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第241节

  十二岁的姑娘笑出一朵花来。
  然后一家三口已经开始商量着,这十万该怎么花了。
  华兢道,“我已经偷偷看好厂房了,到时候先租个小仓库当厂房,我自己组装车床,然后请几个退休工人,先把厂给开起来,然后再做一些车卖出去。以后慢慢扩大。”
  没办法,十万看着是很多,但是对于办厂来说其实也不多。光是买车床就不够呢。但是穷有穷的做法。华兢是一点都不想给人打工了。
  他一想到自己为厂里赚再多钱,也只能拿一点死工资,就心里不痛快。他就是这么一个自私的人,做不到大公无私,觉得努力就要得到回报。
  所以当初,他给厂里赚了自行车生产线第一年的收益——6722000元之后,就给自己截留了6722元钱。
  觉得这是对自己的奖励。
  然后就……
  哎,反正华兢是再也不想打工了。再这么下去,他要没研发动力了。
  中午的聚会,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第一名是谁了,于是华家自然是全场的焦点。
  其他家长都来找他取经。争取下次可以有机会获胜。
  华兢客气的说起了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比如三岁开始就让她自己拆东西玩。锻炼出来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孩子从小就喜欢这些。当然了,少不了他这个优秀的父亲的栽培,他自己也是非常有能力的。
  还顺道给大家发了名片,说准备自己生产自行车,有需要的以后可以联系。“我这自行车可不一般,是可以在崎岖的路上骑行,也不会难受的车。你们知道的,普通车在坑坑洼洼的地面骑行,震得浑身疼,我这个车就不会……”
  家长们听着,觉得他在吹牛。
  见大家兴致缺缺,华兢觉得有点儿没劲儿,他还不止要做这个自行车呢,还准备像这个四驱车这样,搞电动自行车呢。
  就是没这么大的电池,不知道能不能像摩托车那样加油。
  华兢脑子已经开始思索起来了。
  他觉得摩托车造价太贵了,一般人买不起,但是如果有稍微便宜一点的电动自行车,那肯定很多人会买的。
  看到他又是一脸思索的样子,邱香香和华英母女两人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老华同志就是这样,有时候吃饭吃得好好的,人就和梦游一样的在想事儿了。
  中午吃完饭,又在酒店休息一会儿,大家才坐车去参加颁奖仪式。
  颁奖台也是中午搭建好的。
  连横幅都做好,热烈祝贺华英同学荣获全国四驱车大赛一等奖。
  因为下午还有小礼品,所以观众台还坐着许多准备领礼品的人,还有许多人是想亲眼看到是不是真的有六万元大奖以及四万元的购买技术费用。
  所以下午的会场人数依然很是热闹。
  当激昂的音乐响起来,获奖的人根据名单,一个个走上领奖台。
  何嘉丽邀请了刘副市长为大家颁发奖状。毕竟当初小宝贝玩具厂也是在他的主持下建立起来。苏浔则负责给这些人发放奖金。
  为了达到冲击视觉的效果,以及让人相信奖金是真的给到手里的,所以奖金都是现金,摞得得老高了。
  当然了,为了安全起见,到时候公司会安排安保人员护送获奖家属去银行将钱存进账户里面去。
  当苏浔和身后端着托盘的人出现在讲台上的时候,会场里面一片欢呼。
  好多钱!
  真的给钱,给现金!
  这个时候,人民币最大面值是大团结10元面值。100张扎成一叠。6万人民币愣是摞了60叠。
  苏浔担心这小孩子端不了,就准备让人帮孩子端着站旁边,等拍完照,待会儿给孩子父母就行。
  结果小姑娘二话不说,在颁奖环节,伸手就接过了托盘。然后端在身前,对着观众席笑。
  其他人奖金虽然少一些,但是同样也不少。第二名也是4万元,第三名是2万元。剩下的五个人则是每人五千。
  这样的差距也是告诉别人,拿不到前三,就和其他人没差别。拿不到第一名则是注定要少拿许多钱。
  不过即便如此,这些拿到奖金的人,也算是发大财了。
  五千已经可以买一套房了。
  只要进入全国前八就可以买房,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啊。苏浔相信,等比赛和颁奖在电视上面播放的时候,四驱车又要迎来一波热潮。
  颁奖结束之后,何嘉丽又邀请第一名华英的监护人上台,与小宝贝正式签订四驱车技术买卖合同。这也是之前就和各位家长沟通过的,大家都是表示如果获得第一名愿意售卖技术,协议都签好了。这会儿只是走个过场,让人知道,这四万块钱是
  要实实在在给到第一名的手里的。
  于是华兢和邱香香就在众人的羡慕下,走上台,签订了这份技术合同。
  邱香香首先就把钱领到了手里,手里捧着四万元现金,站在了自己闺女身边。
  华兢站在闺女另外边,给人拍照。嘴里小声道,“英子啊,累不累,爸爸给你端着?”
  华英笑道,“不累!”
  看着那一家三口,两个大托盘放着钱,让人眼热不止,心也跟着激动不已。
  十万啊,真的是一分不少的给到第一名手里了!
  简直就是暴富啊!
