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行,你饿吗?不饿的话能不能先帮我把信写了。”钱国胜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这不是怕你万一忙起来忘了么。”
  “那你等我一会。”既然要写信,刘强决定多写一封给家里寄回去,以免他妈老是挂念。
  去邮局寄了信,钱国胜带着刘强到国营饭店豪气地点了四个菜,虽然纺织厂的效益不错,食堂顿顿都有肉吃,但大锅饭哪有店里炒的香。
  刘强在信里写了钱国胜的请求,并拜托陈晚尽快回信——这句话是钱国胜让加的。
  陈晚很快看完信纸上的内容,他喊住了正好从老宅上来的邮递员,进屋拿纸笔给刘强写了回信。
  自从刘强把信寄出去,钱国胜便一天早中晚三遍地往传达室跑,以求第一时间知道陈晚的答复。
  “刘强,陈晚回信了!”如钱国胜所料那般,刘强忙起来压根不记得还有回信这回事,他脱了手套,在嘈杂的车间中撕开了信封。
  “怎么样,他答应没?”钱国胜强忍着不去看信纸上的内容,期待地望着刘强。
  “答应了。”刘强的回答让钱国胜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欢呼,他真是受够这些灰扑扑的要版型没版型要设计没设计的衣服了。
  钱国胜外祖是港城人,他小时候没少往港城那边跑,直到十年期间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暂停了来往,但港城当年的繁华一直深深地留在他记忆中。
  “多少钱,要票吗?”发现周围人注视的目光,钱国胜压低了声音。
  “二十块,外加五尺布票。”刘强暗自咋舌,幸亏他没告诉钱国胜陈晚收了自己多少钱。
  做夹克的布比普通棉布要厚,同样一尺的售价更贵,但刘强记得他当时一共只花了四尺布和七块钱。
  “你还要吗?”二十块,抵他一个月的工资了,刘强担心钱国胜反悔。
  “要,当然要!”钱国胜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他刚才愣神并不是因为觉得太贵,而是在想他手上有没有五尺布票。
  陈晚的定价是根据县城百货商店来的,只低不高,因为他要做的可不是钱国胜这一桩生意。
  事实上在回信寄出去之后的第二天陈晚就去供销社扯了布,开始做钱国胜的夹克,刘强信中简单介绍过钱国胜的身份,他笃定这个价格在对方的接受范围之内。
  二十块钱钱国胜是有的,他找人换了五尺布票一起给陈晚寄回去。
  “钱国胜,有你的包裹。”传达室大爷的声音此刻在钱国胜耳中犹如天籁,一定是他的夹克到了!
  钱国胜借了剪刀当场拆开包裹,拿出里面的夹克喜笑颜开的换上,更令他惊喜的是,陈晚给他做的那件跟刘强的并不是一模一样,不会让人产生他和刘强穿的是同一件衣服的错觉。
  他是在正常的午休时间来的传达室,路上人来人往,与他相熟的人纷纷问起他身上的夹克。
  受家庭影响,钱国胜颇有生意头脑,他灵机一动,以自己的名义给陈晚写了封信。
  收到意料之中的钱国胜的来信,陈晚露出一个意气风发的笑容,要想来钱快,还是得走卖成衣的路子,他总算可以进行第二步计划了。
  从给许空山做第一件衣服起,他一直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只是他没想到,撒了那么多网,刘强最先捞起了鱼。
  写信太慢,陈晚决定找时间和钱国胜见上一面。
  作者有话要说:  陈晚:冲冲冲!
  第56章
  陈晚挑了个不太忙的时间去县纺织厂与钱国胜会面,和赶药集的许空山一起。
  路边是琳琅满目的中草药,在未经熬煮之前,陈晚表示这种味道他还是能接受的。
  赶药集的人来自四面八方,陈晚从一些人嘴里听到了明显的京腔和广普。非原住民的陈晚瞬间想到了一个词,倒爷。
  如今交通不便资源传输受限,往返各地采购商品再倒手赚取差价的中间商屡禁不止。即便有政策约束,仍有许多人迫于生计或者为了高额利润而铤而走险,胡立伟便属于后者。
  陈晚他们来得不算早,他们是坐车来的,很多药农天不见亮就从家里出发,一路跋涉二三十公里来到此处,这会已经卖完药材准备离开了。
  许空山找了个空地把背篓放下,在面前铺上一张青布将药材分门别类地放在上面。地面满是灰尘与脚印,药农们多数不讲究地把草药胡乱堆在一起,少有像许空山这样干净利落的。
  胡立伟一眼发现了这处与众不同的存在,他是最先到药集的,搜罗了许多看得上眼的药材,本打算走了,结果被许空山吸引住了目光。
  主要是陈晚和许空山的外形太扎眼,一个高大雄伟一个纤瘦文弱,让胡立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话本,里面有两个人物讲的是山寨头子和他从学堂里抓来的小书生。可惜那话本他没看完,被人当成禁书烧了,只看到山寨头子掳了小书生要他做军师,后面就不知道了。
  “兄弟,你这药材怎么卖?”胡立伟做了十几年倒卖药材的生意,原本对中草药一窍不通的他这么些年也练就出了一双火眼金睛。他看出许空山药材的品相极佳,随手拿起一样凑近鼻子闻了闻,再掰一小截在嘴里尝了,便生出了要包圆的念头。
  不过做生意嘛,他当然不能让对方知道他的想法。
  每样药材该卖多少钱德叔都提点过,许空山急着把药材卖了陪陈晚去纺织厂,张嘴便要说出实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