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母子平安,这些哪用得着你操心,我全安排好了。”安书兰是位好婆婆,不仅在孕期把唐佳灵照顾得很好,连生完孩子坐月子都考虑到了。
  “我去看看孩子。”褚正清彻底坐不住了,他快步到了产房外,接生婆把收拾干净的孩子抱出来给他们看,小褚归重六斤四两,包裹在襁褓里,脸蛋红彤彤皱巴巴的,脸朝向他时立马咧嘴笑了。
  “正清,他冲你笑呢。”安书兰接过襁褓,怜爱地晃了晃,“奶奶的当归,哎哟,真可爱。”
  褚正清抬了抬手,似是想抱抱孙子,又害怕自己粗手粗脚抱不好,安书兰注意到他的动作,笑着把襁褓往他怀里塞。
  小小的襁褓仿佛易碎的珍宝,褚正清顿时大气不敢出,僵硬且紧张地收拢了胳膊,安书兰摆弄着他的手臂,调整出一个让褚归舒服的姿势。
  怀里的小褚归不吵不闹,闭着眼睛,柔软浓密的胎毛贴在头皮上,安书兰瞧着小孩的眉眼“鼻子长得像你。”
  刚出生的小孩能看出什么像不像的,
  ◢,
  像我。”
  褚同和进产房陪妻子去了,没听到两人的对话,褚正清恋恋不舍地把孩子还给安书兰,让她送回了儿媳身边。
  褚正清记得褚归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点滴,他第一次摇摇摆摆地走路,第一次用嫩乎乎的小奶音喊爷爷,第一次跟他学认字,第一次掉牙,第一次问诊……
  褚归是个懂事的孩子,或许是父母的缺失,他鲜少哭闹任性,在学校被同学问及父母,他会说我有爷爷奶奶就够了,我的爷爷奶奶是天底下最最最好的爷爷奶奶。
  褚正清一下一下抚着褚归的头:“哭吧、哭吧,有爷爷在呢。”
  褚归的哭是无声的,憋藏在心底的委屈因有了褚正清的安慰排山倒海地翻涌而来,他哭得肩膀抽搐,哭得畅快淋漓。
  褚正清的前襟几乎被泪水湿透了,褚归抬起头,刚要张口,鼻子吹了个鼻涕泡泡。褚正清拿手帕叫他擦擦:“不急,你慢慢跟爷爷说。”
  褚归窘迫地擦了脸,和褚正清在椅子上坐下,将前世的经历一一道来。
  从医闹到安书兰离世,再到回春堂的牌匾跌落,他下放去贺岱岳所在的小山村,褚归隐去了右手受伤的部分:“对不起爷爷,我没护住回春堂。”
  他声音沙哑,褚正清心揪成了一团:“不怪你,当归,爷爷的好孩子,你受苦了,疼吗?”
  了解完褚归上辈子的经历,褚正清后悔不迭,他竟然为向浩博对褚归动了家法!
  “不疼,上辈子有岱岳帮我,我没受多少苦。”褚归忍了忍,压下向褚正清坦白他与贺岱岳关系的冲动,他头脑清醒,明白现在并非坦白的最佳时机。
  如果现在说了,褚正清绝不会允许他跟贺岱岳走。
  “你的事,小贺知道吗?”见褚归摇头,褚正清展开了紧皱的眉头,重生实在过于惊世骇俗,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褚正清花了点时间来消化褚归说的内容,褚归默默陪着,时不时回答几个褚正清的问题。
  “我跟你奶奶不用担心,你……你登报和那边断绝关系吧。”褚正清语气艰难,他何尝不知晓老妻的牵念,但眼下更重要的是褚归的安危。
  “不至于走到这一步,他们毕竟是我的父母,而且奶奶肯定会很伤心的。”褚归欲言又止,“爷爷,我想到农村去。”
  “你——”
  “爷爷你听我说。”褚归打断褚正清,说出了他思量了许久的理由,“我去农村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爷爷,您觉得京市缺医生吗?”
  答案是不缺,尤其是京市医院,医护人员已然超过了病人的数量,高级病房一个病人配个医护更是常态,还有一大堆什么专职的保健医生、保健护士。
  “京市不缺,农村缺。当年我去的那个村子,几十年里没有一个医生,村民们病了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到村外求医,有的人甚至一辈子没看过医生。”
  小病村民们要么自己扛,
  要么用土方法治,
  随随便便一场大病,就很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爷爷,在京市,我是治病,到农村,我是救命。”褚归跪下给褚正清咚咚咚磕了个响头,以示他的决心。
  褚正清长叹了一口气:“你计划什么时候走?”
  “大概半个月后。”褚归面带愧疚,形式尚未到严峻的时刻,他本该在京市待到后年年初,在褚正清和安书兰身前尽尽孝。可一来他不放心贺岱岳独自上路,二来他想到困山村提前做些准备,好让自己到时候没那么被动。
  褚正清沉默片刻:“给祖宗牌位上柱香,另外这两天多陪陪你奶奶。”
  褚归取了支香,在蜡烛上点燃,对着牌位鞠躬拜了拜,插在香炉之中,青烟上行,烟灰下落,褚归看了看刻着祖宗名姓的牌位:“爷爷,我们找个时间把他们收起来吧。”
  要收起来的不止祖宗排位,褚归打算在走前把回春堂前后仔细检查一遍,将该藏的全藏了。
  爷孙二人在里面待了快个小时,安书兰忧心忡忡,几次想凑过去听听动静,脚迈出去又收了回来。桌上的饭菜凉透了,姜自明顾不上腹中的饥饿,苦着脸站着,和安书兰一块发愁。
  韩永康也留了下来,贺岱岳杵着拐杖站在旁边,安书兰之前让他先去吃饭,贺岱岳拒绝了,丝毫没拿自己当外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