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行了,小叔,插头在哪?”陈勇飞在陈晚的指引下找到沙发旁边的插孔,接通电源,静止的扇叶瞬间旋转起来,“凉快吗?”
  “凉快。”陈晚舒爽地闭眼,尽管初代电风扇功能单一,但至少扑面而来的风是真实的,“要是能调节风力就更好了。”
  “风力调节?”陈勇飞被陈晚的话勾起了兴趣,他毕竟没经过科技大爆炸的洗礼,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陈晚对机械原理一窍不通,可这不妨碍他提要求,什么开关、定时、档位调节、摇头,他回忆着后世电风扇所具备的功能,把陈勇飞听得双眼发亮。
  “等等小叔,我拿支笔记下来。”陈勇飞将陈晚提到的功能列了个表,“还有吗?”
  “没了。”陈晚看了眼陈勇飞的笔记,充满期待地拍了拍陈勇飞的肩膀,电风扇有了,空调还会远吗?
  “小叔你是怎么想到的?”陈勇飞扬了扬笔记本,这些功能有难有易,若要全部实现,至少得花个一年半载。
  陈晚一时不察说漏了嘴,他连忙找了几个借口忽悠过去,陈勇飞不疑有他,扯了插头把电风扇帮陈晚搬到工作间,那是他白天待得最多的地方。电风扇体积不大,只有几斤重,晚上睡觉的时候陈晚自己提上去就是。
  陈勇飞放了两天假,他原本打算送完风扇再去看看陈二姐他们,此时满脑子都是电风扇的改良方案:“小叔,我走了啊。”
  “着什么急,先吃饭。”陈晚揣上钥匙,他本就不耐热,入夏后更是对厨房避之不及,因此准备带陈勇飞到国营饭店解决午饭。
  黄瓜不顶饿,陈晚哪会让他空着肚子回去。
  陈勇飞知道陈晚做衣服赚了不少钱,因此没和他客气,照着饭店墙上粉笔写的菜单点了回锅肉,刚吃完黄瓜的陈晚对拍黄瓜没兴趣,犹豫会儿选了个蒸茄子,嫩茄子切长条上锅蒸熟,淋上拌好的辣椒油,开胃又下饭。
  “村里十五号分地你回去吗?”陈晚不爱吃辣,把蒸茄子上面的辣椒拨到一边,挑里面的茄瓤吃。
  “不回。”陈勇飞的户口同样不在平安村,分地是全家人的大事,他自然想参与,奈何厂里走不开,“我可能会被派去风扇厂支援。”
  协助风扇厂生产建设的消息是陈勇飞从他师傅那听来的,具体人员名单尚未公布,但陈勇飞有预感,如果他把今日从陈晚这听来的关于电风扇的改良报两个上去,自己必然会成为支援队伍中的一员。
  国营饭店内没有电风扇,陈晚热得直冒汗,勉强就着蒸茄子刨了碗米饭,草草应付一餐。好在机械厂的服装生意早因陈勇飞工作的繁忙而换了个人,他出差与否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送走归心似箭的陈勇飞,陈晚加快脚步径直回屋打开电风扇,汗水蒸发,皮肤泛起阵阵凉意。对着吹了几分钟,陈晚想把电风扇换个位置,以免吹久了头疼。
  风扇的电源线不够长,陈晚上楼找了个插线板,这是他和许空山去年买的,一直没有用武之地。
  隔了约莫两米远的距离,拂到身上的风变得柔和,缝纫机上垂下的布料微微摆动,陈晚吐出一口浊气,今年的夏天总算能好过些了。
  不到两点,朱母带着身热气走进小洋房,陈晚意识到他考虑不周,大中午的,路上热出个好歹怎么办。
  “大娘,楼上有间空房,你中午就在这休息吧。”陈晚看着朱母晒得发亮的脸,递上一杯凉开水。
  “不用。”朱母笑着拒绝,她不好意思再占陈晚的便宜,“几步路的功夫,又不热。”
  她态度坚决,陈晚劝说无果,只得放弃。朱母并非逞强,她比陈晚耐热,在大太阳底下走十分钟对她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下午我接着裁衣裳吗?”朱母一边往工作间走一边问起工作安排,接着被运作中的电风扇吓了一跳,“这是什么东西?”
  “电风扇。”陈晚提醒她当心脚下的插线板,“接通电源往外吹风的,你试试。”
  朱母果然感受到了无形的风力:“像好多人在一起打扇似的,这得用多少电啊?”
  “应该用不了多少。”陈晚愣了一下,他从未关心过电费的支出,彼时电价较之普通群众的经济能力仍算得上是高消费,平安村通电近二十年,每到晚上还有不少人为了省电用煤油灯代替电灯。
  初代电风扇没有摇头功能,陈晚将其斜放,这样一来他们都能吹到风。朱母听陈晚说用不了多少电,不禁有些心动,啥时候把欠的钱还完了,给阿文也买一个。
  渐渐的扇叶转动的声音与裁衣声缝纫声响成一片,窗外的鸣蝉高唱,引着日头向西倾斜。
  待暑气渐消,陈晚拔了电源线,运行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机器损坏,万一出了故障他还得大老远去机械厂修。
  夜里陈晚把电风扇提上了楼,困扰他多日的入睡难题迎刃而解。闭眼前陈晚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念头:以后许空山不用再帮他扇扇子了。
  隔壁床脱得仅剩背心和裤衩的司机四仰八叉地躺着,胸膛随着他的呼噜有节奏地起伏,他哼唧一声眯着眼爬起来,晚上喝多了,尿急。
  放完水,他舒畅地叹了口气,转头望见许空山靠坐在床上:“大山你怎么还没睡?”
  说完,他似乎想到什么,嘿嘿一笑:“想你对象了吧?”
  都是过来人,许空山的状态他最熟悉不过,跑长途短则十天,长则月余,血气方刚的男人哪耐得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