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夏青黛现在对于闻人翊的灵敏也有点习惯了,毕竟这家伙在她第一次现身的时候,就二话不说拿暗器打中过她的方位,第六感真强得惊人。
不过她不加信仰之力说话时,闻人翊自然是听不见的,行完礼,便自顾自地吩咐起手下诸人做事了。
在众人忙着用炸药开山炸石大动土木之时,夏青黛好奇地打量起周边。
跟在那个狭小的茅草屋不一样,在闻人翊身边可见范围要大许多,估计也有个方圆五十米的样子,反正极目望去不会有太大的局促感。
至于山脉本身倒也没有什么可介绍的。在夏青黛这种没有多少山水情节的人眼里,天下的山脉都长得差不多,到处布满各种各样叫不上名字的绿色植被就对了。
略略看了一会儿,夏青黛就失去了兴趣。
接着便听远处“轰”的一声,埋好的炸药炸了,一时之间植被成屑、山石飞溅,山体顿时露出狰狞的山石来。
山寨众小弟捂着耳朵跑上前,开始挑石子的挑石子,挖山的挖山。最近炸多了山大家都习惯了,不再如最初那般大惊小怪、惊慌失措。
但也有被爆炸声吓得腿软的,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闻人翊从官兵手里劫过来的桃花村村民。
夏青黛看着闻人翊在人群里挥斥方遒,不一会儿就把那些慌乱的农民安排好了。
不过奇怪的是,在一群衣衫褴褛、瘦削麻木的人群中,还夹着两个身着清廷小吏制服的人。这一看就不可能是农民呀,不是山寨里的人。
这些天夏青黛虽然没有把山寨里六十八个青壮名字都记住,但脸是记熟了的。对于东方面孔,夏青黛非但不脸盲,记性还好得很呢。
多想无益,夏青黛直接走上前,调动一丝信仰之力低声问闻人翊:“怎么有两个朝廷的人?”
闻人翊对于虚空中忽然飘进耳朵的声音反应平静,半点不慌道:“他们是被我捉来的,山里正好缺人。”
夏青黛挑眉:“你不怕引来祸事?”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呢,现在正是猥琐发育的阶段,怎么就动官方的人了。
“不怕,正好检验一下火力。”闻人翊淡然自若道,“何况此处乃是翊选定的根据地,不容他人染指。”
只是占据一块偏僻的山脉罢了,闻人翊得到了祖神资助的火炮和弓箭后,有自信顶住朝廷的进攻。只要对方一次攻不下来,十有八九就会放弃,那他便有了发展的土壤。
这年头占山为王的土匪多得是,就算皇帝有心全剿灭,底下的县令和小吏也不会费这个力气。
只要别太过火,影响到对方政绩,那些流水的官员们才不会管当地的匪患。
第531章 猥琐发育的神子
乾隆五十八年,咸水沽镇县衙内,何县令刚参加完红毛番的接风宴回来,嘴里轻松地哼着今日戏台上出的新曲儿,一脸的喜色。
今次红毛番在各类来大清的外使中,算是颇有体面的。
朝廷拨出来用以招待的费用相当高,而实际的花费是多少么,这就只有负责的官员们才知道了。反正英国大使马戛尔尼听说大清朝廷每天在他们身上花费一千五百两后,是非常怀疑的,此地物价如此低廉,吃金子都花不完那么多钱。
这就是何县令近日心情奇佳的原因,层层贪墨已是大清官场惯例。
正乐着呢,大堂门口却有个扫兴的家伙在探头探脑。
何县令横眉冷对地一喝:“鬼鬼祟祟干什么呢?出来!”
“是是是……”一位衙役弓着腰进了门,行礼后赶紧陪个笑脸,汇报道:“是这样的,大人,今天底下去乡村招人的役吏出了点茬子。”
何县令特看不上衙门里这群不学无术的三班小吏,偏偏许多一线事情又离不开他们的铁脚板,需要他们扎根基层去跑腿办事,就很矛盾。
当下他从鼻腔里冷哼了一声,老神在在地问:“慌里慌张成何体统,发生什么事了?就是去抓,不是,去招几个人过来给上贡的船拉纤,还能出什么茬子?我倒是也奇怪了。”
衙役吞吞吐吐道:“今日去桃花村的王小二等四人,不知怎么的,一去不回了,到现在还没带人回来交差。”
何县令挑眉:“这是何意?你说去了几个人?”
“回大人,一共四个。”
“可带了兵器?”
“带了。”
“一个都没回来?”
“一个都没回来。”
何县令抚须皱眉,自语道:“桃花村……是那偏僻山脚下的小村落吧?全村没有一个大地主,全是自耕农的?”
“是的,那村良田都没有几亩,多是盐碱地,种不活好粮食,穷得叮当响。村里大部分的男人,冬天都靠在码头当力夫挣点嚼用。”
“他们骑马了没?”
“呃……那倒没有。桃花村是远了点,但大家都是跑惯了的人,哪里就用得着骑马了。”衙役听到何县令这么问,心里无语死了。
衙门里面总共就养了两匹马,不都是您老人家和师爷们的专属座驾吗?!哪里轮得到他们这些贱籍享用。
恐怕还没走到马房门口,就已经被马夫轰出来了。
何县令沉吟片刻,挥挥手道:“或许是山路难行,耽搁了。你派人去码头候着,看看他们会不会直接带着人去码头,那边正等着拉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