  亲眼见证这一刻之后,好些人已经决定了,下次比赛自家一定要参加!
  在现场观众也领到了小礼品之后,何嘉丽正式宣布四驱车第一期全国赛正式结束。
  华家人在小宝贝安保的护送下,离开现场。前往银行存款。
  钱是用华家带来的麻袋装着的,本来小宝贝这边是给了箱子的,但是人家想体会一下麻袋装钱的感觉。
  苏浔就和李玉立交代了几句,让她去邀请华家人,晚上想请华家人吃饭。
  苏浔觉得,能够将女儿教得这么优秀的人,再结合华兢的离奇经历,她觉得华兢应该属于那种有本事的人。
  这种有本事的人,苏浔自然愿意认识一番。
  作为一个合格的投资人,就是要善于抓住每个有潜力的人。
  街上,唐苗也刚从中医馆里面拿了一些中草药出来了。
  苏总这次回来,也不需要她跟着,她索性就出来找认识的老医生讨论一下最近所得,然后再拿一些草药回去配制。
  她给姜松林治疗腿,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了。现在姜松林走路已经是看不出来问题了,只是还不能出力。打架的时候也不能用腿。
  唐苗自然要给他继续巩固治疗,让腿以后恢复正常。
  她刚走几步,就看到路上一群人围在一起。
  有人在大喊,“快去开车过来!有没有医生啊,快找医生!”
  唐苗听到这话,就挤进去了,看到有个老人家躺在地上。
  身边一个气质和姜大哥他们很像的中年人在着急大喊。
  唐苗一看那老人家的情况,就知道不好,赶紧过去,“快把他的头抬一点。”
  说着迅速拿起银针,用随身带的工具消毒,准备给人扎针。
  中年人阻拦道,“你是谁,想做什么?”
  唐苗道,“救人啊,他现在情况非常危险,拖不到医院的。你要是想看着他死,你就拦着。”
  这人显然是很犹豫,但是看到老人家很难受,又看没有可靠的人来帮忙了,只好同意唐苗试试。“如果有风险,你就不要碰他。”这人还是先警告唐苗道。
  唐苗道,“任何事情都有风险,但是总不能看着人死吧。”
  说完就认真给人解开衣服,扎针。
  平时唐苗看着没心没肺的,但是给人治病的时候,就整个人沉浸过去了。仿佛这不是大街上,而是在一个安静又封闭的治疗室里面。在这里,只有她和病人。
  在她一番操作之下,老人家终于呼吸缓过来了,脸色也恢复正常了。
  可真是让人大大的松了口气。
  中年人又喊,“李老,您好些了吗,李老?
  老人家睁开眼睛,迷糊的看了眼,然后再次闭上眼睛。
  唐苗擦擦额头的汗水,“他现在需要进一步治疗,我这边是没东西了,你送他去医院去。对了,身上留的针等到了医院再拔掉。”
  这中年人赶紧感谢她,又问她姓名,是哪个单位的,到时候必定上门道谢。
  唐苗道,“感谢就不用了,就是凑巧的。”
  两人正说话,刚去开车的人就过来了,跟着一起来的还有医院的医生。
  大家来了就驱散人群,然后将老人抬上车。
  唐苗见状,也就赶紧走了。也没打算等人道谢。
  苏浔还不知道自己的保健医生在外面救人了,她下午就在东州大饭店的豪华包间里面,请华家人吃饭。
  华家人如今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下午存钱之后,听说大老板请吃饭,就去商场里面一人买了一套新衣服穿上了。
  邱香香还买了一支口红,把自己打扮得很得体。
  一家三口还猜测这大老板为什么请他们吃饭。该给的都给了,难道还有什么好事?
  总不至于是坏事。毕竟人家十万都舍得给了,这么大方的老板,肯定不是坏人。
  猜是猜不到的,倒是华兢准备趁着这个吃饭的机会,问问大老板还需不需要四驱车技术,他没事的时候可以继续研发,便宜卖给她们。
  一家人到了大饭店,看着这么大豪华的包厢,都开心极了。想着以后当老板赚钱了,也可以经常来吃。
  苏宝玲在门口等着,见一家三口来了,于是邀请他们进屋。
  苏浔也笑起来打招呼,邀请三人入座。
  邱香香笑道,“您太客气了。”
  苏浔笑道,“我们的第一名当然值得特别对待。”
  华英小脸激动红了。
  苏盼盼也来了,因为这次有孩子,苏浔自然不会让孩子坐在边上无聊,让苏盼盼过去和华英坐在一起,两人可以一起讨论学习问题。但是苏盼盼首先就拿出纸笔,让人帮自己签名。
  苏浔和华家两口子寒暄之后,让两人随意点吃吃喝喝就行,顺便让系统扫描了一下华家人。
  得出的结论是,这华家人不是主角也不是配角,他们只是某个故事中不起眼的一家人。
  故事是一群有理想的年轻人在时代洪流中创业的故事,而华兢这个副厂长则经常被这几个年轻主角骂。
  因为华兢曾经贪污公款坐牢,厂里给他机会,希望他带领厂里发展。结果华兢开始还带着厂里赚了一些钱,慢慢的就不行了。整天开始摆烂看报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