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现在外头天气太冷,秋华年要和孩子们在温暖的产房里待至少十天才能换出去。
杜云瑟一边喂秋华年甜汤喝,一边告诉他今天他睡着后发生的事情。
“太医给两个小家伙检查过了,没有什么大问题。”
“孩子们出生后,我派人去各府报喜,许多人家都送来了贺礼,青君、闵家哥儿和老师亲自来了一趟,不过那时候你还没醒。”
“小舅舅也来了,我让他悄悄进来看了看你和孩子,他不能久留先走了,说下次有机会再来看你。”
“小舅舅是打着替太子送消息的名号来的,吴深一行人已经接近京城了,预计明日就会回京。”
……
杜云瑟三言两语讲完了白天发生的事,秋华年也喝完了甜汤。杜云瑟把摇床搬过来了些,和秋华年一起看孩子。
两个小家伙安静地睡在柔软的被褥中,皮肤没有刚出生时那么红了,清秀精致的五官显露出来,确实是挑着秋华年和杜云瑟的优点长的。
“一个男孩,一个哥儿,咱们准备的名字正好能分一分。”
因为不知道腹内孩子具体性别,秋华年和杜云瑟提前取了很多名字,有大名也有小名。
秋华年想了一想,“哥哥叫谷谷,弟弟叫秧秧?”
“我心里想的也是这两个。”
秋华年希望孩子们的小名用显得可爱一些的叠词,同时寓意好且好养活。“谷”和“秧”生机勃勃的同时随处可见,又有不忘农桑的意思,再合适不过了。
“那谷谷的大名就是杜虚怀了,秧秧的话——”
“虚碧,华哥儿觉得怎么样?”
“杜虚碧……”秋华年勾起唇角,“好名字,虚碧是清澈碧蓝的天空,这个孩子会永远干净剔透,像天空一样自由无际。”
虚怀若谷,碧空秧繁。都是让人心生美好的憧憬的意象。
几句话把想了几个月的名字给出去,秋华年看着摇床中毫无自觉的两只小团子,满腔柔情在身体里酝酿荡漾。
谷谷和秧秧,是他最亲密的家人,是让他和此生挚爱血脉相连的孩子,是他未来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秋华年紧紧搂住杜云瑟的身体,抱了个满怀,“欢迎你们来到这个世界,宝贝们。”
作者有话说:
八十万字了,我们终于!符合“生子”标签了!
我之前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详细写生子的过程,事到临头,还是决定用整整一章的篇幅讲述这件对华年和云瑟来说无比重要的事情。
包子蒸熟啦~
补充说明——
秧秧的大名杜虚碧是我和朋友们一起花了一晚上时间查了很多资料才确定的(相比起来虚怀倒是定的很快,毕竟“虚怀若谷”嘛)
虚碧是澄澈碧蓝的水或天空的意思,是一个意境很美的古典词,刘禹锡的 《游桃源一百韵》里就用了这个词,“ 沅江清悠悠,连日郁岑寂。回流抱绝巘,皎镜含虚碧。”
无论是文外的作者,还是文中的主角们给秧秧起这个名字时,所想到的都是很美好的事物。
在文里主角们为孩子的出生喜悦,文外评论区大多数读者也在庆祝小包子出笼的时候,污解一个小婴儿的名字,用谐音和方言牵强附会地把美好的词硬加上不好的意思,还要发评论说出来ky这件事并不有趣。
用我朋友的话来说:“那些字原本无辜又美好,拥有很好很好的意思,却被人弄脏了,需要慢慢的洗干净。”
谷谷和秧秧是我非常珍视的两个宝宝,希望这样的污解不要再出现了,谢谢~
第163章 献俘
京城外皇庄行宫,天色近晚,寒鸦掠空,一层未化的薄雪隐藏在角落的阴影中,明面上的落雪早已被清扫干净。
嘉泓渊面无表情地喝完玉碗底部浓缩黑稠的药汁,一滴都没有剩下,随手将碗掷到一旁。
“老三的正妃已经产子了,是吗?”
光线昏暗的空旷大殿中,一道浅淡的黑影开口道,“晋王妃于七日前产子,晋王府一直封锁消息,属下办事不力,请殿下责罚。”
嘉泓渊淡淡嗯了一声,“还探听到什么了吗?”
“晋王嫡长子出生时身体有恙,据说症状似乎和殿下身上的毒一模一样。”
嘉泓渊看向空了的药碗,半晌后低声笑了起来,飘忽的笑声在巨大的空间里回荡,充满瘆人的味道。
“十六,你说这毒究竟是谁下的呢?”
十六微微抬起头,在直视嘉泓渊的前一秒落下,“属下不知。”
嘉泓渊并没有期望从十六口中得到一个答案,他语气轻快地说,“让人传膳吧,你陪孤一起吃。子穗和宾之的孩子今日出生了,让户部给此处皇庄里所有佃户免除一年的租粮,就当孤为两个孩子祈福了。”
至于消息传出去,别人会觉得此举到底是给齐黍县主的孩子们祈福,还是在幸灾乐祸晋王的嫡长子疑似身中奇毒,嘉泓渊便管不着了。
嘉泓渊今日心情极佳,连平日从来只是对付几口的御膳也多吃了一些,十六心里默数着嘉泓渊吃入口中的食物,为此感到充实和安心。
多年前旧案的幕后之人终于忍不住露出尾巴,昔日给先皇后殿下和太子殿下下毒的人,和如今给晋王嫡长子下毒的人是不是同一个?是不是那个……
“十六希望这件事是平贤王做的吗?”嘉泓渊冷不丁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