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第146节

  这年头,一般家庭也不需要录音机。收音机更是普及了。
  而这种大件产品,基本上一家一件就可以了。
  真的论起来,其实市场有点饱和。除非生产出新产品,让人有更新换代的欲望,这又是苏浔的短板。
  从电子厂出来之后,苏浔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了。
  扬长避短。
  就开发物美价廉的产品。
  市场饱和了?那就开发新市场,新需求!
  苏浔也不着急,毕竟开发这个市场还要做一些准备。
  回到酒店,她就让大家都去梳洗休息一下。她自己也洗了个澡吃了点东西。然后睡了一觉。助理可以休息,保镖们可不敢休息,迅速在酒店四周以及苏总这个楼层进行警戒。周牧甚至还安排了专人检查消防安全问题。
  隔壁夏舒宁睡不着,总觉得这一天经历太多了。早上出发,下午就到了南方了。坐飞机可真是快啊。
  然后到了这边又见识到了那么多富商。在这些年轻的富商眼中,赚钱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啊。
  夏舒宁敏锐的察觉到,和这些人待在一起,以后赚钱对于她来说,注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就比如这次拉赞助一样的,如果她家里是做生意的,她就可以抓住这次机会,在里面去汽水厂拿货,然后去比赛现场摆摊。很容易就能大赚一笔。
  想想以前,无论如何都赚不到钱的日子,这会儿简直就是醍醐灌顶。
  夏舒宁躺在舒服的席梦思床上,幸福的想着,遇到苏总之后,我真的转运啦!
  而且这日子也太舒服了,吃好喝好住这么好……这要是不干活,迟早要堕落啊。
  求仁得仁,下午苏浔休息好了,就把她叫过去,给她安排任务。
  “你是参加过高考的,对于现在高考的情况应该很了解吧。国内如今的教育是个什么情况?”
  苏浔对这个时代的教育不是很懂,她那会儿只听大家都在喊说减负减负。难道往前面这些年,学生就没有压力吗?说实在的,苏浔不信。真的要是没压力,大学生怎么会这么吃香呢?
  可见社会普遍认知是教育很重要。
  夏舒宁虽然不知道苏浔问这个事情的目的,但是还是认真回答了问题。
  这时代自然也有中考和高考的。而且比后来更残酷的是,这个时代高考还有预考制度。也就是说,高考之前还要参加一次考试,获取资格才能参加高考。
  所以不是大家升学压力不大,而是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名额少到实在难以竞争了。
  苏浔道,“如果我让你打听全国的初中和高中,哪些老师讲课最好,你这边可以做到吗?如果可以,需要多久?”
  夏舒宁立马道,“这些老师在当地教育局都是有记录的,班上考得好,老师也会得表扬。只是如果统计起来,全国范围细致化,那就很难。”
  苏浔想了一下,确实不容易。哪怕是未来网络时代,这种事情也不容易。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那就先打听高中毕业班老师的情况。也不需要去调查小地方的。去大城市调查,最好对方拿过一些奖的最好。”
  这就好办了。夏舒宁有些紧张起来,“苏总,那我现在就去调查?”
  苏浔问道,“你准备怎么调查?”
  夏舒宁认真道,“苏总,公司的资源我都可以用吗?”
