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怕医生变病人的禇归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明天不赶路了,歇一晚后天走。”
  禇归的话宛如天籁,张川险些喜极而泣:“褚医生,那今晚的复习能一并取消了吗,我们俩的脑子有点转不动了。”
  张川二人的天赋跟禇归相差甚远,以至于在禇归看来正常的教学方式成了疯狂填鸭,张川他们根本学不过来。
  “抱歉,是我忽略你们的感受了。”禇归拳头松了紧紧了松,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巡诊的日程本该十二天,是他私心将宽松的工作量一再压缩,让两人跟着受累。
  “不是不是!”张川连连摆手,跟着褚归累归累,但他们并没有半分不满。褚归教了他们那么多,他跟田勇若不知感恩,岂不成白眼狼了么。
  田勇附和着张川的话,唯恐褚归误会,他们绝非懒人,只是身心濒临可承受的极限,与其累病了给褚归添麻烦,不如直接告诉褚归。
  复习取消,绷紧的神经得以舒缓,田勇瘫坐在椅子上,双眼放空,像一具被掏干了的精气神的行尸走肉。
  “褚医生。”安静的空间被第五大队的队长打破,他一脸为难地望着褚归,“外面有几个乡亲问能不能现在帮他们看看。”
  褚归他们是六点过到的,吃饭休整用了一个小时,无论是暗沉的夜色与疲困的人员皆不适合即刻接诊,褚归请队长通知大伙明早七点半过来,结果心急的村民竟摸黑赶了过来。
  田勇挣扎着坐直,褚归站起身:“你们歇着吧,我去看看。”
  说完褚归随队长走了出去,田勇二人叹气跟上,他们哪好意思让褚归一个人忙活。
  一共来了四个人,其中两个是替家里人请褚归他们上门出诊的,另外则是病人本人和他儿子。褚归自幼熟记回春堂的守则,自然做不出将病人拒之门外的事。
  褚归把四人迎进堂屋:“我——”
  话刚突出一个音节,几人七嘴八舌地争抢了起来:“医生,我爸病得下不来床了,请你先给我爸看吧!”
  “我是第一个来的,应该先去我家。”
  “我妈人在这,先给我妈看。”
  “吵什么吵,像话吗?”大队长训斥住三个年轻人,“听医生的,否则全给我回去。”
  “褚医生,不如让他们各自说一说症状,我们再决定顺序。”得到褚归的同意,张川让他们从左往右依次来,他们是真的很累了,不想听他们无谓的争吵,“是怎么样就怎么说,别故意夸大病情。”
  几人老实点头,把症状讲了,下不来床的不过是犯了腰疼的老毛病,被儿子搀扶着的老太反而是病得最厉害的那个。
  大队长憋着气把两个满肚子愚孝的人骂跑了,要看病明早自己过来,又不是走不动路,非得让医生上门,简直老得没脸没皮。
  老太七十岁了,在公社算是长寿的,辛劳一辈子,肩腰手脚、五脏六腑基本上全有毛病,年纪
  到了身体机能退化,治是治不好了,只能用药调理,剩下的日子里活得舒坦些。 ??,记住?
  老太儿子领了药千恩万谢地扶着老太走了,张川跟田勇整理好药材,瞅着褚归被煤油灯照亮的半边侧脸,发出了诚挚的感慨:“年轻真好。”
  在张川眼中,褚归似乎永远不会疲倦,每天无论忙到多晚,都会把衣服洗了再睡,次日再见仿佛回到了出发的那天,浑身上下无一处不妥帖。
  “年轻真好。”田勇摸了摸下巴上扎手的胡子,明早要不要少睡五分钟把胡子刮一刮?内心挣扎一秒,田勇认清了自我,洗洗脸得了,胡子随它长吧。
  年轻的褚归照例洗了衣服,中间三个大队均顺利地一天过完,他总算能够放松喘一口气了。张川他们累得扛不住,其实他也好不到哪去,人一到床上便睡了过去,醒时脸上和胳膊新增了数个蚊子包,才后知后觉他昨晚忘记拍蚊子了。
  地处西南的双城夏季较长,九月初的天依旧勾着夏日的尾巴。一年十二个月,夏天太热冬天阴冷,春日雨水多湿气重,经常诱发他的胳膊疼,唯有温度恰好且无蚊虫的十月让褚归觉得舒适。
  在屋檐下挂了一夜的衣服干了九成,褚归踩着软底布鞋到外面洗脸刷牙,期间大队长家的小娃娃们一直在离他两米远的地方探头打量。
  大队长一家人丁分外兴旺,他跟媳妇生了四儿两女,女儿嫁了人,四个儿子同他们住在一块,大儿子跟二儿子娶了媳妇又生了孙子,一团闹腾,吃个早饭跟打仗似的。
  “大宝带弟弟妹妹们出去玩。”大队长打发了调皮的孙辈犹不放心,拿了一早借来的锁头给褚归叫他把房门锁上,免得待会儿人多了顾不上,万一哪个小孩进屋乱翻。
  大队长的锁头正中褚归下怀,他昨天刚在上个大队经历了行李被乱翻的遭遇,幸亏事后没发现丢东西——临行前贺岱岳强调过钱票类的贵重物品随身携带,褚归留在屋里行李中只有衣服鞋袜和一叠用过的书写纸,对翻东西的小孩来说属于无趣的废物,因此免遭毒手。
  锁上房门到坐诊点,候诊的病人有序地站着,为防止他们为了谁先谁后拌嘴,吸取了教训的三人让大队长派了人在门口发号,一到五十,凭号就诊。
  来晚了的人想凭关系插队,拿不出写了号码的纸条一样白费功夫,褚归认纸条不认人,谁要是愿意换纸条那是他们私底下的事,和他无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