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一路上辛苦他们了,难得睡个懒觉。”妇科专家虽然喜欢念叨,但也是真体谅人,“南方的庙会我还没逛过呢,不知道跟京市比怎么样
  专家们边聊着边出了招待所,余洛醒后听闻他们自己逛庙会去了,原地呆愣两秒,突然无事一身轻,令人有点不适应。
  转达完留言,接待员列举了一串庙会的好吃的好玩的,推荐他们一块去逛逛。
  招待所干待着怪无聊的,余洛十分意动,询问褚归等人的意见,得到统一答复后,四人结伴去了庙会。
  褚归是被招待所窗户外的动静吵醒的,大脑仍有些迷糊,答应去庙会一是为了合群,一来褚正清他们在那边,去了兴许能碰上。
  办庙会的位置离招待所不远,街上四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云层透了几缕太阳花花,凉风将褚归迷糊的大脑吹清明了,他咬了口余洛买的油条,外层酥脆内里蓬松柔软,配得上余洛为了买它排的十分钟队。
  四人入乡随俗,跟满大街的民众一路走一路吃,不愧是全年规模最盛大的庙会,浓厚的年味令人不自觉沉浸其中。
  道边卖的东西五花八门,褚归他们越走越慢,因为兴趣各有不同,加上人潮汹涌,随时可能被挤散,干脆分开了各逛各的,到中午在长街口汇合。
  褚归找摊主打听了庙会的大概布局,紧邻供销社的中心区设了表演台,他直觉安书兰会在那,问了路挤过去,寻了个高处往人群中一望,果然发现了坐在一处的专家们。
  安书兰他们到得不算早,前面人满了,他们本来在后排,结果旁边的人见他们不像当地的,一问从哪来,答京市来的。
  哦哟,那可不得了了,京市来的,不正是巡诊队的专家吗,专家快往前坐。
  于是安书兰他们被热情好客的民众送到了表演台底下,绝佳的观赏视角,唱戏的杂耍的,专家们看入了迷,连着两个小时未曾挪动位置。
  表演台周围人山人海,褚归放弃了往里去,选了条人流相对疏散的街漫无目的地闲逛,街尾一间小小的门脸外挂了对造型别致的红灯笼,走近了原是间打银器的铺子。
  铺子里一位老匠人正聚精会神地烧着银器,褚归环视一周,室仅方丈,布置简陋,不见银器售卖,与银沾边的唯有老匠人与他手里的东西。
  大概是褚归挡了光线,老匠人分神抬起了头,视线由上至下扫过褚归光洁的耳垂、颈项、双手:“店里不卖银器只加工。”
  “师傅我能看看样式吗?”褚归侧身让光,加工银器的工具桌上压了本绘首饰纹样的册子,老匠人闻言直接递给了褚归,继续低头做自己的事。
  册子的年头十分久远,褪色的油墨与泛黄的书页均印刻了岁月的痕迹,褚归默默翻着,老匠人不驱不赶,大有一副随他看到天荒地老的架势。
  完成淬火的银器在老匠人的巧手下慢慢化作精巧的模样,褚归转移了注意力,待老匠人停下打磨,他忍不住夸了句老匠人技艺精湛。
  “打个镯子有什么精不精湛的。”老匠人用布包裹了银镯,将其装入一个贴了人名的木盒中,“你打不打东西,不打我关门做饭了。”
  老
  匠人讲的方言,褚归听懂了关键词,结合他的语气连蒙带猜地理解了大意。
  “打。”褚归指着册子上他相中的一套样式,“师傅,这个您能打吗?”
  “能打,册子上得我全部能打。”老匠人微微挺身,“你要打多重的?谁戴?”
  “我和我爱人戴。”褚归眉眼染笑,“师傅,我没银子,您——”
  “没银子你打啥,我说过了不卖银器,你拿我寻开心呢。”老匠人发了脾气,挥手赶人。
  “对不起师傅,我不是故意的。”褚归厚着脸皮道歉,“我真的很喜欢这套银器,您帮帮忙——”
  老匠人无视褚归的请求,虎着脸关了门,门板扑的风掀了褚归一脸。
  悻悻拐过老匠人的银铺,褚归失了闲逛的兴致,改了方向提前到汇合点等余洛他们。
  等候期间银器的样式不断在脑海里浮闪,勾得褚归心欠欠的,县城里哪有买银子的地方?褚归暗暗沉思,耳朵依稀听见路人的对话,捕捉到供销社三个字,他忽的恍然大悟。
  怎么把供销社忘记了!
  “你买的东西呢?”余洛两手提着满满的东西,各种吃的用的,要不是时间到了,他估计会把钱包掏空。
  “我没买东西。”准确来讲是想没买到,褚归拿不准小县城的供销社有无银饰售卖且作价如何,决定去碰碰运气。
  听褚归说他要去趟供销社,余洛费劲巴拉地将两只手的东西攒到左手,右手摸兜:“你钱带够了吗?”
  临走前贺岱岳备的前褚归基本没动过,褚归拦下余洛递钱的动作:“钱够了,待会儿他俩到了你们先回吧,不用等我了。”
  经过表演台,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略少了些,供销社依旧人满为患,褚归找了个面相和善的大姨询问里面是否有卖银饰的柜台。
  “首饰倒是有,银子打没见着卖过。”大姨摇摇头,看褚归穿得体面,告诉他买银饰得上省城的百货商店,“我们小地方的,谁能买得起银子做的首饰呀。”
  是了,这年头结婚嫁娶要的都是脸盆、痰盂、暖瓶,追求吃饱穿暖的日子,银饰啥的普通老百姓压根不敢想,家底丰厚的则一辈传一辈,顶多找老匠人改个样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