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他慌忙得很,口不择言,语气强硬,“你怎么在这?”
这时候他又想起了,昨夜……阿浮明明知道今天要同行,却故意不告诉他,看他为了讨好安抚她做出那种事……
又骗他!
明晃晃的日光下,他脸色一白。
姜渐看着他的脸色变化,也吃了一惊。他本以为,把阿浮带上,谢闻会开心呢,怎么会是这副表情?
他试探着开口:“要是觉得她麻烦,那我让她打道回府?”
姜浮立马道:“不行,我可是准备了好久的,你怎么能这样?”
谢闻也道:“不用,既然来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姜浮,只字未说,转头要往城门处走:“快走吧。”
姜渐若有所思,放弃骑马坐在车架上,撩起帘子很是幸灾乐祸,“怎么了,吵架了?我就跟你说过,男人不能信是不是?”
一切还算在姜浮预料之中,冲姜渐笑笑:“阿兄知道我们吵架,就这么高兴吗?”
姜渐笑容藏都藏不住:“那哪能啊,你们吵架,我心痛得很呢。”
姜浮没忍住哼了一下,还心痛得很,嘴巴都要咧到耳根了。
拉着缰绳的苏嫦嘴角抽了抽,这姜渐,还真不是一般的可爱。
到了门口递出路引,还是个熟人,正是被亲爹押送到此地受罚的李寻非。即使是坐一个守城门的小兵,他也是站得笔直。看见谢闻等人虽然有片刻惊讶,但很快就通过放行,并未说什么。
看来,李寻非的特训还是有成果的,要是以前,估计要直呼太子殿下了。
高个子灰眼睛的人叫赵登临,和姜浮有过一面之缘。其实和姜渐也有,但那次他烂醉如泥,根本没有记忆。
霍尧去了阳州,赵登临调任到十率府,补霍尧的缺。
正好这次要去江南,需要扮成商人,有个异族人下属在江南商人中就极流行。
异族人多从穷乡僻壤来,但身材高大,很有力气,很受商人青睐。
赵登临自幼在玉京城长大,是实打实的陈人。
他母亲是异族女人,随商队来到陈,在此扎根。他的相貌随了母亲,卷头发,灰眼珠,和扶月人类似。
第107章 投宿
柳梢淡淡, 鹅黄染就,花动一城春色。
出了玉京,一路往南行去, 便是越州的南宁县, 众人计划在南宁县停留一晚, 然后明日到越州城, 越州刺史滕新觉正是滕光意的族兄,顺便看一下当地治理如何。
因为假借身份, 驿站自然是不能住的了,只能找一家客栈住下。南宁县虽然是个县,但和村子无异, 此地多山, 道路阻塞难通,百姓们靠山吃饭。
县里只有一间客栈,按照大陈律例,凡是客栈食肆, 都要先在官府报备过, 才准许开业。这一举措, 虽然耗费人力,麻烦许多, 但成果喜人。
最起码大家都在官府备案过,食客旅人们住着也放心, 不用担心那种杀人越货的黑店。
陈之前历代, 实行的是重农抑商, 但至现任皇帝登基, 大力推行和邻国互市,扶月的牛羊马匹, 原燕国的绫罗绸缎,原柴国的茶叶酒水,还有魏的水车等技术,也都要学过来。
师人长技,倒比一味重农抑商还好些,百姓富庶,就算商税要比农税要贵些,但均算下来,还比在家里种田得的多些。
商人走南闯北,食宿就成了问题。开店报备的条律,也就应时而生。
国师周了非,也并非完全只靠求神问佛,于奇巧物多有精通,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皆有影响。是以橘生淮南则为橘,淮北则为枳。
仓廪足而思进取,商业必定发展起来。
地图上报备的客栈都有标注,好不容易寻到这唯一的一间,也是破旧不堪,到处都是灰尘和蜘蛛网,滕光意看了便“啧”一声。
这破地方,能住人吗?
店里只有个中年妇人,不似寻常那般热络,来回打量了他们一眼,方才问道:“住店吗?”
滕光意收起脸上嫌弃,换了一副笑容,上前道:“是,来五间上房。”
又问道:“掌柜的,您这儿有什么吃的吗?”
妇人打量她们一眼,道:“咱们这小地方,只有平常菜式,郎君不嫌弃吧?”
滕光意道:“不嫌弃不嫌弃,能填饱肚子就行了。”
苏嫦拎着包袱,姜浮从马车上下来之后,眼睛一直没闲着,一直在四处打量。破旧虽然是破旧了一点儿,但也并无什么异样,可这掌柜的神情,怎么有点儿不对呢。
明日只要再向东行十里路,就是越州城。这几日虽然在赶路,但也说不上风餐露宿,住得都是中上等的客栈。只有一点儿,马车就算再平稳,也是晃荡的,她天天坐在里面,闷得要命。
她也尝试着跟谢闻搭话儿,但对方气性不小,从玉京城出来到现在,一句话也没跟她说过。
难不成,真欺负得太狠了,玩脱了?
不会,谢闻虽然不和她说话,但好几次都鬼鬼祟祟地偷看她,被她抓到了,就慌张转过脸去。
他才不会真的不理她。姜浮的心安定下来。
她跟苏嫦各自回了房间,两这两天关系倒还不少,除了苏嫦,也没人能跟她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