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只是此刻大家都呼吸急促,脸色有些涨红,显然已经是被郑光所画的大饼给吸引住了。
接着,郑光又将大饼画的更大一些:“划出的荒地使用费用前五年完全免费,五年期满之后怀安县才将会收取使用费用。怀安县的铁矿区也可以免费开放采矿。而本官刚刚说的产量,只是目前为止的最低产量,工部已经研制除了最新型的鼓风机和锻钢方法,这些东西都会添加到新设备中。如果以后但凡你们手下的工匠有人可以提出更好的冶炼方法或者是冶炼工具,都会得到朝廷的嘉奖!如有重大突破者,当年的税赋将可减少一成!”
处处利好,也让在座有些清醒的商人在高兴之余有些忐忑,他们和朝廷打了几辈子交道了,哪一个朝廷是好相与的?不会有什么苛刻的条件在后面吧?
果然,随即郑光话锋一转:“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一人独买,或者几人合买的方式买下铁冶房,只是每年朝廷会抽取二成的税费,会按照你们每年利润的二成抽税,其他税费你们一概不必出,也没有官员胆敢为难你们。如果没有异议者,可与户房书吏签契约,怀安县将代表朝廷将刚刚本官的话都一一写在契约上,尔等交银之后,便会得到朝廷颁发的令牌,并且会得到朝廷铁冶设备的图纸以及铁冶房的设计图。铁冶房将会在三个月后落成,介时你们可以根据图纸验收,并且朝廷会安排工部官员前来统一讲解如何使用。只是尔等也还需签一个保密协议,若是谁胆敢将图稿泄露出去,那么朝廷有追索之权。按照大明律欺瞒父母官,将会被判抄家、流徙三千里!”
二成的税听着挺高的,但是如果没有任何其他的隐形支出,那么一次性两成税买个心安,那也是划算的买卖。这铁冶房价格虽贵,但是算算一年的产量和利润,竟是也刚刚好卡在众人的心口上,是个让人心痒痒又大有前景的生意!
最后郑光又加了一句话:“若是今天铁冶房没有卖光,那么五日后将举行第二次招商会。”言下之意很明确,你们不想买或者嫌税高,那么有的是人想买,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自己好生掂量着吧。
说完之后郑光回答了一些商人提出来的问题,就又板着脸回去了。
躲在后衙的郑光,其实心中非常忐忑,这里面林清告诉他有好些陷阱的地方:比如说五年的免费使用权后,五年后这些商人已经扎根于此,到时候再要收取土地使用费,那就是朝廷说了算;再比如说这铁冶房的造价,市价不过三万两银子,他们开到七万两,虽然有朝廷能够保证的产量做前提,但是郑光还是担心那些精明的商人会不买账。
所以郑光表面上看着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实则心里紧张极了。
只是郑光没有紧张多久,户房的书吏就颤颤巍巍得抱着一个大木匣走了进来,整个脚步都好像是漂浮在半空中,都忘了对郑光行礼,只是目光有些呆滞道:“大、大人,十所铁冶房全部卖出去了,今日一共获银七十二万八千两!”
第一百二十章
湖广怀安县私营铁冶之事经营的如火如荼,而四川江西两地也同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等到这三处招商结束,派遣官差大批量往京城输送银两之时,地方长官再想要去扑救,已经为时已晚!
所以地方上的信件快马加鞭要送到京城,他们这些知府、巡抚已经是压不住了,只能寻求中央贵人的帮助;而郑光、贾岳、李守泽三人也是动用了军用的驿站,携带着大量可在京城兑现的银票,派遣人员三百里加急送往京城,随银票还有呈给永康帝的奏折。
这是地方官的权利,如果碰上十万火急之事,可以动用军事驿站进行快速传达。他们三人相信,永康帝收到这份大礼,是绝对不会怪罪他们擅用的。
而他们给林清的信函,早就在他们动手之初就已经寄出,林清那边想来已经收到,也有了完全的准备。
光这时间上的比拼,那些地方长官们就输了。所以等到那些银两都流入京城之时,满朝上下还一片祥和,根本不知道接下来将会掀起的滔天巨浪!
“报——湖广怀安县三百里加急!”
“报——四川承志县三百里加急!”
“报——江西敏德县三百里加急!”
往常地方上安静如鸡,谁知道今天一下子来了三个传信兵,而且俱是三百里加急。
什么公文如此紧张,都派了三百里加急?刘全低头捧着托盘上三个形状不一的木匣子,心有所惑。
一般来讲,大明设置的官道驿站有三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和八百里加急。三百里加急是普通的紧要公函,六百里加急是十分重大的事件需要禀告,而八百里加急的传信兵则是可以直呈御前,任何人不得阻拦。一般八百里加急就已经是古代战马奔跑的极限了,一旦遇到了八百里加急,那就差不多就要遇到了叛变这样的事情了。
只是因为永康帝不是一个热衷朝事之人,这一年多上朝的时间还多一些,往年除非碰到大朝日,他大部分的时候都用在了寻仙问道上。下面的地方官也不是不知道永康帝的德性,对比于不靠谱的皇帝,还是内阁处理事务的效率让人更安心一点。所以即使有什么重要的公务,也是传信到内阁比较多。
像今日这般一上午刘全接连接到三个三百里加急,是他伺候永康帝登基以来,还没遇上过的事情。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