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下午两点,饥肠辘辘的牛车三人组回来了,曾所长急急往外迎,视线扫过穿着白衬衣的生面孔,落到他们空荡荡的身后,药呢?
  “曾所长你好,我是郑光祖,医院派我来了解一下情况。”郑光祖简单做了自我介绍,告知曾所长县医院的考量。
  “郑同志,情况你看见了,现在能让医院把药送来了吗?”曾所长忘记了礼数,药没来,一来一回又得好几个小时,病人不得吃了他们卫生所?
  郑光祖理解曾所长的心情,他取下衬衫口袋上夹着的钢笔写了一封情况属实的证明,签字用印,递给曾所长让他叫人骑他的自行车去卫生院。
  自己有几斤几两郑光祖心知肚明,他还是莫耽搁大伙的时间了。
  曾所长扬着证明问谁会骑自行车,角落的一人举起手,领了证明揣到军绿的邮差包里,踩着自行车车蹬风驰电掣地远去。
  望着急速缩小的背影,曾所长换了笑脸,安排人带郑光祖上饭馆吃饭,卫生所食堂的师傅下班了,盆干碗净的,没法招待郑光祖。
  郑光祖瞅瞅曾所长衣服下摆的补丁与他花白的头发,挡下了曾所长掏钱请客的手,他今天若是吃了曾所长请的这顿饭,睡着了都得被良心骂醒。
  曾所长其实没郑光祖想的那么清贫,他平日上班穿得虽然不是非常讲究但至少不会带补丁。今早在家拔草,遂穿得破旧了些,张川喊得太慌张,他忘了换下来。
  郑光祖自费要了碗面,饭馆在街的斜对面,他选了个能视角朝着卫生所的位置,一边吃面一边观察大门的进出的人流。
  看着看着郑光祖停下了吃面的动作,刚那几组人怎么刚进去就出来了?他倒是没怀疑褚归联合卫生所搞什么阴谋诡计,只是单纯的困惑。
  “你们怎么走了,不看病了吗?”郑光祖好奇地拦住一位病人及其家属问道,“你们是专门赶过来的吧?”
  “对。不过我们来晚了,今天的号排满了。”病人家属向郑光祖展示了他手里的纸片,上面写着“25”,他拿了明天上午的号,不算白跑一趟。
  郑光祖狠狠开了眼,一场小规模的粗糙的巡诊影响竟然这么大么?在亲眼见到此情此景之前,郑光祖对巡诊的看法类似于一个会唱戏的角,跑小地方搭了个草台班子,唱了场潦草的戏。
  现在戏装了高音大喇叭,听过戏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全公社乃至全县的人纷纷争当戏痴,好家伙,声名远扬了。
  莫非真唱的是听了能起死回生的仙乐?
  “嗐,大家伙不过是觉得新鲜,夸大了传言罢了。”曾所长把郑光祖请到了办公室,他在卫生所忙活了大半日,早瞧明白了。
  京市来的医疗专家,开天辟地头一遭,谁不想碰碰运气。凡是褚归经手的病人,吃了药多多少少有所好转,作为当事人,别人问起时自然万般推崇:我吃了褚医生开的药好多了,你家谁谁不是病了几年了吗,找褚医生看看去,保准能行。
  加上老天爷保佑,褚归治过的病人目前均健在,没出啥幺蛾子。
  于是传到后面,一提起褚归,众人便是:褚医生,神医啊!要么说三人成虎呢。
  曾所长为褚归捏了一把汗,捧得越高摔得越厉害,万一哪天出个意外——人死了。褚归跌下神坛,荣耀反噬,褚归该如何是好。
  到时候他们可不管褚归区区凡人,他们只知道患者死了,在褚归手上死的。
  郑光祖觉得曾所长话里有话,他表面在说褚归,实际像是在讲某个人的亲身经历。
  “但褚归不能不治。”郑光祖心底发沉,福祸相依,希望老天爷看在他是个好医生的份上,多眷顾他一点。
  “对啊,不能不治。”曾所长一脸怅然,巡诊的事,他或许做错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褚归扎的根不够深,贸然出风头不是一件好事。
  卫生所的药材缺货了,县医院送来的在路上。褚归抬手看了看表,借此空档去了趟小学。
  下课铃响后,放学的学生蝗虫似的涌向校门口,褚归站在校门外,张望困山村那几个小萝卜头的身影。
  “大牛、铁蛋、小聪……”褚归逆流而上,叫住贺聪他们。
  “褚医生。”七个小孩围成半圆,褚归拿出写好的信请他们转交给贺岱岳。
  “保证完成任务!”大牛一跺脚一抬手
  啪地敬了个不达标准的礼,
  铁蛋等人有样学样,褚归瞬间成了全场的焦点。
  “去吧,路上慢点。”褚归一人分了把栆,一个复诊的病人家属给的,他当时扔了就跑。自家树上晒的栆,装了老沉一袋,红绿相间的栆夹杂着新鲜的叶子,估计是早上刚摘的。
  卫生院的药是由一辆小卡车送来的,曾所长喜气洋洋地指挥卸货,褚归浏览了丰富的交货单,难怪曾所长笑得满脸起褶子,褚归同样嘴角上翘,终于不用因缺少某种药材而反复修改药方了。
  下班时间已过,卫生所依然人来人往。田勇和张川熟练地替褚归打着下手,尽管跟褚归一起巡诊了六个大队,每每看见褚归一针见血地揪出病灶,流畅写下药方时,他们仍止不住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旁观的郑光祖被褚归彻底折服,他回忆了所有认识的医生,找不出一个能与褚归相提并论的。他简直想扒开褚归的脑袋看看,看看里面是不是塞满了病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