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谢谢褚叔叔!”长栓双手接过,如获至宝地抱在怀里,本子约莫他两个巴掌大,小背包显然塞不下。
  小孩有周日休息,大人们仍忙个没完,十二月的困山村正式进入冬季,小麦下地,养殖场复工,贺岱岳将人分作两拨,一拨负责养殖场,一拨由他带着修建卫生所的库房。
  卫生所是用旧牛棚改的,只添了瓦片,杨桂平始终惦记着,认为寒碜了褚归,小库房说什么也要村里出钱,买砖瓦修个像样点的。
  有了建养殖场的经验,贺岱岳熟练地用石灰画下了地基的走势,杨朗等人挥着锄头铁锹开挖。
  褚归泡了一壶茶供他们解渴,夏天的薄荷竹叶心改成了红枣野菊花,杨三爷说他舍得,倒了半缸子慢慢品,仿佛喝的是啥琼浆玉液。
  杨三爷不白喝褚归的茶,他带了柿饼,用山里的野柿子晒的,小小一个,棕红色,透光似有蜜在里面流动。
  野柿子的个头比鸡蛋小,做柿饼处理起来极为麻烦,村里唯有杨三奶奶几个上了年纪的愿意花心思去做。
  褚归咬了口柿饼,甜蜜的滋味由舌尖流至喉头,真跟喝蜜差不多了。就着茶水吃完一个柿饼,褚归朝杨三爷摊手,问他柿饼还有没有。
  “有。”杨三爷不疑有他,掏空了两个荷包,家里的柿饼要过年留着待客,杨三爷拿得不多,“你喜欢吃我回头再给你带。”
  “我不喜欢吃甜的。”褚归一面说一面抓走了全部的柿饼,“吃太甜了对身体不好,你平时少吃。”
  “嘿,你小子故意点我呢。”杨三爷瞪了瞪眼,假装受到了冒犯。
  “我是为你好。”褚归用红枣野菊花茶包换了柿饼,杨三爷性格幽默,褚归跟他处成
  了忘年交,
  两人经常互相没大没小的。
  “你是医生,
  你说什么是什么。”杨三爷把茶包揣进兜里,“柿饼吃完了告诉我一声。”
  杨三爷把褚归的话当成了不喜欢吃鸡蛋之类的善意谎言,这年头糖多稀罕,哪有人会不喜欢吃甜的。
  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小库房的面积大概是卫生所的三分之二,修起来费不了功夫。
  完工的次日恰逢杨朗儿子满月,杨朗早早邀请了褚归与贺岱岳他们,王燕燕踏踏实实坐了一个月的月子,配合褚归开的药,身体调养得比生产前还好,甚至以前落下的一些女人病也痊愈了,满脸气色红润,看起来健康得不得了。
  褚归备了一份礼跟贺岱岳上门吃满月酒,杨朗感激都来不及,怎么能收他的礼?
  “给孩子和嫂子的,不是给你的。”褚归渐渐掌握了跟人拉扯的窍门,杨朗一听,果然不再推辞,高高兴兴地收了,一个劲叫他们进屋看孩子。
  杨桂平替孙子取名叫杨念,意指念着褚归他们的恩情。小杨念吃了一个月的母乳,从皱巴巴的红猴子长成了白胖胖的小娃娃,笑呵呵的别提多可爱了。
  “我当时疼得快没力气了,要不是褚医生,我真不一定能生下来。”王燕燕抱着儿子坐在椅子上,来看望女儿和外孙的王家父母事后得知了当时的凶险,见了褚归连连道谢。
  “应该的。”这三个字快被褚归说成了口头禅,杨朗把儿子从王燕燕手里接过,要褚归抱抱他,沾沾聪明气,将来好好念书,争取成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刚满一个月的小杨念对老父亲的期望一无所知,换到陌生的怀抱,他抬手抓了下褚归的衣领。
  褚归抱过后,杨朗又把儿子抱给了贺岱岳,让他沾沾贺岱岳的体格,不求能长贺岱岳那么高那么壮,至少胜过他爸。
  贺岱岳的胸膛比褚归的宽广,胳膊比褚归的结实有力,奈何他没抱过小孩,姿势不到位,浑身肌肉僵硬,小杨念躺得不咋舒服,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哎哟,你真是够不赏脸的。”杨朗把儿子还给媳妇,领褚归他们落座。没到吃饭的时间,桌上摆的是茶水和炒制过的土花生,贺岱岳抓了一把剥壳搓去红色外皮,转手放到褚归掌心。
  潘中菊看过孩子去了厨房帮忙,小杨念的满月酒办得不大,除了褚归他们,其他人全是实在亲戚,加起来也不过坐了三桌。
  宴请对主家与客人皆是负担,杨桂平不想太铺张,人少点菜弄丰盛点,差不多得了。
  中午的菜色四荤四素,均是家常味道,杨桂平拿出了平时舍不得喝的酒,要敬褚归。泡了金樱子的酒呈浅金色,入口辛辣中带着回甘,褚归喝了两小杯,说话间晕着淡淡的酒气。
  贺岱岳和褚归坐的同一条板凳,他喝酒跟喝水似的,一口抿了,杨桂平咋舌,赞他好酒量。
  “我们在部队过年时喝的是烧刀子。”贺岱岳道出了他好酒量的缘由,酒在部队同样是稀罕玩意儿,他当新兵时接触不到,后来升了班长,连长拎了壶
  烧刀子给他庆祝,贺岱岳一杯下肚,人看着是清醒的,实际上魂已飘到了九霄云外。
  褚归对自己的酒量心里有数,他不贪杯,该停就停。男人喝酒通常会顾不上吃饭,褚归不一样,他边喝边吃,同时不忘了给贺岱岳舀饭。
  “我去看看长栓,你陪杨叔他们慢慢喝。”褚归吃饱了放下筷子,对贺岱岳小声说道。
  “嗯。”贺岱岳悄悄捏了捏褚归的手,“等下我过去找你。”
  褚归原以为杨桂平家的热闹与沈家良他们无关,到了隔壁才发现不是那样,杨家送了他们两碗菜,长栓吃得嘴唇油亮亮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