  苏浔点头。
  夏舒宁就开始大胆的发言了,“我先找当地小宝贝柜台的售货员帮我打听当地报社和学校的电话。我再一个个打电话过去打听。”
  苏浔闻言,心中满意,果然会做事的人就是能省事儿。她补充道,“可以申请经费,消息准确,可以给对方支付报酬。这样对方的才会更卖力。也会对消息更负责。”
  “……”夏舒宁顿时脸红了。是她格局小了。
  苏浔认真的看着她,“不要怕花钱,我需要的是效率以及准确率。”
  夏舒宁赶紧点头保证。然后赶紧去办这件事情。
  晚上,二代们又齐聚一堂,陪着苏浔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席间还提起了约翰,陈安莉道,“他都打电话来问过了,说想请你吃饭。”
  苏浔道,“这两天我很忙,等我忙完了再约。”
  顿时大家都有点开心。虽然约翰很会玩,但是这家伙每次都缠着苏浔说话也很烦。
  所以有苏浔的场合,就都有点儿不想约翰掺和进来。
  吃完之后,苏浔才花时间看了补充的赞助商协议计划。
  第101章
  这些见过世面的二代们想法都很大胆。还看不上那些个体户的赞助费,把赞助商候选人基本上定位在南方这一片投资商身上。
  比起和国营企业和国内个体户老板,显然这些人更容易和外商打交道。
  苏浔倒是也没说什么阻拦的话,只要她们真的能拉来投资,从哪里拉的也没什么重要的。她也只是给一个提议而已,也并不是说她的想法就完全正确。
  她巴不得这些人一个个都聪明绝顶,个个会赚钱,带她暴富。
  “没什么问题,就是夏助理之前提了个建议,放一些汽水厂的人进去卖汽水,毕竟到时候观众和参赛者多,后勤压力会大。”
  陈安莉道,“那没问题,我们可以在比赛现场划定专门区域用于吃喝。”
  补充协议之后,这份计划书就没问题了。
  苏浔也当场打电话和另外一位远在东州的大股东何嘉丽说了这里的情况。
  她毕竟是玩具厂大股东。大家开会自然不能少了她的决策。
  何嘉丽道,“我没有意见,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大家这么齐心协力为玩具厂努力,她简直太开心了好吧。
  苏浔道,“那好,这个提议就是一致通过了。那我们接下来就按照这个计划实行。”
  挂电话之后,苏浔就拿出地图,让这些人选择自己要去的省会城市。
  虽然说是全国同时进行的比赛,但是实际上小宝贝也不可能真的深入全国。受限于现在的交通运输,有些地方,小宝贝也还没铺货。选中的都是一些交通比较便利,且人口众多的区域。即便是这么个情况,这九个二代还是不够的。所以还要安排她们带来的团队也帮忙分担。反正去了当地,可以再在当地请临时工帮忙做一些现场工作。只需要人去主持就好。
  就这样,这几个年轻二代们也要互相抢地盘。
  都想多管一些事情证明自己的价值,还要自己选位置。苏浔干脆让大家抽签。
  抽到哪里是哪里。分配的地盘也是按照她们各自团队人数来分的。最后分完,大家心服口服。
  苏浔的意思是,让大家明天就动身,开始比赛的组织工作。而且要去当地搞预热。拉赞助也需要时间。
  有了自己要负责的工作,这些年轻二代们终于不再和过去一样懒散了。一个个斗志昂扬的。终于像个正经年轻人的样子了。
  “还有一桩事情,趁着你们都还在这里,我先和你们商量一下。我们电子厂,我准备第一批产品做磁带机和收音机。”
  徐萌道,“苏总,你说做什么就做什么,听你的。”
  李洋白她一眼,然后和苏浔道,“苏总,这两种产品我们技术争不过,能有什么优势吗?”他老爹可说了,苏总这种聪明人不会喜欢蠢人,喜欢爱提问的人。要在团队里多表现。
  苏浔道,“我想过了,我们开发不出新产品,那就只能扩大市场需求了。像收音机和磁带机确实如今市场份额已经不多了,但是其实按照华国的人口基数来说,还远远不够饱和。谁规定一个家庭只有一台收音机呢?”
  大家安静的听着。夏舒宁更是拿出笔记本做记录。
  她知道,苏总接下来的话,和她的工作肯定密切相关。
  “我们的客户定位青少年学生。所以我的产品和计划也是针对这类人群的。这类人群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玩
  ,而是学。”
  苏浔站起来,在办公室里做的白板上面开始写字。
  写下了学习广播几个字。
  “我打算和电台合作,做一类学习类广播节目,请全国最好的老师在电台讲课。现在的学生看似学习条件没有差距,但是实际上,城镇之间师资力量差距还是有的。而且全国好的老师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我们请来全国最好的老师讲课,有没有可能吸引学生来听课?”
