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对。”陈晚点点头,“你还没办入学报到吗?”
  朱文背后的行囊说明了一切,仔细看他的脸色,憔悴中暗含着悲伤,陈晚按下心里的疑惑,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带他去报到。
  这种时候寻求老师的帮助无疑是最快的,尽管朱文不是经济学院的,陈晚依然第一时间想到了田曼柔。在得知朱文的情况后,田曼柔立即放下手里的事,领着朱文找到他所在学院的士任。
  “总算把你给等来了,把资料给我吧。”士任看上去比朱文更急切,按道理他本该在下午五点下班,但为了朱文愣是守到了现在。
  若朱文错过今天的报到,明天学校把补录通知书发出去以后,他就彻底失去入学资格了。
  “谢谢士任,谢谢田老师。”朱文对二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起身时他身体晃了一下,幸好许空山及时把他扶住。
  “不客气。”士任把朱文的资料装进档案袋放到抽屉里锁上,“你是中文系二班的,不知道你们班的班会开完了没。”
  说着士任决定带朱文去教室碰碰运气,万一导员还在呢。
  大概是中文系一个班的人比较多,一行人到教室时朱文的导员刚在做收尾工作,士任笑着把朱文交到他手上,圆满下班回家陪老婆孩子去了。
  第97章
  朱文的导员戴着副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给陈晚的感觉就像是民国剧中的教书先生,擅长以笔做刃,痛批天下不平事。
  对于朱文的到来,导员的反应和主任如出一辙,显然也一直在担心他。
  “怎么这么晚才来?”导员的语气没有责备,而是充满真切的关怀,
  “路上出了点事,不过已经解决了。”朱文为自己的来迟表示抱歉,他作势欲抱起讲台上的课本,陈晚手疾眼快地替他分担了一半。
  导员看出他不想细说,善解人意地未往下追问:“解决了就好,要是遇到困难随时可以跟我说,学校会尽量提供帮助的。”
  田曼柔在班会时讲过类似的话,不得不说这种有学校为你做后盾的发言很容易让人产生归属感。
  朱文脸上果然出现了动容的神色,但他生性自强,除了道谢什么都没提。
  “课表你等会同室友抄一份,对了,你吃饭了吗?”即将熄灯的教学楼陷入安静,田曼柔是和主任一块走的,此时就剩下他们四人。
  其实陈晚与许空山也没有留下来的义务,他们与朱文不过在火车上短暂相处了两个小时,交情尚浅,陪到现在算是仁至义尽了。
  然而陈晚心里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朱文不是和他母亲一起来的省城吗,二号到十六号,近半个月的时间,为何朱文会拖到差点错过报到日期,况且以他母亲的状态,朱文应该向学校申请走读才对。
  面对导员的关心,一整日没有进食的朱文撒谎说吃过了。陈晚明显不信,之前办入学时朱文拿不出十块钱的杂费与书费,还是他垫付的,他有理由怀疑朱文此时身无分文。别说吃饭,看他那嘴唇干裂的样子,恐怕连水都没喝过。
  若不认识朱文也就罢了,此时此刻,陈晚无法再袖手旁观。
  陈晚问了导员朱文分配的宿舍,借口他可以送朱文去宿舍楼,成功告别了导员。
  三人行走在空寂的校园中,勉力支撑的朱文膝盖一软,险些摔倒在地,许空山一手抱着书,一手拎住他的胳膊,顺便取下他背后的行囊,挂在另一边肩头。
  “没事吧?”陈晚停下脚步,朱文弯腰缓了缓,轻轻摇头:“没事,谢谢你们。”
  食堂近在咫尺,陈晚和许空山扶着朱文走进去,依然只有煮面的窗口开着,陈晚上次问过了,为了方便广大学员,这个窗口最迟会开到十点半。
  陈晚到窗口买了两碗面,一碗给朱文,一碗给许空山。根据陈晚对许空山的了解,他绝对一放假就跑回来了。
  朱文怔怔地看着碗里的面,眼里溢出了水光,他郑重地对陈晚说了句谢谢,捧着碗埋头大口吸噜。刚煮好的面冒着滚烫的热气,他似是察觉不到一般,很快把一碗面吃见了底,那速度,跟陈晚最初见到许空山吃东西时不相上下。
  一碗面的分量不小,陈晚怕朱文饿久了一次性吃太多会不舒服,因此没给他买第二碗,而是找大姐要了碗面汤,让朱文慢慢喝着顺顺胃。
  “大娘的眼睛医生怎么说?”陈晚没直接问朱文这半个月以来的经历,朱文说不说全凭他的意愿。
  面汤冒出的蒸汽模糊了朱文的五官,他沉默半晌,将期间发生的事娓娓道来。
  出发之前,朱文放下矜持,找所有认识的人借了钱。母子俩为人良善,再加上朱文准大学生的身份,被借钱的人多多少少都给了点心意。
  朱文认真打好欠条,背着四百多的借款满怀期望带着母亲踏上开往省城的火车。
  九月二号,邂逅了陈晚与许空山的母子俩坐上陈勇飞指的那辆公交车,到三医院站下车,顺利见到了眼科专家何医生。
  “何医生说我妈的眼睛能治。”说到这朱文脸上浮起舒心的微笑,只要能把母亲的眼睛治好,他吃再多的苦也无所谓。
  陈晚越发疑惑,朱文的笑容转瞬即逝:“但何医生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我妈的白内障比较严重,想要根治需要进行手术……”
  早在十八世纪就有国外的医生通过手术进行白内障摘除,而国内首例则出现在五十年代。随即六七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问世,不过目前尚未引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