两声,唤回孩子们的注意力,叫他们暂且自学,自己则走出门去与千雪浪说话。
  他刚出门,一群孩子就离开自己的桌子,纷纷搬凳踮脚,嘻嘻哈哈地挤在门窗边看热闹。
  崔慎思赶了两下,不见效果,只能无奈问道:“前辈如何到此?”
  千雪浪记得之前自己未露真容,不禁疑道:“你认得出我?”
  “本来是认不出的。”崔慎思轻摇书卷,缓声道,“可昨日静山云居之中,前辈未戴帷帽,便认出来了。”
  千雪浪颔首,又去回答之前的问题:“我迷路了。”
  众孩童之中,不知谁噗嗤笑了一声,这个头一开,其他孩子也忍不住大笑起来,一时间学堂之中只听欢笑之声。
  崔慎思心中一紧,生怕惹恼千雪浪,脸色一肃,将书卷在手心里拍出一声惊响,连声大喝:“静!静!静!”
  他生性随和,有时候也乐得与这群童蒙玩笑,孩子们甚是喜欢他,见先生是真动了肝火,纷纷互相扯动衣服,安静下来。
  崔慎思缓声道:“原来前辈是迷了路,听闻此地有声,特来寻人帮忙的——”
  “不是。”千雪浪打断道。
  崔慎思一怔,还未说话,忽有一名顽童叫道:“无礼!夫子还没说完话!你怎么能打断他呢!无礼!无礼!”
  这童儿年纪不大,脸上甚是严肃,寻常孩童顽皮,他却显出一番老气的顽固。
  千雪浪转头看他,神色淡淡:“你夫子叫你自学,你们围在门窗边,不听师言,也是无礼。可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形貌虽冷淡,言语也未见温情,但话中却无什么傲慢轻蔑之态,反倒是认认真真地与这群孩子说话。
  顽童显然还没学到这一句,咿咿呀呀,结结巴巴:“己……不欲……施……施……”转头去求助同学:“什么意思?”
  “笨蛋。”先前那名与千雪浪对视的孩子踮脚凑过来,“意思就是你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要让别人去做!既然你可以不听话,那为什么他就要听话。”
  顽童支支吾吾,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了。
  那孩子接力再战千雪浪,狡黠道:“我们还是孩子,可以稍微不那么听话一点点,可你已经是大人了!怎么能做这样的事?”
  千雪浪淡淡道:“孩子大人有什么差别,你小时不听话,难道大了就会听话吗?你若不读书,不练剑,难道等到大了,突然就会了吗?那你为什么还坐在这里读书,不如回家睡觉。”
  这下众孩童都傻了眼,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崔慎思既惊且喜,忍俊不禁,见着千雪浪辩倒群童,又转过头来对他说道:“我并不急着寻人,只是听到此地念书声才来的。”
  “嗯……那么,前辈是否要在此处听课?”崔慎思看了看天时,“还有半个时辰就下课,到那时我再带前辈去寻任前辈,如何?”
  千雪浪点点头:“也好。”
  崔慎思便将自己的座椅搬出,让千雪浪坐在众孩童之后听课,自己则踱步教学。
  满园春景之中,诵声朗朗,暖风徐徐。
  第35章 生出痴气
  半个时辰对孩子来讲甚是漫长,对千雪浪而言,不过旋踵即逝。
  崔慎思将书合拢,咳嗽两声道:“今日就教到这里,下课。”
  说是下课,学童们却不能放肆,恭恭敬敬起身送别先生。
  等崔慎思请千雪浪与自己同行,两人走出院落之后,才终于听见孩子们重获活力,发出叽叽喳喳的欢笑声。
  崔慎思引路在前,他本甚是惧怕这冷心冷性的前辈,可今日见千雪浪与幼童们辩论,又觉出几分不为他人所知的可爱来,心中欢畅,难以言表,脚下都不由得轻飘飘了几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