  吴宝来道,“就算学生不想听,他们的爸爸妈妈也会强迫听课的!”她爸爸妈妈当初就逼着她学不少东西。结果学来竟然是为了联姻。因为废物嫁不了真豪门。气死了!
  这一点在场所有年轻人都表示深有体会。
  这群爱玩的人,在学习方面也不是那么努力。最终能混个大学毕业,除了家里砸了钱,还因为被逼着学习。好歹是有个能交差的成绩。
  苏浔看向自己的几个助理,“你们是在华国长大的,你们觉得怎么样?”
  小朱紧张道,“苏总,我读书那会儿不算爱学习,不过如果班上其他同学都听,那我肯定听。我也不想考倒数。”
  唐苗兴奋道,“苏总,我爱听,我想听!”
  夏舒宁道,“苏总,如果买得起,我肯定愿意听。可我们家实在太穷了,估计买不起。”
  苏浔道,“所以说,基本都是愿意听的。”
  “苏总,我有问题。”陈安莉积极举手提问,“这种类型的节目,哪怕是广播节目时间肯定不短,费用也不会少。这个前期投入会不会很大?另外,就算节目做得好,肯定也不止为我们自己提供便利,别的收音机厂也要沾光了。”
  苏浔很高兴她的成长,考虑问题越来越周全了。很快也能成为优秀打工人了。
  “这一点我也是考虑进去的。前期投入肯定有,但是不多。因为如果节目效果不好,我会马上砍断这个节目。损失就不会很大。但是一旦这个节目收听的人多,我们可以在节目里插播广告,你们觉得会不会有电台抢着要我们这个节目?”
  看到大家愣住了,苏浔笑道,“那这个节目到时候就不是我们花钱了,而是对方花钱买我们的节目,只要我们把这些优秀老师签约到我们公司来,电台要播节目,不止要免费,也许还要替我们支付费用给老师,还要给我们钱。”
  这顿时让在场所有人眼睛一亮。对啊,节目也是可以卖钱的。
  李洋道,“苏总,万一别人模仿我们怎么办?”
  苏浔笑道,“我们先把优秀老师签约在手,宣传做好,抢占先机了。这第一口汤我们喝定了。其次,别忘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还是卖收音机。如果更多的广播电台搞这个节目,那岂不是就把收音机市场盘活了?我巴不得所有电台都弄这个,让我们可以专心卖电子产品,而不是还要分心搞副业。”
  “……”
  服了,真服了。苏总这策划简直怎么都是赚的。
  苏浔又道,“最关键的还是收音机的问题,就和安莉说的一样,收音机市场并不是只有我们一家,别家沾光是一定的。所以我才说要发挥我们的优势,物美价廉。将收音机价格压低,尽量做到普通家庭购买也不会觉得心疼。另外还要吸引客户来买我们的收音机,我们这款收音机定义为学习收音机,学生购买可以获得优惠。”
  “那岂不是让其他人心中不满?”徐萌担心道。
  这话换来陈安莉的一记白眼,“这不就和我们的四驱车一样吗?有车的人没孩子,可以找孩子帮忙参加比赛啊。一样的道理。反而会觉得占便宜了。”
  徐萌顿时噎住了。然后看着苏浔,只觉得苏总拿捏人心的手段实在是太厉害了。
  其他人也不说话了,都安静听苏浔说。
  苏浔道,“所以我们的收音机策划很简单。先制造市场需求,然后制定产品,吸引顾客。你们还有意见吗?”
  大家齐齐摇头。这还有个什么意见啊?
  苏浔点点头,“那就这么定了。至于磁带机,也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只要收音机的广播情况好,我们就把这些内容录制到磁带里面,到时候磁带和磁带机一起打包卖。方便学生随时可以听课。当然了,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这个广播内容真的效果好,否则这一切都要推翻重来。所以各位,不要抱着必赚的想法,这只是我们的一次尝试。”
  虽然苏浔这么说,但是年轻人们都觉得会赚。为了卖收音机,苏总都亲自下场盘活收音机市场,让大家一起有饭吃了。这么大的手笔,要是还不行,那谁还能赚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